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前作妖妈后乖?!孩子变身“两面派”背后的原因很暖,但也要对症下药

 

请你一定最大限度地包容这份甜蜜的负担,因为我们毕竟是孩子最爱、最信赖、最依恋的人。...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
,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作者:沐丹青
 1 
同事小林早上一上班就唉声叹气,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小林的公婆原来在县城住,自从小林生了孩子之后才到市里和他们同住。

小林的公婆脾气挺好,和小林相处也挺好,老两口提过带孩子回县城照顾,小林夫妇可以周末休息回去看孩子,等孩子上幼儿园再回市里。

但是初为人母,小林上班的时候都忍不住把孩子照片中摆在桌子上,哪里舍得让孩子离开自己,所以就以孩子小离不开妈妈为由给拒绝了。

不料,最近公婆又开始提起回县城老家的事了,因为他们发现孙子跟着他们要更听话,见了小林反而爱哭、事多。

这下小林傻眼了,她不得不承认儿子在自己面前更娇惯、更爱抹鼻子。

本来自己玩得好好的,看到妈妈就要抱要陪着;

跟着爷爷奶奶的时候碰到一点磕到一点,哭一下就没事了,

可是小林一回家就像受了天大委屈一样哭个不停;

自己已经会独立吃饭,和妈妈一起吃饭却要喂喂。



她现在很纠结,一方面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真的会影响孩子成长。她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疼爱孩子,才把孩子宠坏了。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甚至爸爸都好好的,不哭不闹,可是一看到妈妈就开始变成“事儿精”。很多人就开始说:本来玩得好好的,当妈的一来就开始哭闹!

其实,“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这并不是教育方式的问题,而是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更深、信任更多的原因。

就像我们永远不会对陌生人撒娇一样,孩子对妈妈百分之百信任,而且只有在妈妈面前,他才卸下防备,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
 2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这样解释这一现象:

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甚至是保姆,表现得特别乖,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吃饭也不会让喂,甚至也不会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那是因为孩子对这些人的信任不足,内心总是存在小心谨慎的想法,不敢去触碰他们的底线。

像我们成人一样,我们总是把坏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因为知道无论怎样,他们都不会离开。就像陈奕迅的歌里唱道:“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对自己的父母、对爱自己的另一半总是发脾气、大声说话,但是却把好脾气、耐心留给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

其实这是人的本能,和孩子在妈妈面前最作是一样的道理。

越是亲近的人、能包容我们的人,我们越容易放松,越容易把自己脆弱、不足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越容易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因为孩子对妈妈的爱,他们想通过哭、闹、作的方式,排解妈妈不在的时候的情绪,或者引起妈妈的注意。
 3 
其实孩子这种“妈前妈后”完全不一样的表现,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安全依恋类型。

在心理学中,将孩子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在陌生情境中显得很焦虑,即使妈妈在场也如此,妈妈暂时离开时显得更焦虑和苦恼。对重回的妈妈显得又爱又恨,可能先缠住妈妈,后又推开她。

回避依恋的孩子相对说来对妈妈缺少依恋,在单独留下时很少有焦虑或苦恼,在妈妈重回时也没有什么反应,甚至不理会或回避妈妈。

安全依恋的孩子把妈妈看作保障自己安全的人。在陌生环境里一般为求安慰而转向妈妈,但又试图探求环境。在妈妈短时离去时很少显现焦虑,妈妈回来时会显得很高兴,并要求与妈妈有紧密的身体接触。

如果孩子是安全型依恋关系,那么表明孩子与妈妈的心理链接是正常的。或许他对分离之后返回来的妈妈表示兴奋,所以会出现更作、撒娇等行为,但是妈妈不必太过焦虑,只要好好陪伴和安抚就可以。

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现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不管是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父母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不是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身体接触少,造成孩子焦虑,或者对孩子给与的信号和需求理解错误,照看孩子过于情绪化,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回避。

虽然可能因为孩子已经过了婴儿时期,依恋类型已然形成,但是及时调整,照看孩子更加负责、合作、易于接受、富有爱心,对孩子的合理需求反应及时准确,仍有利于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利无害。
 4 
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见了妈妈仍然会更作、更闹,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情绪、给他拥抱和陪伴,在事情处理中坚持原则。

  • 接受孩子的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

也许我们本来上班就很累了,欢欢喜喜回家看娃,娃却扑到怀里各种撒泼、作,让人觉得很累。

如果再有别人在旁边歪声邪气地说:你不回来一点也没事,玩得可高兴了,你一回来就耍赖。

承受力不好的妈妈就要崩溃了,甚至忍不住对娃发脾气。

其实我们可能不用过度去处理孩子的情绪,只要静下心来,给他拥抱,然后细细听他说,孩子一会就好了。

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疏导心里的消极情绪,这样就够了。

  • 给与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妈妈在身边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妈妈长时间离开,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关注孩子,给她足够的陪伴,毕竟,孩子“黏”妈妈的这种状态也仅仅存在于童年这段珍贵的时光。

如果有人因为孩子见了你更作更闹质疑你,更有甚者因为这剥夺你陪伴孩子的权利,请一定坚决拒绝。

多和孩子接触,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多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做游戏,让孩子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拥抱和安慰,给孩子一种归宿感和信任感。

  • 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有底线。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能因为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完全顺从,要温柔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妈妈知道了你的感受,但是这件事确实不可以做,妈妈抱抱你。

但是如果孩子的请求是有道理的,之前照看他的人拒绝了他,可以和那个人一起,重新商量孩子的请求的合理性,帮助孩子完成合理的请求。

不是无条件地满足,也不是一味地拒绝,让孩子慢慢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一个妈前作妖妈后乖的“两面派”,

请你一定最大限度地包容这份甜蜜的负担,

因为我们毕竟是孩子最爱、最信赖、最依恋的人。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儿童心理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