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分农村女孩与北大考古专业:赞美理想,也拥抱现实

 

“千万别报XX专业!”...

「所以有时理想被视为可望不可即的远方高塔,一些人心存念想,然后继续走在自我可能不太认同的轨道上,有些艰难的维系着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时,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抖音上,你随处可见土拔鼠尖叫为BGM的查分视频,又或者在微博热搜榜上,某某省市文/理科状元的分数和生活喜好一并公开。

在整个7月,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高考。
30日,一则新闻再度印证了大家对于高考议题的持续热情:湖南耒阳的一名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绩,校长随即带着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

在相关的采访中,女孩直言她选择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这是“受樊锦诗的影响”和出于对“未来规划的考虑”所作出的决定,也是一个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相对于钟芳蓉在能力匹配基础上的审慎思考,部分网友显然要更激动,也更疑惑:为什么不考虑家庭状况,选择一个更能挣钱的专业呢?

当然,也有很多与此相反的羡慕,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走对想象中的“第一步”,一年一度的“后悔选XX专业”“劝人学X(法/医/等等专业),天打雷劈”的帖子和微博足以佐证。

讨论选这个专业“对不对”或许只是表象,多数人对自己所选专业的遗憾和不满才是重点,而这份并不令人愉快的情绪背后,更鲜明的主题可能是理想与现实的错轨
01
考古,一个听上去就很厚重的专业,人烟罕至、高压低薪、埋头苦干是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而且和传说中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相比,它又不具备那么多的赛博知名度,前者是黑红也是红,后者却倾向于冷门中的小透明


△ 知乎考古学话题下的回答——“啥都得会”
再往梗上靠一靠,或许只有盗墓作品银屏登场时,考古学才能被众人顺带一提,充满神秘氛围和预设的灰头土脸。

因此,有人认为钟芳蓉做了一个不太正确的选择,这本身源于对考古学的未知,而这种认知上的限制又似乎完成了一个闭环:我没听过=多数人不关心(要不怎么会传不到我的耳朵里)=未来方向好像很狭窄=物质基础薄弱的可能性

加上新闻报道中钟芳蓉身上的标签:留守女孩,让大家的视线自然转向了她的生存问题。部分惋惜于其选择的人其实并非恶意,更多的是将自己代入到她的场景中,意图顺从现实而更快改变现状,因为大众期待是这样的:优秀的人理应赚大钱,优秀且家境不优渥的尤是。
所以金融、计算机、传媒……这些专业才是“顺理成章”的选择,才符合他们的期许和所谓的社会成长路径。说这些不认可的声音指手画脚倒有些偏颇和极端,毕竟也要看到他们是在进行善意地提前规劝

这种规劝和隐约的“饱尝社会毒打”之下的无奈有迹可循。就像我们总提到内卷化的社会,竞争激烈、动辄996ICU、心照不宣的阶级固化论,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个时钟,滴滴答答掀起强烈的时间焦虑感。

对于多数人而言,高考之前的路没有分岔口,大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行进,选择专业却不能肆无忌惮地直行。比如钟芳蓉的考古学,又或者是大人们口中一读读八年的医学,未来的饭碗除了要牢固,还得能尽快拿到自己手上
△ 年度固定节目:别报XX专业
这就让更多人警惕着一个专业从入门到学成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也可以说是试错成本是否高昂。但很无语凝噎的是,信息浪潮下的试错机会被削减,以大学专业定终身的几率大幅上升,谁都不愿意落于人后——万一没饭恰呢

所以关于钟芳蓉选择的讨论,挖到底还是在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正如大家说着说着开始追忆小时候科学家、宇航员等等的梦想萌芽,但只能以一个“害”字结尾。选择了考古学的钟芳蓉,随的是自己的热爱与理想,她没有“向世俗观念反抗”的意思,但却依然让理想主义的哲学有了又一次闪光的时刻。
02
在关于钟芳蓉的不同探讨中,唯一重叠的是大家的对自己的遗憾,具体而言,是无法选择百分百热爱的、理想中的专业,而放弃的原因也大同小异:不好就业、平均薪资低、报酬返还时间长等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杂志刊出署名潘晓的来信,信中发出了“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的疑问,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时隔40年,潘晓问题不再关切路窄不窄,而进化为路在何方的迷茫。

△ 80年代的潘晓问题


或许熟悉这种感觉的,还有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中的9万3千个小镇做题家。
在这里,你很难相信985、211院校出身的学生也会称自己是废物菜鸡(但事实是他们已然非常优秀),也会面临着比较高频的失败和不知所措

△ 组内常有的讨论
和钟芳蓉坚定的追梦者角色有别,小镇做题家们(和多数人)身穿现实主义者的制服,接受现实生活中的通行价值标准——财富、权力、地位等,这些成为了他们衡量人生成败的重要砝码甚至是唯一砝码

当这些观念普遍化后,就形成了支配性的力量。如此一来,原本应当丰富多彩的人生,就有可能被社会上的流行文化和通行观念所简化、窄化。如果内心理想无法接近这一标准,或者需要极长的沉淀才能赶上社会预期,那么多数人当然会选择逃离理想的辖治
所以有时理想被视为可望不可即的远方高塔,一些人心存念想,然后继续走在自我可能不太认同的轨道上,有些艰难的维系着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基于此,留守女孩选择考古学不如说是打开了一道窥探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合意的大门,服从现实无错,追求理想甚好,两者呈现出的状态远不是完全的敌对。夹杂在现实和理想中的“废物青年”也并不是真正的废物,不过是让自己能喘口气、降降温罢了。

周国平在《对理想主义的温和坚持》一书中写道:“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这解释了我们青少年时期给自己画的“大饼”,又顺其自然地在中年时期让大饼消逝。

不过,周国平本人对这样的说法似乎也不认同:“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现实主义者便也是如此

我们看到有人批评钟芳蓉不切实际,又看到有人批评着前一批人毫无理想,但顺从现实标准下的价值意志和追逐高处的理想目标本质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才是分水岭。
DT财经曾对#最容易后悔读的专业#进行民意统计,最终结果却让不少人感到惊讶,此前提过的四大天坑没有名列前茅,电视民工相关的专业虽然总被诟病,却也没有轻易成为“一声叹息”。

而评论区依然可见各个专业学生的调侃和吐槽,完了,又接着上课学习吃饭睡觉,闲下来的时候尝试着拼接现实和理想,没什么大不了。
再看钟芳蓉与北大考古,对不对已经不是重点,心有戚戚回想起自己的选择才是最终的停泊地。固然有人懊丧着拍脑门,时至今日还要说一句“当初真不该!”也有人哈哈而置之,“混口饭也挺好”。

当然大家都知道,现实和理想总归有差,摸到理想边缘的人总是少数——但生活在社会价值标准中,同样有它的妙处。

夸张点说,高考放榜就像一年一度后悔日,这个日子里有一桩意难平小事。

参考资料:

[1]李保森:《佛系青年:观念、认同与社会焦虑》

[2]尤达:《理想主义困境的映照——阿伦·索尔金美国主流社会的精神书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知著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