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原型和早期体验:正确和错误的家长处理方法可能导致孩子两种人生。

 

孩子对欢乐、悲伤、恐惧、嫉妒等各种感情,是他们未来人格的雏形。...



不想错过我的推送?

请收藏甚至丧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

带你鸡娃并客观认知这个世界


Dr Bing  |  教育
胖友们,最近微信公众号大改版,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照阅读频来推送了。

为防迷失,爱我的胖友们可以给我号加“星标”,或者时常进来给我点点“在看”,留个言。
早期体验和感情原型
我Bing以前讲过儿童通过“早期体验”形成的“生命动机”(戳链接)塑造他们将来人格故事。

很多家长留言说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问我作为家长应该给娃创造怎样的早期体验呢?

所以今天重发这篇旧文,同时也分享我儿时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在《插翅而飞的孩子》中,我Bing总结过十个里程碑式的早期体验,它们分别是:成功、失败、挑战、独立、信任、亲密、欣赏、完整、孤独、实现。

为了进一步了解早期体验和未来人格的内在关系,我们先说一下它的生理和心理学原理:

儿童从出生以后,直到成长为“成人”的过程,就是不断通过各种“早期体验”为这个世界建立自己脑海中对应的“概念”(concepts)。

例如,一个娃见过马,当他见到一只斑马,因为斑马外表和已有的概念马比较相似,而认为它是马。

马这个概念就可以说是任何一种长着长脸,短尖耳朵,四腿修长,善于奔跑动物的“原型”(Prototype,你看,中文都叫斑马)。

这些概念一起综合起来就形成孩童对世界的本源认识,也就是儿童心理学上帝皮亚杰(J.Piaget)说的Schema,或者“知识胚胎”。(schema理论中文叫做图式理论,这翻译和它的实际意义联系不上,不用理它)。


上图是对“鸡蛋”这个词的schema描述
涉及到外形,构成,用途等等定义


而类似于对概念的认知,情感上也是相似的。对欢乐、悲伤、恐惧、嫉妒等各种感情,我们也是在早期建立“原型”的。

美国心理学家Carol Izard 年代定义的10种基本感情
从心理医学的无数案例,很多心理疾病都由早期的、某种产生负面情绪的体验引起的。

典型的例如恐惧症(各种phobia)。

如果小时候被老鼠咬了一口,长大会惧怕老鼠甚至所有和老鼠相似的东西,包括老鼠玩具甚至任何小的毛茸茸的东西;

或者小时候在公众场合遭遇过尴尬,长大以后会有社交障碍。
这个现象的原理是啥呢?

那就是:我们成人后的感受是基于早期感受“原型建立的,而早期儿童心灵是非常脆弱的,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恐惧,都会被他们放大无数倍。

有没有觉得,你长大以后很难会像小时候那样,玩耍或得到奖励的时候开心到尽致淋漓,或者因为一件小事哭得天昏地暗。

长大以后我们会建立一个感情调整机制(emotional regulator)不至于让各种过于充沛的感情搞得我们表现得像个疯子。
儿童没有regulator调整心态(你看到哪个宝宝吃不到饼干时不是立刻发飙,而是深深呼一口气舒缓一下的?),也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渠道(一离开爸妈就是个谁都可以伤害的可怜虫~)。

因此,他对某些负面的早期体验消极的情绪会被无法控制地无限放大(例如被老鼠咬到时的无比痛苦惊恐哭得震耳欲聋,或者在全班面前被嘲笑时的尴尬甚至愤怒)。

如果家长没有适当处理,就会放大到一个超过心理自行修复能力的程度,产生阴影(shadows)。
而长大后,我们遇到了具有“相似感”的情形时,下意识就会唤发起(arausal)早期体验时的“情感原型”(emotional prototype)。

因为早期时的“情感原型”在下意识中是那么的强大,即使成人,也会超过感情调整机制可以控制的范围。

进而做出其他“正常人”不会做出的反应和行为来。(例如被侮辱后拍案而起打架进派出所;或者一次被甩以后再也不敢谈恋爱。)
超过了正常程度,甚至在生理指标显示出病理性的时候,才算是疾病。

但即使不算疾病,也已经对未来人格产生了深远消极影响了。

插播个搞笑的,听说豆瓣的“社交障碍自我援助小组”从建立到解散4年间从头到尾都没人说过一句话。23333笑死了。

无论孩子是否记得这个相应的“早期体验”本身,这个体验造成的“情感原型”都会在下意识中存在,不可磨灭。

所以我一再强调,家长要有意识的建立10个早期体验,目的就是对将来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建立相应的健康的“情感原型”,他们就会是将来孩子人格的原型。

