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孩子最反感的行为都有哪些?父母做到这几点,你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

 

今天的故事是花花船长读的《皇帝的新衣》...

记得星标我哟,不然就找不到我了~
超级育儿师睡前故事


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出事件的真实性!
作者|多丝剑

近日,13岁的浙江女孩和父母吵架后,离家出走去了重庆,把家长急坏了。重庆火车北站工作人员接到其父亲的救助电话后,在车站找到了该女孩。

女孩父亲坐飞机赶到后,女孩的情绪依旧比较激动。她说是因为爸爸答应旅游又食言后才这样做的,她讨厌被骗。

最终父女俩决定先去重庆周边游玩,然后再一起回家。孩子父母表示,今后会加强监督,改进教育方式。

网友们纷纷留言“教育”父亲,要说话算数,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承诺。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容易犯这种不经意间的错误。随口答应孩子的请求,实际上根本没时间条件去做到。

有时只是应付一下孩子,没想到他当真了。一次次的许诺变成了口头支票,孩子的希望变成了泡影,会非常的生气和失望。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情绪化,要么会赌气靠自己去实现心愿,丝毫不顾可能发生的危险,要么会跟父母吵闹,表示再也不相信他们。
01
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行为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报道,北京市一家机构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态度”一项中,有56.28%的孩子给出的选项是: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明明是最爱孩子的人,却变成了他们讨厌的人,因为父母的一些行为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
  • 像复读机一样的唠叨,不厌其烦地谈学习,会让孩子心理很抵触。
前几天,秦皇岛的一个5岁的小男孩哭的稀里哗啦,他边哭边说“还有13年就要高考了,时间太短了,怎么这么快呀”,把大家逗得哭笑不得。

还有山东省的一位家长带着9岁的哪儿提前到考点感受高考氛围,讲高考以前和现在的变化。
大家在感叹高考的重要性时,也在讨论现在的教育太让孩子有危机感了。

过于强调一件事,要么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恐惧,反感长大后的日子,要么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声音自动屏蔽,不再当回事。

《孩子:挑战》中曾提到,总是对孩子唠叨,孩子就会成为“妈妈的聋子,对妈妈说的话免疫,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 父母老吵架,导致孩子很缺乏安全感,越来越想远离他们。
微博上曾有个视频让人忍俊不禁,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女孩,手拿羽毛球拍,像居委会大妈一样批评刚吵架的父母:

“为啥你俩吵架就说一个人的错呢?你们俩说走就走,我还在客厅玩的,大半夜的,去哪儿啊?”镜头外的爸爸连忙承认自己错了。

很多人都表示,小时候最怕父母吵架,一听到他们吵闹的声音,就觉得天塌了,自己没人要了,并且告诉自己,以后长大了绝不结婚。
《社会和个人关系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那些生活在父母时常争吵的家庭中的孩子,即使面对对的情绪的处理也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对对的情绪处理过于警惕、焦虑,日后对人际交往也会产生扭曲”。
  • 老拿孩子跟别人家的比较,极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好的,值得他们疼爱的。
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总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激励”自家孩子,结果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容易伤害到孩子自尊。

孩子是极其敏感的,从小就懂得通过大人的表情去“读心”。总被挑剔和嫌弃,他们会产生消息情绪,越来越不自信,也不敢多亲近自己的父母。

  • 不尊重孩子,随便翻看他的东西,缺乏界限感。
翻看孩子日记,偷看他们微信,似乎是父母常干的事情。他们本能地认为,自己是在关心孩子,而且为了安全,未成年孩子的一切都该在父母的掌控中。

然而,孩子们并不领这个情,他们只觉得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受到了侵犯,没有被尊重。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长大,逃离父母的视线,希望能考上外地的大学,走得越远越好,即使以后结婚了也绝不跟父母在一起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如果自己的用心栽培,教出的是个最讨厌自己的学生,该有多伤心啊。

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影响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懂教育的父母,会养出通情达理、积极阳光的孩子,父母最大的成就,是让孩子想成为你的样子。
02
父母怎么做,会更好地
引导孩子得到他们的认可?
01


