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向东看!“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的全球变局

 

中国汽车市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俗的潜力,是实体复苏和资本“点赞”背后的核心逻辑,危中有机,一定是中国汽车产业未...

中国汽车市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俗的潜力,是实体复苏和资本“点赞”背后的核心逻辑,危中有机,一定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几年的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任何举动和变化,都可能导致全球汽车行业和企业新的变革,甚至催生出新的格局。无论是对本土车企,还是合资外方,影响一定是深远的。对这些现象和走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也将在接下来的系列报道中深入剖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寄望为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以汽车为集中代表的制造业,全面迎来复苏和反弹,从乘联会和中汽协发布的数据看出:自4月开始,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形成了“V”字型反转的市场业态。多位行业专家普遍分析认为:中央及地方连续推出针对汽车行业的鼓励政策,以及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的能力,和市场实际需求的支撑,共同成就了市场的快速恢复。
从数据来看,1-7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为1231.4万辆和1236.5万辆,同比下降11.8%和12.7%,降幅与1-6月相比,分别收窄5.0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欧、美、日汽车市场的哀鸿遍野,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主流车企上半年销量降幅从28%到50%不等,7月虽有所改善,但整体市场全年销量预计将滑落至1300万辆(此前5年维持在1700-1800万辆规模),降幅在25%左右;欧洲市场中,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多个国家,上半年汽车产销下滑在30-50%之间,受到欧盟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救助,6月开始市场呈现一定回暖迹象。

因为日本车企的“主阵地”在海外市场,从主要企业的销量数据分析来看,日本汽车制造商6月全球销量同比下滑21.3%,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包括丰田和日产在内的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6月共售出188万辆汽车,低于去年同期的239万辆。而在日本国内,截至今年7月,其新车销量已连续十个月同比下滑,7月销量同比下滑13.7%至近40万辆。
相较于全球范围内的“跌跌不休”,中国市场成为一抹亮色,成功扮演了“避风港”的角色。丰田、日产和马自达均在中国市场有所斩获:丰田1-7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1%,4至7月连续四个月的销量均超过上年同期,为丰田的全球业绩注入“强心剂”;马自达7月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4%,4-6月在中国的销量更是提升了13%。

无独有偶,实体经济的率先回暖,直接带动资本市场的火爆。沪深股市的汽车板块,在6、7月均表现突出,从同花顺、大智慧等交易平台的公开数据来看,汽车股平均增幅超过19%(6月20日-7月20日),部分价值成长型企业,因为跨国巨头的资本介入,备受市场追捧,例如江淮汽车(股价较大众汽车注资前,已实现翻倍)、国轩高科的股价表现,可见一斑。

相比欧、美汽车行业的整体收缩,不断有工厂关停、减薪裁员的报道传出;跨国车企仍选择“加码”中国市场,在近几个月内,大众集团、戴姆勒集团、本田汽车,利用中国汽车产业扩大开放的政策契机,先后扩大合资、投资规模;尤其是对中国本土新能源产业链,表现出极大的投资热情,如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本田入股宁德时代等。
本田认购宁德时代非公开发行股票


中国汽车市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俗的潜力,是实体复苏和资本“点赞”背后的核心逻辑,危中有机,一定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几年的关键词。回望历史,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日本车企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革新,成就了大众汽车“前瞻者”的战略决策;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合资合作进一步扩大,全球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来华纷纷建厂,也促成中国日后连续十年夺得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按照这些逻辑分析推断,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任何举动和变化,都可能导致全球汽车行业和企业新的变革,甚至催生出新的格局;这其中,无论是对本土车企,还是合资外方,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以本土车企为例,长城、比亚迪等表现出色的民营企业,不妨借此历史契机,考察和寻觅适合的目标,借鉴吉利十年前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十年前,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汽车“三大”的窘境,福特卖掉沃尔沃恰是历史机缘;十年来,吉利在产品品质、平台技术等方面的成长有目共睹),有望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局面。
WEY 坦克300


相比之下,国有车企也有资本输出的可能性,类似东风汽车收购PSA集团股份、北汽集团收购戴姆勒股份等案例,但考虑到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及各自合作伙伴的实际情况,更需要谨慎决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至于不同合作伙伴的迥异表现,合资公司的良莠不齐,对集团发展、座次排名,必将带来更为长期的影响。

若以外资企业的角度分析,强势企业或品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码中国市场,边缘企业或品牌正在逐步退出,合资企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同时,考虑到中国日益扩大的产业开放政策,以及鼓励电动车发展的政策倾向,外资企业的侧重点和投资形式,在新能源领域,更多的独资企业有望出现。对以上现象和走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也将在接下来的系列报道中深入剖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寄望为行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

相关阅读:

【专题】后战“疫”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之变


    关注 中国经济网汽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