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需要改变什么(19)—妊娠纹

 

运动、合理饮食、合理增重,妈妈有劲娃不大,倍儿!好!生!...

桔子帮小帮主《怀孕需要改变什么》系列文章第十九篇,本文写于2014年8月8日。

1) 怀孕后能养猫吗?

2) 怀孕后应该怎么运动?

3) 怀孕后应该怎么吃?(上)

4) 怀孕后应该怎么吃?(下)

5)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护肤品和洗面奶

6)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运动小灶篇

7)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早吸烟爸爸和胖儿子

8)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睡觉

9)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飞机能坐吗?

10)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运动终结篇

11)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孕吐

12) 怀孕后需要改变什么——肠道菌群小伙伴

13)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X光片和CT

14)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出行checklist

15)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手机电脑防辐射服

16) 番外篇——小娃的梦

17)对肚子说话、音乐和噪音

18) 心理问题有人管吗?


刚得知怀孕,同事在群里讨论妊娠纹,给我听得肉痒,立马抓起健腹轮翻滚几十个。

同事说:“妊娠纹算啥,宝宝健康就好!”(这是俩独立事件!)

“是爱的印记!”(谢谢……)

“你以为有腹肌就不长妊娠纹啊?”(哼诅咒我!)

“生完就浅了,浅到差不多就可以生二胎了!”(……)

说真的我倒真没在意,我崇拜健康肤色和紧致肌肉——这些通过汗水都能换来,对白嫩松软不感冒;而且顾有容常和我比大腿上那些青春期留下的成长纹,我的纹纹小巫见大巫。但我要用实际结合理论向同事论证,你的“诅咒”就要落空!下图是25周,腹肌隐约可见。
无法阻止色素的着陆

差不多从28周开始,肚皮上疑似出现一条贯穿肚脐的浅褐色纹;不久,可疑纹线坚定现身。才看出它并不笔直,在肚脐附近扭个小弯,好像肚脐成了个小漩涡,有点萌……这道线和妊娠纹没关系,却说明了妊娠纹形成中一个重要步骤,色素沉着(下图35周,妊娠线定型)。

后来我以顾有容为参照,再仔细查了资料,原来人体腹部本来就有一条淡色的纹线,拉丁文叫linea alba(白线),平时多数看不出。怀孕后胎盘产生促黑素,色素一沉就显出来,名字也变成linea nigra(黑线),有时还长毛,描重了纹线。低头看,感觉肚子好像植物果实扣住的心皮,随时会弹开。顺便说,促黑素也是孕期乳头乳晕颜色加深、甚至脸上长斑的始作俑者。
因为这条线和色素以及体毛有关,所以其实对亚洲人并不是那么大的痛。而且生完小孩,随着激素水平回归、色素被吸收,逐渐就没有了。如果真想采取措施,防晒霜匀给肚皮是靠谱的

可以部分阻止的妊娠纹

长过青春纹,再长妊娠纹就有经验了,虽然机制还没有定论,但科学家推测二者原理相似,一是激素改变,二是皮肤下面的组织快速生长,迫使皮肤拉伸。

青春期在大腿和屁股上,肌肉和脂肪会经历一段急速生长,而孕期子宫的膨胀也相当了得。表皮下的真皮层拉力改变,真皮层那些起连接作用的组织就重新排列;加上弹性蛋白和原纤维蛋白减少,弹性也减小,更雪上加霜。据不同地区的调查,50%—90%的准妈妈都会生出妊娠纹,只是程度不同。

尽管前面说了,妊娠纹的生理学机制尚无定论,但科学家也可以通过大规模调查,看什么样的先天和后天因素让妊娠纹更容易出现。首先需要对妊娠纹制定一套数目字管理机制,早先科学家尝试数条纹数,但这个打分机制显然太简单。
后来又衍生出一种综合评估方法,考虑条纹分布、数量和颜色的深浅。妊娠纹四大产地(肚皮、乳房、屁股和大腿)分别计算,每处最多占6分,其中个数3分,颜色深浅3分。比如肚皮长6条妊娠纹,颜色是最惨的紫红色,那肚皮就得2+3=5分,如果胸部又长了2条浅粉色的,那这个人的妊娠纹就是5+1=6分。目前我还是0分(下图是33周)!
有了统一的打分系统,就可以对各种妊娠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了,除了大家总担心的,也包括那些不容易想到的,包括遗传、胖瘦、孕期增重、胎儿大小、肤色、孕妇年龄、糖代谢能力、头发颜色、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吸烟史、胎儿性别、营养、生的方式、是不是长痤疮、用没用五花八门的护肤油……

XX油

流传最广、最受人关注的民间偏方是抹油。期望最大,失望也最大,基本可以肯定,别管橄榄油、椰子油、护肤油还是某些国家产的奇怪药膏(比如伊朗一种叫Saj的护肤乳),都没法阻止各色人种中妊娠纹的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

道理不难理解,油作用于表皮。生物课上说,皮肤是人体的坚固防线,意思就是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渗到角质层和表皮之下。别管护肤品里说什么纳米(真要都是纳米材料,你不怕诡异的东西都往皮里渗吗)、干细胞(细胞在护肤品里活不了)、珍贵元素,表皮基本上都一视同仁。但油也有用处,炒鸡蛋等油热的功夫我顺手把橄榄油往肚皮上一抹,对缓解孕期皮肤干燥瘙痒,确实有用

进击的孕妇!

