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账号“换个马甲”又可以随意发声?警惕“毒流量”在网络平台肆虐

 



新京报官网7月5日快讯:据微博管理员消息,@打不死的爆裂风车等一批账号因存在攻击国家机关、攻击中央媒体及干扰企业正常运营的行为,现根据有关社区规则已被关闭。微博同时申明自己的主张:支持正常讨论,但是宣扬仇恨,尤其是攻击国家机关、攻击官方媒体机构及干扰企业正常运营的,将按社区规则处置。

上述被关闭的账号在微博上长期以狙击知名艺人为目标,线上教唆,线下聚集,演绎了一个利用网络群体行为扰乱法治的反面案例。一些网络大V(其中不乏职业黑粉)通过模板化引导,组织网民以网络举报、电话骚扰等方式,规模化肆意攻击国家机关、新闻媒体,甚至干扰复工复产期间企业的正常运营。他们和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KOL)断章取义、片面解读《检察日报》等媒体的多元化发声,通过制造虚假的“官方定性”蒙蔽年轻网民,还造谣污名化教师等多个群体,并频繁挑动网络群体对立。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具体包括“要严格依法管网治网,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加强网络社交平台、各类公众账号等管理……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网上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反对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促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生产者和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然而,细心的民众可以发现,过去四个多月以来,网络平台不仅戾气未见减弱,趁疫情制造群体性对立、煽动不知情网友情绪、引发无底线网络攻击的情形反而愈演愈烈,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还严重毒害正处于三观塑造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可以说,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文明已迫在眉睫。

如今,只要在某个网络平台注册一个账号就能随意发声,几乎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当肆意发声的成本变得空前低廉,舆论的失控就成了常态。而当网络平台过于追求流量时,网络暴力就会汪洋恣肆。从竞价排名到算法、模型、热搜,模式和手段的创新都是流量导向,用户只要登录平台就会被引导站队,人为制造的观点对立发展成不分昼夜的“撕逼”大战。

对于内容监管,平台无疑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不良内容的纵容者。互联网平台有责任制止不良信息和网络黑产,但由于流量和关注度的原因,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纵容默许各方来骂战的,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流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关闭的账号中,多个账号是4月27日新浪微博关闭的一系列账号后,同一用户再次注册的小号。

很多民众在呼吁网络实名制。实际上,按照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24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我国已经实行了网络实名制,以“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在强化实名管理的同时充分保护了用户个人隐私。但平台是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识别用户真实身份,避免被禁入的同一身份证件的用户又以不同电话号码、不同用户名称注册。

因此,要塑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要警惕平台肆意攫取情绪毒流量,而要互联网平台做好自净,担负起加强内容源头管理的首要责任。事实上,网络生态治理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网民反感的水军、喷子、职黑、营销号等,其实并不难管理,只要平台加强审核、管住出口平台就够了。平台若能完善好网络社区规范发帖、删帖等机制,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完全可以营造出清朗明净的网络空间。

从平台运营方看,不能放任劣币驱逐良币,让各种杂音占据舆论主渠道,而是要担当起管理员和监督员的角色,让平台内容生产朝着正能量方向发展。此外,各大网络平台应建立健全算法推荐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健全网络谣言处置制度、举报制度等,主动开展净化工作,而不仅仅是以关闭账号作为适用避风港原则的理由。

来源:检察日报 (2020年7月8日) 原标题《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平台亟须强化自净》

作者:翦法平

主编:孙爱东

编辑:杨建楠


    关注 半月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