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他无惧困苦,矢志不渝只为唤醒千年文明

 





1943年3月下旬

常书鸿肩负着重任

经过艰苦跋涉

终于到达盼望已久的敦煌莫高窟

然而,在短暂的兴奋过后

摆在他面前的

却是残酷的现实

......


  常书鸿等人在莫高窟前的合影


数百年前,随着敦煌从辉煌走向衰落,莫高窟——这个昔日繁荣兴盛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日渐冷寂。多年以来,由于无人看管维护,莫高窟饱经劫难,任由窟檐大量糟朽、窟室坍塌、河水倒灌。




20世纪40年代莫高窟的破败景象

更为严重的是,从鸣沙山吹来的流沙,就像一道道细细的瀑布,日复一日从崖顶流下。经年累月的流沙堆积到洞窟中无人清扫,大量文物遭到掩埋。




鸣沙山与莫高窟位置关系示意图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


文物修复保护专家 李云鹤

当时确实条件特别差。洞窟前面每天清扫,你都清扫不干净。封闭时间过长,洞窟里面的壁画也好,塑像也好,坏得十分严重。
在那个缺少现代化装备的年代,清除洞窟黄沙的工作,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常书鸿思前想后,从住在莫高窟上寺的易喇嘛那里,打听到过去道士王圆箓流水冲沙的方法。靠着这种方法,常书鸿带领筹委会仅有的几个人,拉着沙排将下层一些洞窟内的积沙推到洞窟之外,再引来大泉河水将积沙冲走,分摊到茫茫戈壁和树林之中。




“流水冲沙”三维动画示意图

后来,为了能够在防治风沙的同时,进一步减弱人为对莫高窟的破坏,常书鸿又想方设法,莫高窟前修筑起了一道1007米长的围墙




修筑于20世纪40年代的莫高窟前的围墙

常书鸿等人抵达敦煌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年秋天,正当常书鸿等人在莫高窟修补着开裂的缝隙和破旧不堪的甬道、栈桥之时,常书鸿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董希文,带着妻子张琳英一路西行来到了敦煌。不久之后,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们响应召唤,陆续来到这里。




董希文与张琳英的合影

为了日后更好地开展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人手多起来以后,常书鸿开始着手主持一项更为细致的工作——开展敦煌壁画的临摹与调研。




常书鸿在洞窟中临摹壁画

临摹时,由于没有照明设备,洞窟中光线幽暗,工作时只能一手举着蜡烛或者油灯,一手执笔,照一下,画一笔。烛光忽明忽暗,眼睛就特别容易疲劳。临摹窟顶的壁画时,头和身子几乎成了90度的直角,时间一长就会头昏脑胀,恶心呕吐。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短短几年时间,第一批数百件壁画临摹品就此诞生。他们在这项庄严又细致的工作中,揣摩着一千多年前作画者的心境、用笔的习惯、构图的妙意,和他们背后那个无比广袤的世界,寻找着古老中国的艺术表达。




常书鸿壁画临摹作品




董希文壁画临摹作品

1943年秋,为了向国民政府教育部争取经费,常书鸿从敦煌回了一次重庆,也终于借此机会,勉强说服妻子陈芝秀带着女儿沙娜、儿子嘉陵,举家迁居敦煌。然而,不到两年时间,生活的艰辛琐碎和种种矛盾,还是不间断地向这一家人袭来。




常书鸿、陈芝秀和子女在莫高窟



常书鸿女儿 常沙娜

嘉陵刚出生一岁、两岁的时候,要去敦煌,我妈妈不同意,后来没办法了。刚到那里一看历代的彩塑,她也受了感动,从专业上、从雕塑的角度看,她也动心了。但是这个生活她受不了,心态慢慢地也不好了。

出于种种原因,1945年春天,陈芝秀借故前往兰州检查身体,离开了敦煌。不久后,就在兰州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她与常书鸿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

“悲怆欲绝”的常书鸿,称那时的自己就像“狂风恶浪中的孤舟”。回想回国后几年来的坎坷风雨,妻子几年来跟他一起遭受的痛苦,除了无奈,他更多的是深深的自责。然而,在选择事业还是选择家庭的关键时刻,他最终还是决定,带着一双年幼的子女,留在敦煌。




常书鸿与一双儿女在莫高窟

建于北魏时期的第254窟,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窟内南壁前部阙形龛下,是著名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这幅壁画,被公认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件绝世佳作。常书鸿一生之中,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这幅壁画的喜爱,他称赞这幅画作在莫高窟壁画中最为精彩,也一次次为画作中展现的舍身忘我的精神所动容。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局部

陈芝秀离开后,在一个个苦不成寐的漫漫长夜,舍身饲虎的故事一次次浮现在常书鸿的脑海之中,画中所蕴藏的深意,深深地冲击着他的心灵。

在一双儿女悲伤、无助的啼哭声中,常书鸿默默承受着命运无情的打击。他要像舍身饲虎故事中的这位主人公一样,为守护莫高窟这座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义无反顾,矢志不渝。

未完待续......
敬请收看
今日(7月7日)20:00档
CCTV4《国家记忆》
《敦煌守护人 常书鸿》《承诺》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提前】收看《敦煌守护人 常书鸿》
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抢鲜看!
【本期编辑:郭冉】

来源:CCTV4《国家记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央视频【CCTV4】账号


    关注 CCTV4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