那什么有关呢?为了给出一个基本靠谱的建议,我学习了若干篇论文,涉及孕妇上千人。不过由此也能看出,研究翻来覆去,必定是常出现争议结论,人毕竟不像实验动物,生活环境错综复杂,影响因素太多。

所幸关键词终究不会被埋没。最不可思议也是最关键的是孕妇年龄,反直觉的是年龄越小越容易长妊娠纹。想起电影《朱诺》里小姑娘白净光滑的鼓肚皮……不真实!看一下某一次调查的耸动结果:对初产妇来说,15-19岁之间的妙龄准妈妈,82%生妊娠纹;20-25年龄段减少到65%;26-30岁41%;我的年龄组31-35岁就只有21%,36岁以上高龄怀孕虽然其他指标都不如年轻组,但令人安慰的是只有13%长妊娠纹。妊娠纹的严重程度也是越年轻越甚,20%的妙龄组成员长了严重级妊娠纹,20-25岁间严重级妊娠纹占3%,30岁以上则罕见严重妊娠纹了。
科学家猜测,不到20岁的妙龄党,皮肤重要组分原纤维蛋白还很脆弱。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来自一种叫”麻烦综合症“(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的遗传病,病人的原纤维蛋白异常,孕期几乎逃不掉妊娠纹。

其次是孕前肥胖程度,用BMI衡量。外国的研究用欧美孕妈妈做调查,BMI就比东方人高,具体数值不好参考。但也说明控制体重是备孕的重要功课,“抗衡妊娠纹”也是重要的动力来源

再次,孕前瘦,孕期增重过多或胎儿太沉也不灵——这是一条被各种研究反复强调的因素。在一项研究中,英国科学家以30斤为分水岭,增重小于30斤则妊娠纹发生率不到一半,大于30斤则妊娠纹显著增加,其中严重级妊娠纹更是加倍;另一项美国研究依据长或不长妊娠纹给准妈妈分组,发现两组平均增重差6斤呢。但这些研究多数用的欧美人种,包括黑人、白人、拉美人,据我自己的感觉,想在孕期增重30斤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其他因素基本上争议很大。大家最常怀疑的妈妈遗传,在某些研究中是重要因素,另一些研究中又无足轻重。细想,遗传貌似也并不那么可靠。因为一个家庭对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大,比如女儿总是倾向于和妈妈在近似的年龄生小孩,可能饮食观也相近,除非能找到遗传基础,不然我是不会轻易相信的。还有的研究确实做出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对妊娠纹发生率的影响,先不说政治不是那么不正确……经济状况和工作背景也可能影响生育年龄,也就又回到妊娠纹头号决定因素了。

总结最实用的方法:晚育;孕前调节体重;孕期均衡饮食、保持运动,控制体重增长,尽量不急剧增重;注意了前面两点,宝宝也不大会长成巨大儿,不仅能让妊娠纹的发生机会变小,对宝宝未来的发育也有好处。

瘆人的会阴撕裂
(慎入!别怪我没警告你!)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惧怕生孩子,都是因为想象生的时候会阴撕裂,轻则黏膜破损,重则连带肌肉,一路撕到直肠和肛门。一般认为初产、孕妇高龄、孕期增重过多以及新生儿体重过大等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先不说随之而来一系列并发症,光撕裂本身的惨,就无需添油加醋即可意会。为了不进一步制造恐慌,找了些手绘图,来说明撕裂以及修复。光拼图我都心惊肉跳 。
更让我汗毛直竖的是,在搜索妊娠纹的过程中,惊现几篇文章,论述“用妊娠纹指数预测会阴撕裂的发生”。这些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胎儿不太大的情况下(比如其中一项研究中最大的胎儿是7斤),妊娠纹严重指数,以及是否实施会阴切开术,是和会阴撕裂发生率相关的。至于切开术仍有争议,有些得出“切开术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研究猜测,人为引导切开方向能避免会阴不受控制地撕开。

关键是,妊娠纹又为什么躺枪了呢?科研人员猜测,妊娠纹和皮肤弹性有关,而皮肤属性同样影响了会阴的弹性和韧性。有人甚至建议参考妊娠纹的严重程度,来辅助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避免会阴撕裂——当然这个建议还有局限性,因为不是长妊娠纹百分之百将遭遇会阴撕裂。别怕……

归根结底,人不是那么容易改变自己的皮肤特性,所以,万事万物回到老建议:运动、合理饮食、合理增重,妈妈有劲娃不大,倍儿!好!生!
秀恩爱去死去死照(35周半)


题图来源:rojaklah.com

参考列表:
  1. 橄榄油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4388110000927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5229912000775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5229913001969
  2. 妊娠纹分数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52-6909.2010.01137.x/abstractdeniedAccessCustomisedMessage=&userIsAuthenticated=false
  3. 清松弛素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04-009-1332-
  4. 危险因素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2937806011847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8-3083.2007.02149.x/abstractdeniedAccessCustomisedMessage=&userIsAuthenticated=false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0962204015646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8-3083.2007.02149.x/pdf
  5. 会阴损伤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52-6909.2010.01137.x/pdfhttp://www.scopemed.org/jft=89&ft=89-1393335377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2937800701621
  6. 初产妇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133.2006.07427.x/pdf
文章来源:本文来自“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转载请联系本账号。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
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希望像松鼠
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
喜欢记得点“在看“


    关注 科学松鼠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