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港版纳指”正式推出,30只成分股占据港股4成市值,腾讯阿里或成最大赢家

 

证券时报网(ID:wwwstcncom)...

7月27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恒生科技指数。这一新指数会追踪30家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科技公司,也被称作“港版纳指”。Wind数据显示,这30只个股总市值达到14.7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39%。


“港版纳指”今日正式推出
有“港版纳指”之称的恒生科技指数于今日正式推出,此指数目的是反映香港上市科技或创新领域的龙头公司表现,是继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的另一旗舰指数。该指数主要瞄准回港上市的海外中国企业或计划来港上市的独角兽,以及将科技融入业务、并改变日常生活的大中型公司。

首批纳入的30只成份股来看,主要涵盖与科技高度相关的港股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且没有一家为香港本地公司,其中28家来自内地,1家来自台北,一家来自新加坡。

此次指数选股准则主要考虑合资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进行运营,研究开发占收入比例及收入增长。经此标准筛选后,纳入恒生科技指数的30只成分股如下:


华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重视研发,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溢价,根据测算,恒生科技指数的收入和盈利符合增长率均在20%左右,高于A股、香港和美国市场主要股票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最新财年的收入增长率超过24%,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为6%,显著高于恒生综合指数的10.5%和1%,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收入增长率相若,但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14%)。出色的基本面、高速的增长潜力和重视研发带来的企业竞争力护城河,有助于成份股公司取得长期超额回报并因此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

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今日高开低走,全天成交额339.97亿港元,高于恒生国企指数全天成交额,反映指数作为市场指标的潜力巨大。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报6774.78,跌幅1.28%。


腾讯系成分股占据近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0只成分股中有12家为腾讯系,权重合计达到36.04%,阿里系有2家,权重合计13.61%。(注:众安在线同时也为阿里系企业)
此外,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每季进行一次检讨,而且设有快速纳入机制,容许新上市的大型科技企业更加适时地被纳入指数。即,假设新股上市当天收市市值在现有指数成分股中排名前10,该新股将被纳入指数,成分股加入一般于该新股上市后的第10个交易日收市后实施。
庞溟认为,设有快速纳入机制让在港新上市的科技公司巨头和回归港股市场的中概股纳入变得更为方便快捷。此外,恒生科技指数首批30只成分股占港股市场总市值约39%,这一比重已经超过恒生国企指数并逼近恒生指数,与此同时,恒生科技指数占港股市场交易额约36%,说明交投活跃关注度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科技独角兽和中概股登陆港股市场,恒生科技指数的市场关注度和重要性会更高。

恒生指数公司副行政总裁巫婉雯表示,“由于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数目持续增加,我们推出恒生科技指数以满足投资者对相关投资主题的需求及关注,这项指数旨在反映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业表现,以及协助市场开发不同指数挂钩产品,包括基金及衍生工具,我们相信这项新指数可望成为继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也后另一旗舰指数。”


吸引被动资金追踪配置
随着恒指即将纳入更多新经济股份,“港版纳指”与恒指的关联度将越来越高,这也是港股重要的一个里程碑。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主席邓声兴认为,若指数被机构投资者接纳,发行商或推出相关ETF与衍生工具,长远来看有利于扩大港股的交易规模。

恒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分析主管黄伟雄表示,公司正研究推出追踪科技指数的ETF及衍生工具,目前反应空前热烈,相信将有多只ETF在香港和内地推出,但要视乎进展和监管审批。

庞溟认为,ETF等衍生工具的推出只是早晚的问题,恒生科技指数的推出和发展有助于吸引被动资金追踪和配置,无论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还是内地机构投资者,都更为偏好直接投资基准指数,近年来港股市场ETF产品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这一趋势。恒生指数系列中的两大旗舰产品——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已分别有50年和25年的历史,发展成熟,并推出了相关ETF、期货、期权、窝轮、牛熊证等金融产品,被动资金会对这些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做风险对冲。

截至6月30日,在香港市场追踪大中华区股票资产的ETF产品超过40只,占香港ETF产品资产管理规模的70%以上,被动式追踪恒指系列产品的资产管理总值约343亿美元(约2658亿港元),当中与恒生指数和国企挂钩的ETF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约为2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而恒指、国指相关ETF产品对恒指系列中权重最高的成份股腾讯的持股更是高达约200亿港元。

但庞溟向记者表示,相关的资金追踪配置规模仍存变数,主要是因为:
第一,恒生科技指数首批30只成分股中权重较高的股票大多已被系列指数产品覆盖和持仓,而如果成分股数目暂时固定在30只,则该指数中权重较低的股票有可能在越来越多的科技独角兽和中概股陆续登陆港股市场的情况下被调整出去,变相影响了资金追踪此类股票的意愿。

第二,推出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需要以市场存在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相关衍生工具为前提,否则流动性和对冲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恒生科技指数严格来说属于中长期主题型指数,追踪主题指数的被动基金相对较少,而且需要和现有的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资讯科技业)、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MSCI中国指数甚至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等展开竞争。
“总体而言,恒生科技指数推出有助于中概股回归热潮,并继续改变港股生态,进一步促进港股互联网等新经济成分股的集聚效应,推高港股二级市场的增长潜力与估值水平,提升港股的交易量和多样性。”庞溟向记者称。


    关注 证券时报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