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禁止孩子说“我买不起”,背后的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代人哭穷,哭穷三代人。...

周末去超市采购囤货,正巧看见了这一幕:

一个小姑娘,站在一个漂亮的棒棒糖前面踌躇不前,眼巴巴地望望棒棒糖,又眼巴巴地望了眼正在选其他东西的妈妈。

犹豫了下说:“妈妈,我想要这个棒棒糖!”

妈妈看了看价格:“这么贵?乖啊,现在家里很紧张的,爸爸妈妈收入都减少了,这么贵的棒棒糖不是给我们普通人家吃的!”

爸爸看见后:“至于吗?25块钱的棒棒糖,咱家没穷成这样吧!”

妈妈声音也高了起来:“我这不是为这个家,也为她好吗?吃个糖而已,有必要吃25元一个的吗?现在不知道节约,大了花钱大手大脚的。

女孩儿低下头,不再说话,默默地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放下棒棒糖,跟上妈妈的步伐,时不时回头望望。

看着这个孩子懂事的样子,心里莫名有些触动。
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所以口头禅就变成了“太贵了,买不起”。还有很多哭穷的家庭并不是没钱,只是想通过向孩子哭穷来教育孩子更懂事,对于想要的东西才更加有节制。

被“哭穷”养大的孩子会怎样呢?

有个著名的“太贵效应”,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

“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这句话在孩子童年时期说上100遍,父母的一个任务就完成了,那就是让孩子的一生都在贫穷意识中无法逃脱,从而导致孩子一生穷困的命运。

这就是很有名的“太贵效应”。

这种“穷养”式教育,穷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对精神的一种打击和禁锢。

咱们之前有写过《小S穷养女儿被大S怒怼:1000块的衣服都不舍得买,太抠了!你怎么看?》里面提到过两个消费的极端化,即因为自卑的不配得到和补偿遗憾的报复性消费,都来源于从小不被满足的孩子心里的匮乏感。
为什么不该跟孩子哭穷?
因为你现有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可能会局限孩子的认知边界。

C妈很喜欢一句话,”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所以老朋友知道,不用父母的局限去给孩子设限,可以说是我养育CC的一个黄金标准了。

其实金钱教育和消费教育也是一样的。

我记得《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曾分享过一段经历。

说富爸爸曾带他走过一片夏威夷的海滨地产,富爸爸望了片刻说:我想买下这一块。

他觉得富爸爸简直异想天开,这个项目相当昂贵,富爸爸现有的钱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超负荷的投资。

如果是穷爸爸,他一定会说“这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但富爸爸从孩子很小就禁止孩子们说“我买不起”,他觉得:“你认为的真实,就是你自己的现实。”

如果你下意识里已经觉得自己买不起,那你永远不可能生出“努力买得起”的欲望,就更别谈为之付出具体的行动了。

不管孩子有多么超出你支付能力的欲望,都不要跟他说“买不起”,而是引导他思考怎么才能买得起、制定计划、落地执行。

说到底,买不起是我们这代父母的事,凭什么因此剥夺下一代孩子的愿望?

一代人哭穷,哭穷三代人。

所以,永远给孩子一份“我愿意为我能力范围之外的[欲望]付诸行动的希望与动力。”

不管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会有极大的满足感和长期的回报。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去限制孩子的边界。

穷养VS富养?
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消费、教育观念不一样,关于穷养和富养就成了热门的讨论话题。

其实,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绕不开的也都是一个金钱观的问题。

可是穷养就等于哭穷,富养就等于摆阔吗?

NO!NO!