要讲故事的话,当然还是从我自己体会最深的体验讲起,那就写我自己吧。

被羞辱事件和父母的处理方法
我从小就有“大舌头”的毛病。尤其是中文“ZH CH SH”嘴里好像含着一只蜗牛似的,含糊不清。

小学一年级简直就是我灾难的一年。经常在站起来回答问题,读课文的时候,全班的孩子就会爆发出止不住的笑声来。
 
平时也总会有班里比较恶趣味的淘气包跑过来用各种词侮辱我。(在这个年龄孩子的心智还在“本我”期,基本还没有对他人和他人感受的概念,所以他们的恶趣味基本不是恶意的,只是单纯觉得好笑)。

一开始每天回到家,我都是处于崩溃的状态,碰一下可能就会歇斯底里哭起来。
爸妈对这个状况采取的是不同的缓解态度。

Bing爸的育儿哲学基本是大智若愚的,他的策略是“接受”,也就是不断告诉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无论如何都是我最爱的宝贝。

每个人都有缺点,你起码不是少胳膊断腿呐,那些人说什么你就当做吹风呗云云。

这个策略对于当时的确是非常有效的“短期处方”。至少每次课堂爆笑的时候,我的心里会没有那么难受。

妈妈的策略则是“转移”,现在想来应该叫做“反攻”吧:她的说法是,你既然中文不行,那转战英文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于是尽量给我创造接触英语的条件。
例如她每次去大学的外教时都会尽量带上我。

小学的时候妈妈大学的外教不是之前文章说过的那个超级帅哥而是个糟老头子,而且我也没到犯花痴的年龄,所以说不上特别主动。

不过很快,从老头子对我英语发音的赞美,我就找到了对英语的兴趣。到了小学三年级我一上课英语发音就吸引了老师的注意,而且给我大力赞扬。

加上到了三年级孩子开始懂事,笑话我的情况基本已经没有了。

再加上作为英语科代,英语考试几乎全百和经常代表学校到市里面比赛,我就把情况转败为胜,四、五年级起,不但没人笑话我,还有一批粉丝和小跟班。
妈妈的策略是一个“长期处方”

它不会短期见效,但的确塑造了我后期的人格。

如果我当时没有反攻,根据爸爸的处方,我也许不会有“社交障碍”,但也一定不是现在这样一个能在一千人大堂里在讲台上不看稿眉飞色舞做演讲的人,可能就是羞涩地隐匿在人群里的灰头土脸的家伙。

因为我还是不会有力量处理这些场合,遇到的话,唯一能让我心理上能觉得舒服的处理方式就是尽量逃避。

当然逃避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不然我会肾上腺素太高心跳太快而挂掉,但同时我也会失去获得机会实现生命跳跃的机会。

另外一个附带的良性影响当然是我对外语的兴趣。

因为英语是我的“反攻武器”,我现在的自信特质一定归结于早期用英语反攻这个体验。所以它对我的意义甚至大于兴趣。

因此,当别的孩子学习英语是一个被动的不快乐的过程时,而我,不但英语,甚至后来的德语和法语,很多别人看来枯燥的学习过程,我都会觉得无比有趣。

因为对我,它已经上升为一个等价于我“自我认可”(self-esteem)的象征性符号。

这个从大舌头被全班凌辱生到有粉丝有跟班的学校明星体验,涉及到了对“失败”、“成功”、“挑战”等好几个“感情原型”的建立。

长大以后,我面对别人的无视或者羞辱,我的自然感情反应是积极的,丝毫不会因此感到无比的挫败难堪(生理表现为肾上腺素增加、脸红、出汗、心跳加快等等)。

而是心里自然就会嘀咕“今天就放你一条生路,劳资哪天闲了就反攻你”(233333太变态了)。
因为我的早期体验是正面的,所以外在的表现就是自信。

当然所有东西都会有反面:面对大舌头阶段受到的凌辱的确是一年级生心理上难以承受的,无论爸爸妈妈给我的处方,都是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现在似乎会有“自我保护”过度的痕迹。

有些时候,不太认识我的人都会和我聊了几分钟后定义我为“傲娇、自负”,然后我就被讨厌了(话说,容易觉得别人自负的人,极可能是自己缺乏足够自我认可哟)。

至于我现在的一些无意识表现是自然而然的自信还是“过度保护”,可能要去心理分析师那里才能得到答案。

但无论如何,爸妈给我的两种疗法,的确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我至今还是深深感激他们的智慧。

