高考后,如何选择一所优秀的大学?

 

好学生不是训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精选问答

问:周老师好,马上就要高考了,您觉得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一所好的大学呢?



周国平:同学们一路拼搏,终于进了大学,当然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要上大学?想从大学得到什么?可能许多同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文凭,有比较高的学历,当然也要学到一点知识,这些都是谋职的资本,然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我觉得无可非议,但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这一个目的,你就仅仅是受了职业培训,不能算是真正受了大学教育。如果大学仅仅做到这一点,大学也只是起了一个职业培训场所的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

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学者,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林语堂曾经说,在牛津和剑桥,那些教授们是怎么教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叫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么熏陶出来了。

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素质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有更本质的影响。好学生不是训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什么叫好学校?一个大学有一批好教师,就是好大学,一个学科有一两个好教师,就是好专业。现在大家都说要创办一流大学,据我看,所谓一流大学就是有一流的教师,有好的体制把一流的教师吸引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什么是名校?就是有一个懂教育、具慧眼的名校长,凝聚了—批人品和学问都好的名教授,带出了真正优秀的学生。比如说,人们津津乐道的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吴宓领导的清华国学院,好就好在这里。

问:老师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怎样才算尊重生命呢?



周国平:我想,这里面当然有社会的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应试教育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等等,但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尊重生命还包括应该享受生命,上帝给了你唯一的一次生命,干嘛不享受啊。从某种意义上说,享乐主义是正确的,活着时不行乐,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欲望都不是罪过,禁欲主义是完全违背人性的。



有健康的生命本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人生的强大动力。比如说恋爱,我觉得恋爱就是一种推动人向上的动力。我读初中时暗恋一个女生,使劲在她面前表现自己,为了让她佩服我,毕业时我报考上海最好的中学,就是上海中学,结果考上了。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这真是没有道理。当然更不准发生性关系,这种事如果被发现,就必被开除学籍。

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自由了,不过太自由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柳下,革命意志衰退。所以说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

快乐有层次的高低,有些人往往沉溺于较低层次的快乐,从来不知道高层次的快乐是什么,真正的享受生命应该更注重高层次的快乐。另外我还想强调,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问:我想问的问题是,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周国平:我相信,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都是这样的,他们的成材史都是向教育争自由的历史。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

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所有的伟人都是自学成才的,没有听说是老师教出来的。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

你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有成就的人都是终身自学者,不需要老师,永远在自学。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

那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融入身心的原理,至于那些具体的知识,如果你不用,是很容易忘记的,如果你要用,又是随时可以查到的。他还说过一句话,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智慧增长而知识减少的过程,那些知识的细节都消失在智慧里了,你需要的时候是很容易推导出来的。



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学校里是不是把功夫都用在那种很容易忘记又随时可以查到的东西上了,如果是这样,就太亏了。怀特海主张,应该像一个无知的人那样思考。说得真是精辟,不管你已经拥有多少知识,都当它们不存在,你的头脑永远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这正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基本状态。

问:我们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教育呢?



周国平:应该用人性的尺度,看教育是否使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了健康生长,包括同情心、好奇心、思考和感受的能力等等。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尺度,教育应该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样才算打好这个基础呢?非常简单,就是看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幸福而有意义。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段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把学生时代仅仅看作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它的全部价值似乎只是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

我们今天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个错误观点的支配之下,以未来的名义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卢梭说:为了某个不确定的未来而剥夺现在,这种做法是残酷的。依我看,这种做法其实也剥夺了未来,一个人在童年和青年时代过得不幸福,他的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凶多吉少了。



另外,我觉得还应该用精神的尺度来衡量教育,大学要培养的是优秀的头脑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就是精神贵族,不只是所谓有用人材,有知识的打工者。大学大学,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就是精神高贵的人,精神贵族。当然,我们也应该用社会的尺度衡量教育,但这个社会尺度应该是广阔的而不是狭隘的。

罗素说:由本性优秀的男女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社会的成员都受过真正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本性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那么,他们互相之间就必定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欣赏,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的高级属性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发扬。

相反,如果在学校里只是学一点知识和技能,学生一心想的是谋一个好职业,精神上贫乏而狭隘,那么,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只有低水平的竞争,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当然不是一个好社会。



配图:插画师 Ilya Milstein



周国平老师会在视频号里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思想与观点,

大家快去关注催更啦~








扫码关注周国平老师视频号~
注:如果您无法关注,不要着急,
因为视频号现阶段还在内测,之后会逐步放开。




商务合作请联系:阿树(zhidao8782)邮箱:guohong0045@139.com

问:周老师好,哲学在你看来是玄虚的还是可以触摸的?一定存在着那个关于世界、关于生命的真知和真理吗?





周国平:这是两个问题。哲学是玄虚的,还是可以触摸的?如果从哲学和我的生活的关系来说,我觉得哲学是很具体的。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哲学思考的习惯,甚至哲学融入了他的生活态度之中,那么,哲学在他的生活中就会发生很真实的作用,不知不觉就会发生作用。

我想人总是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苦难和灾祸,我觉得在那种情况下,哲学的作用是特别明显的……
想知道周国平老师完整回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是周国平,
后台回复“哲学”
即可查看周老师的完整回答




优质文章荐读



我们最容易爱上的,往往是这类人

获得幸福最好的心态:看得开、放得下

人在有闲暇时才最像一个人

真正相爱的人会有这种化学反应

当我们年老时,以宿命的态度忍受孤独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关注 周国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