一个孩子的“穷富”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上富足还是贫瘠,还取决于精神上的满足与否。

家长对于金钱和生活的态度,会影响着孩子的金钱观。

01

负担不起的东西,要和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买

如果这个东西我们负担不起,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

——这样会直接主观性地抹杀掉孩子的愿望和情绪:“因为没钱,你不值得被满足”。

而是告诉他:“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买,而且眼下只是暂时的,并不代表以后不能买,如果你想要,可以自己去争取。

前阵子带CC遛弯,遛达到一片别墅区,她很喜欢人家院子里种的花、养的兔子。

跟我说:妈妈,这样有个大院子的房子多好啊,可以种花,可以养小动物,我也想住这样的房子。

如果我简单粗暴地跟她说:“你知道这一套房子有多贵吗?咱们可买不起。”

那孩子会怎么想,她会觉得,她没有住大房子的机会,这样的房子是给更有钱的人准备的,不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所以,我跟她讲:“妈妈也想住这样的大房子,但是这样的房子需要很多很多钱,所以我跟爸爸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挣钱,不过,现在还是不够。等你长大,可以挣钱以后,可以加入我们,只要挣到足够多的钱,就可以住大房子啦。”

CC:“怎么样才能挣更多的钱?”

我:“你要有更强的本领。”

CC:“怎么学会更强的本领?”

我:“要学啊~你现在不断地学本领,长大以后本领越多、越强,挣得就越多啦~”

当欲望出现的时候,给你的孩子留住些「野心」不是坏事。




——即使无法满足孩子的愿望,也要诚实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满足。

我有个远房叔叔,说实话家庭条件一般,孩子也多,养活一家吃喝是可以的,更高需求,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记得小时候有次回老家玩,弟弟妹妹们想要买吹泡泡的,叔叔就跟我们一起研究,用肥皂水和洗涤灵调制出来了新的泡泡水。

优点是:无限量!自己可以制作!

就连其他拿着买的泡泡瓶的小朋友也都羡慕我们,纷纷来要“配方”。

虽然家里穷,但是他并不悲观,从来没有跟孩子哭穷过,而是通过自己的方法来满足孩子。

虽然不是买的那种花样泡泡瓶,但这种被看见、被认同、被满足,就够了,很多时候孩子真正想要的很简单。

——因为得到了精神满足而不匮乏,人穷心不穷,让孩子明白,物质背后的精神意义。

02

虽然现在家里富有但不是你自己的富,以后也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

家里富有的孩子,在享受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记得告诉孩子:“我的是我的,但不代表着成为你的。”

“虽然你能享受这一切,但这种生活并不是你的,而是父母通过努力得来的。”

——这样传达给孩子的是要努力,对人生有了期许。

“如果你想要以后同样待遇的生活,那么就需要你自己努力。”

——通过努力获得财富,这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最有名的豪门清流霍启刚和郭晶晶夫妇。

带着儿子去郊区体验农家生活,一家三口,烈日炎炎下,田间劳作。

并说:现在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他们没有仰仗着不菲的身价一味地在孩子身上挥霍,而是身体力行,给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明星圈里还值得津津乐道的,就是郭麒麟了,虽然身后有郭德纲这棵大树,但是老父亲的严是出了名的。

16岁,郭麒麟就从家里搬出来租房住,至今还租住在50平的房子里,吃饭买的是第2份1毛钱的外卖;

在景区做节目,觉得15块钱1瓶的矿泉水太贵,就和两个哥哥共喝1瓶水。

虽是一个富二代,身上却毫无挥霍攀比的惰性:

“那是我一嘴一嘴说出来的钱,那是我一个妆一个妆画出来的,一个节目一个节目,一个戏一个戏拍出来的钱,我怎么能浪费呢?”
董明珠曾说:“父母终会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

让孩子玩物丧志的从来不是富裕本身,激励孩子砥砺奋进的,也并不是贫穷,而是通过适当地教育让孩子明白其劳动的意义和自我成就的价值。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成为贫困的“接盘手”,也不会成为软弱无能的“啃老族”。

金钱无时无刻都融入与我们的生活中,就算我们避而不谈,孩子也能感受得到。

倒不如去和孩子坦然面对,不去逃避,也不过度解读,不哭穷,也不唱阔。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小S穷养女儿被大S怒怼:1000块的衣服都不舍得买,太抠了!你怎么看?

钟南山小时候也曾偷拿钱买零食?做到这三点,你越批评孩子,他跟你越亲

“小学生巨款打赏主播”、“大学生裸贷消费”,没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长大后会多可怕?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

觉得文章还不错,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


    关注 CC爸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