以身作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前几天,日本50岁母亲陪儿子高考,自己却考上东京大学,实现了年轻时理想的新闻上了热搜。

大家听这位母亲讲她每天看书15个小时以上,细致又清晰的学习任务和规划,看到她的成绩单时,被深深震撼了。
有这么努力学习的母亲,孩子怎么可能差的了。过了,儿子也考上了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要求别人”。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小时候,父母是他的灯塔,照着他前行,父母选择的引路方式,影响着孩子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02
认真倾听孩子心声,成为他最亲密的朋友

孩子其实很单纯,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个笑脸,一个认真倾听的姿势,会让他备受鼓舞。

有空多陪陪孩子,听听他讲自己在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回忆下自己当年的学生时代。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或者找到共鸣,或者因为经历不同,互相吐槽对方的糗事时,欢声笑语会让彼此真正产生心流。

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信任和认可,会愿意跟对方交流,也会发自内心觉得父母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
03
当孩子受欺负时,做他最坚强的后盾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中,顾佳霸气护娃的行为得到了观众无数的大拇指。

幼儿园家委会会长因为对顾佳不满,便拿她儿子出气,没经过对方同意就悄悄把顾佳的孩子带走,反锁到了自己的卧室。

顾佳冲到她家,将孩子抱出来微笑着安慰好后,直接返回去把那个妈妈拖到卧室狠狠打了一顿。
大家看着屏幕实在是解气,直呼当妈的就应该在孩子受伤时挺在前,不允许任何无良无德的人欺负孩子。
04
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任

孩子从3岁开始就意识到了自我和世界的分离,大部分6岁的孩子会开始犹豫要不要把秘密说出去,而进入青春期会摆明需要空间来隐藏属于自己的秘密。

尽管父母处于关爱,会想探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但是千万不要强行干涉。孩子总是要在挫折中成长的,他们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经历。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打理,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05
敢“使唤”孩子,多给他们体验生活的机会

最美孝心少年赵泽华,从五岁半就开始,跟父母一起干活,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每天不到6点,他就起床了,上学前,他会帮爸爸妈妈擀出三百个包子皮。到了暑假,他最多一天能擀出一千多个。他说:“我多擀点儿皮,爸爸就能多休息一会儿。”
越是参与家务的孩子,越懂得父母的辛苦,更有孝心,更少抱怨,而且会积极地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喜欢助人为乐。
06
父母相爱,共同为家庭而努力

杨绛和钱钟书是有名的恩爱夫妻,也给孩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有一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女儿钱瑗看到邻桌的一对父母在吵架,很感慨地对他们说:“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

在父母恩爱中长大的钱瑗,便学会了怎么去爱一个人一个家庭,即便后来因为丈夫离世而再婚,也给了继子们很好的爱。

钱瑗去世后,继女继子撰文怀念她:“和母亲钱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是我们一生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有波兰淘宝之称的Allegro推出了一条暖心甜蜜的广告视频:学校举办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主题的化妆误会。

每个小朋友COS成自己想要的人,超人妈妈开始找创意、做手工给小女孩COS不同的造型。

但是小女孩一点都不领情,出了摇头还是摇头,妈妈快要被打败时,小女孩网购了一条“红裙子”。妈妈一脸What的表情,但女儿喜欢就好。

化妆舞会当天,妈妈送女孩去学校,妈妈在文化墙驻足,上面贴满小朋友关注“你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回答,突然发现自己年轻时穿红裙子拖着婴儿车的照片。瞬间泪崩,女儿写着“我想成为想妈妈一样的人”。
陈丹青说:“13-18岁,是孩子最重要的年龄,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几乎就在这几年里”。

给孩子足够的爱,适时的引导,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力量,他会汲取父母身上的优点,为自己的未来做最好的规划。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秦昊模仿汪小菲“女儿奴”:

新型“重男轻女”来袭,别反以为荣了!
▲7月教育部新规:

小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