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熬得不是夜,是命!别再熬夜了,天天熬夜的全死了!

 

有一句话叫:你熬得不是夜,是命!但是,依然有不少人不相信熬夜对健康的危害。 不过,近日一项研究证实了:天天熬...

有一句话叫:你熬得不是夜,是命!但是,依然有不少人不相信熬夜对健康的危害。

不过,近日一项研究证实了:天天熬夜的果蝇全死了!

实验:熬夜的果蝇全死亡了!

6月4日,发表于权威期刊《细胞》的一项研究通过果蝇实验再次证实了,不睡觉真的会死得早。

在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Dragana Rogulja 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改造了一批果蝇,因为果蝇的基因和人类非常相似,许多睡眠调节基因都是和人类共享的;同时,果蝇的生命周期较短,也适合研究人员进行观察。

这些果蝇的神经元中能够拥有一些特殊的热感应蛋白,这种蛋白可以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激活,让果蝇难以入睡。

这些被改造的果蝇都被关进了一个29℃的恒温笼子里进行饲养,这种温度足以让热感应蛋白持续激活,而果蝇则基本难以保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这些睡眠不足的果蝇一开始似乎没什么特别变化,但到了第10天,睡眠剥夺的果蝇的死亡率达到了峰值,而20天后所有睡眠剥夺的果蝇全部死亡,但保持正常作息的对照组果蝇可以存活40天。

研究人员发现,在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肠道中会不断累积活性氧(ROS),并且显著减短实验果蝇的寿命。也就是说,熬夜的确会造成果蝇过早死亡。

别再熬夜了,真的会死!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因为熬夜猝死的新闻已经有多起了……

2015年3月,一位中山大学毕业生,刚刚加入互联网公司才四个月,因为连续工作48小时,而猝死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2019年,浙江一位27岁的二胎妈妈,因为通宵玩手机而猝死。而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淘宝页面上。丈夫说,他们有两个宝宝。每天晚上,她要照顾两个孩子睡着后,才有时间玩手机。凌晨一两点躺在床上刷手机,逛淘宝、刷微博、朋友圈,常常通宵不睡。

……

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网友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没想到停尸房的年轻人这么多,很多都是熬夜猝死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下子就去了,有时候就是胸口疼了那么几秒人一下子就没了,还那么年轻,第一天来看见的头一个逝者才17岁。希望大家千万千万少熬夜,爱惜自己的生命。



多位网友也曾在网上分享自己熬夜的危害:

网友@瑞:经常熬夜会丧失食欲,加上我自己还不太爱喝水。最后不仅肾虚肾炎,还尿血。

网友@不了吧:熬夜三年多,一年前突发性耳聋,现在我的左耳已经听不见了。

网友@我很爱玉米:我的闺蜜,熬夜四年,是护士,最后得癌症去世了。

网友@匿名:我三个月没来大姨妈,检查出得了卵巢多囊症,差不多提前闭经,严重可能影响以后怀孕。

网友@谁在意我的微笑:我长期熬夜造成了全血细胞减少,是血液病中比较严重的疾病。

尽管最近几年,熬夜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但依旧无法阻挡年轻人习惯于晚睡、熬夜的步伐。加班、学习、娱乐、失眠……不睡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熬夜已成为不少人生活“新常态”。

 

熬夜就是慢性自杀!

1、“熬”出癌症

长期熬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欧阳学农2013年3月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2、“熬”出心梗

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马涵英2013年3月在健康时报文章中介绍,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对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病人,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很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等事故。

3、“熬”出糖尿病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石凤英2016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这是因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4、“熬”到免疫功能失调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陈宇洁2016年7月在健康时报文章中表示,身体免疫能力降低,会使人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5、“熬”出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会使人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

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加严重的问题。

从今天起,早点睡觉!

不要等到躺进ICU,才思考生命的意义;

不要等到病魔猛烈侵袭,才后悔没有好好照顾身体;

不要等失去健康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可贵。

好好睡觉、好好爱自己。

(来源:健康时报)


    关注 医学信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