关于“独立”的早期体验
对于“独立”的最早期体验要回溯到10岁和妈妈去杭州开会。

因为爸妈为了评职称难免要到处开会,最早一次和妈妈出行是四岁。

大量的出行的确是我觉得最为珍贵的早期体验之一,旅行的意义以后一定要找时间重点分享。

10岁那年我们从苏州坐船来到杭州。

我在码头的礼品店(就是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店子)看到一颗美极了的戒指,两块钱,非常想要,但是妈妈不知道抽了哪根筋死活也不掏钱给我(我自己的钱在行李箱里,拿不出来,不然就没有后面的事儿了)。

于是她随口说了句,“你那么想要,有本事下午我去会场报道的时候你自己来买啊~”于是我就硬是记住了我们的公交线路,下午拿上自己的小钱包出门了。
妈妈虽然没说什么,但还是塞了一张地图给我,气鼓鼓地实现自己那句随口的诺言。

一共4个公交站,徒步的路也不复杂,我也就顺利买到了戒指。那个经历应该是我对“独立”这个概念的第一个早期体验。

过程中,对于才10岁的我,想必一定混杂了很多感情,例如恐慌和战胜恐慌,实现目标的喜悦等等。
后来的人生中,尤其是自己单独旅游,自己出国生活等生命状态转折的时期,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那一年的体验。

近来在家整理东西,发现了这个玻璃“宝石”,心想是哪里来的?

仔细一想才知道是我出国那年作为“信物”带来的戒指上的宝石(其他部分生锈扔掉了),可想当时这个戒指对我的意义。

如果妈妈当时不是气鼓鼓地放我走而是反锁我在旅馆,我就不会拥有这个关于“独立”的早期体验。

现在玻璃宝石被我镶在一根牛角发簪上,每次盘发的时候就能看到,心里又是一股正能量。



所以你不要想有些人怎么恋物癖保留一些很久以前的东西,这些东西肯定是对某个对人格有塑形作用的早期体验的“信物”。

例如很多德国人家都会珍贵宝存第一个泰迪熊,唤起的就是成人对孩童时期“亲密”这个感情原型的信物。

相反,如果孩子早期没有对于“独立”这个概念的“情感原型”的话,孩子可能已经长大很久了,但都没有“心理独立”过。

这就表现在要独立处理某些事情,出远门,或者独立生活的时候心理的恐惧和排斥,而不是大叫“我的妈啊!太爽了”。

后来我经常会拿小孩做一个实验:例如叫孩子们去教室不远的小店买个东西或者找个师傅,然后偷偷尾随他们,观察他们的表情。

我就发现,中国孩子普遍比德国孩子独立性差一些。
 
有些妈妈可能是只看到现象,就回复我说:我可不会让十岁孩子在陌生城市独自出门。

我要说的是:创造让孩子能产生如此体会的“体验”,而不是叫大家照搬好吗!?

但我从这些回复感受到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本质”和“现象”,喜欢照搬,做什么都是一窝蜂。
Bing总结:

各种各样的“感情原型”综合起来形成的早期人格特质,就是我说的“人格胚胎”,它会在成人的过程中进行强化,巩固,最后成为你孩子将来的定型人格。

人格定型后,回想起一个具象化的记忆片段(例如三岁的我在黑暗中奔跑的记忆)或者人物形象(例如超人、公主、在学校被欺负的可怜虫等),可以强烈反映你几种最主要人格特征的,也就是我说的“生命动机”。

如果孩子的生命动机是正面的,你一生的行为都会被这个动机驱使,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相反,孩子就会无意识地在这个动机驱使下,做出对人生发展不利的决定和行为。
推荐阅读:

《请记住,妈妈挨的每顿打,都有儿子出的五分力》

《冠姓权之争:这是一个所有产权争霸战》

《和爸妈八字不合,是我们这代人人生共同的遗憾》



胖友们,最近微信公众号大改版,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照阅读频来推送了。

为防迷失,爱我的胖友们可以给我号加“星标”,或者时常进来给我点点“在看”,留个言。
今日团品
1伊丝秀冰袖 5双装

夏日出门必备,时尚舒适硬防晒;高弹透气,男女同款。一组五双好搭配,整个夏天手臂不晒黑!详情请看今日末条。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微信】广告:yhlberry ,开团bernibong

本周团品
1MR.ING阮清风运动鞋

ETPU新型爆米花底黑科技,耐折、高弹、缓震;鞋面无缝链接技术,舒适透气不闷汗;超轻量化设计,轻若无物不累脚!详情请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


    关注 英华兰DrB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