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儿童划花45辆车,如何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

 

记得星标我哟,不然就找不到我了~...

记得星标我哟,不然就找不到我了~
作者|娇云
前不久,在东莞一小区内的45台车被集体划花,不少车辆外壳惨不忍睹,内中不乏有宝马、林肯、捷豹等。

原来,这些都是4个孩子的“杰作”,年龄在7-11岁左右的他们,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家庭。



事情发生后,几位家长非常懊恼,表示没管好孩子,并公开道歉。

据估计,这些车辆仅维修费就在12万左右,而家长被车主索赔金额高达150万之多。

从小区监控来看,事发当晚7点多,4个孩子拿着石头,趁着夜色,划过小区内一排排的车辆。

如遇路人经过,他们就停下假装在车旁玩耍,路人离开后又行动。
看来,孩子很清楚所做的事不对。明知有错,但孩子仍不住手,也许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当中谁出主意,谁是附从者,新闻没有报道。可想而知,有人附从的这股力量,它让孩子做了错事也无所畏惧。

孩子跟着朋友干“坏事”,的确令父母担忧。很多跟风的孩子,往往不明所以就跟着办了坏事,这背后,不单单是“从众心理”在作用。


孩子为啥喜欢“跟风”?
01


为了友谊,认同伙伴

孩子的成长中,有交友的需求。为了获得伙伴的友谊,孩子会以模仿、附和等方式来认同对方。

很多时候,孩子纯真的友谊,会让他在付出行动时,轻看事情的对错。

电视剧《少女哪咤》中,插班生李小路和班上的王晓冰成为了朋友。

有次,李小路承诺带王晓冰吃小灶,结果她带着王晓冰悄悄溜到教职工厨房,打算把校长的午饭偷偷吃掉。
王晓冰害怕被批不敢动手,但李小路却义无反顾的翻开一个个饭盒。

最后,两人一起啃起了饭盒中的鸡腿,才吃两口,就被老师撞了个正着。
为了友谊服从朋友,孩子会选择明明有错的事,这种现象在孩子当中并不是个例。
02
因为“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模仿现象,表现出在群众力量面前放弃个人判断,让人盲目地跟随大流。它不单在成人世界里,更表现在孩子当中。

少年警官齐艳艳曾讲到一桩少年案件,在施暴者拍的视频里,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孩跪在地上,被十几个穿着同样校服的孩子轮流地扇耳光。
后来警方了解到,事起被打女孩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照片中不小心拍下了施暴方,于是施暴方纠集了10多个同学要摆平这事。
在这10多个孩子当中,其中6个根本不认识被打女孩,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她。出于从众心理,她们就糊里糊涂地跟着去了。

孩子热衷于模仿,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集体的意见,会很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而随大流。

从众心理没有对错,孩子如何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跟随正面行为,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也一样。

让父母担心的是,孩子选择错误的行为,沾染不良行为习惯,导致不良后果。

避免让孩子附从朋友不良行为,需让他学会明辨是非。


如何避免让孩子交到“坏朋友”?
01
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2-4岁,父母需要给孩子建立好习惯。告诉他待人有礼,尊老爱幼,与他人和平共处等。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态度要明确。比如,孩子生气后踢了爷爷,这时要明确地告诉他,生气可以,但踢人不对,爷爷是长辈,更需要尊重。

孩子错了,父母及时纠正,正确的事也及时鼓励,逐渐地,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基本的是非观。

5-7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道德判断。父母可以给他解释一些简单的道理:告诉他任性不守规矩为什么不对,以暴力获取想要的东西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妨碍团体等等。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如果事情一旦发生,就要负上相应的责任。平时,父母也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孩子懂得在小事上负责,处事就会更加谨慎。也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形成个人行为规范,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父母在教孩子明辨是非时,可多用条件句式:如果……就,当……的时候等。

避免太过绝对化,让孩子形成非黑即白的是非观,留更多空间,让他自己做出判断,建立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02
有原则,才能交到真朋友

孩子交朋友,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只需要告诉他,有原则,才能交到真朋友。

引导他明白,对待朋友,需要尊重他人意愿,不强迫对方做不愿做的事,不为了好玩和朋友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当孩子有了自己交友的原则,他就会反过来如此要求朋友,这样既杜绝了他交到坏朋友,也能让他避免盲从。
父母也可以借由情景游戏,来让孩子体验“原则”的意义。比如,游戏:不拿别人的东西。

妈妈和孩子扮成一对好朋友,爸爸扮成商店老板。妈妈到商店买笔,顺手又多拿走了一支,老板却没发现。后来,妈妈又怂恿孩子去偷笔。

这时,孩子就要拒绝妈妈的要求,自己不但不去偷拿,也告诉朋友拿别人的东西不对。

情景游戏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加深印象。游戏内容,父母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更换。多玩这方面游戏,孩子就有更多的“经验”积累。

当孩子有了交友的原则,在朋友交往上就能有更正确的选择。
03
在朋友交往中发挥积极影响力

当孩子朋友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父母可以鼓励用正能量影响朋友。

李玫瑾教授曾谈到如何帮助孩子不受“坏朋友”的影响,她表示,当父母发现孩子朋友行为不当时,先不要指责孩子,也不要批评他朋友。
父母可以找机会和孩子聊聊两人的关系,先称赞对方的长处。之后,才指出不好的地方。

最后,父母说明自己的心意:可以交朋友,但不要受对方不好行为的影响,反而要发挥自身积极的影响力,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如此,父母既夸奖了孩子,让他更有自信,孩子也因此学会如何对抗不良行为,让他在同学中更有影响力。

父母引导孩子多与有德行的伙伴交往,培养孩子有更多的正能量,他就会吸引同样特质的人,能自然地避开坏朋友及坏行为。
贾平凹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朋友能影响人的一生,孩子交到好朋友,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就算最优秀的人也不是完美的。

因此,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拒绝不良行为,才能让他不至于热心办坏事。

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价值观,还会吸引同样特质的人与他为友。

如此,孩子和朋友之间就能互相影响,让双方受益,也滋润孩子不断向上。
超级育儿师情感交流群

超级育儿师开设「情感交流群」啦!

不管你是宝妈还是宝爸,

不管你是不是全职带娃,

都值得拥有每一天的好心情!

我们不仅关心宝宝的成长,

也关心爱娃的你!

群内还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参加,

奖品多多!

各位家长快快扫码进群吧~

进群方式

方法扫码添加小编微信号,私聊小编拉你进群。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