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报北大考古上热搜:博雅教育正在逐渐被重视,国际教育一马当先

 

上实剑桥副校长与我们聊国际课程的来龙去脉...



湖南留守女生以676分考上北大考古系的新闻”爆了”,然而在众多赞美中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大学的专业选择本是一件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全民热论?对文科、冷门专业的“另眼相看”何时才能停止?教育又能做些什么?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条热搜了:

高考出分后,一名来自湖南耒阳的姑娘钟芳蓉意外“火了”。身为留守女孩,她以676的高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随后填报了北京大学考古系作为本科主修。

这件事轰动了全网,更轰动了整个考古圈。热搜没过几天,钟芳蓉就收到了来自9家考古所、博物馆寄来的将近50斤重的礼物和珍宝,表达对她的鼓励。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更为这位姑娘送上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亲笔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俗话说,职业不分贵贱,行业不分尊卑,大学选专业,原本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为何突然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如此大的关注?

细看就发现,网友争论的核心都在这两句话上:

“考古专业太冷门、就业狭窄”;

“姑娘好不容易从小镇里走出来,选这么个不赚钱的专业,太可惜了”。

在中国近些年的教育目标上,“受教育就为了改变阶层,升官发财”,早已成了默认主题。留守女孩是真正的寒门,却一不求钱,二不求利,只为兴趣而选专业。这种“不图名利”的思考方式,对于大多数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人,无疑是陌生甚至可笑的。

教育的目的是功利,还是非功利?才是这场争论中最本质的话题。
要做到去「向钱看化」,显然,我们的教育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能起到「对抗功利」作用的,正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又称人文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它鼓励孩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以纯粹的结果和功利性为导向

相比国内教育体系,不得不承认的事,国际课程在博雅和通识教育这块,已经做得非常成熟。

为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沪上知名国际高中之一的上实剑桥外国语中学副校长,徐成最老师,与我们探讨国际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并分享他在国际教育的经验。
徐校长


21世纪初,徐校长从英国回国后就投身国际教育行业,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多年,教授A-level与AP经济学,如今已在上实剑桥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

上实剑桥在2018年成为IBDP候选学校,在未来很快就会成为集AP、A-level、IB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体系于一身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谈论起国际课程,A-level作为英国体系中的高中课程,由于不要求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经常被指认为:英国不注重通识教育

反而是要求学生学习六大专业版块的IBDP,看起来更加重视学生的平衡发展。

然而,徐校长却告诉我们,“英国的通识教育,其实在A-level之前就教授完毕。”

01.
国际课程体系真相:
英国也有“通识教育”,
IBDP的“出身”并非美国
1. GCSE,英国的博雅课程

GCSE是英国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是英国学生学习A-level之前的课程,在英国本土以外叫做IGCSE(国际版的GCSE),熟悉A-level的家长应该都听说过IGCSE。

在IGCSE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分为必修和选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人可以学习7到12个科目甚至更多。

IGCSE的科目可以分为五大类:语言、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创意与职业技术。这五个大类涵盖了英语、中文、法语、经济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艺术与设计、戏剧、社会学等等几十门学科。
看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这是妥妥的「全人教育」,而且甚至和IB有点像(等下我们会解释这两者之间的渊源)。

在英国,学生在完成通过了GCSE的考试后,如果不念大学,则可以拿着证书踏上社会工作,或者就读一些职业学校,而想要继续进入大学学习深造的同学就需要再花两年时间学习A-level,参加A-level考试,俗称英国高考。

所以,更加严谨的来说,英国的教育体系在学生读A-level以前就把通识教育教完了,从A-level起开始就是为了读大学所申请的专业而准备,可以说很早就有了“术业专攻”。
2. IB是联合国打造的国际文凭课程

IB作为家喻户晓的博雅教育,经常会被家长认为是属于美国的一个教育体系。

然而徐校长却告诉我们,“IB并不属于‘某一个’国家,它是由联合国主导,汇聚了全球很多教育精英的思想和智慧,共同打造的、全球认证的课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叫做’国际文凭课程‘。”

IB的起源,其实为了让联合国外派人员的孩子在世界各地都能受到标准化的教育。

由于工作原因,很多联合国成员会被外派到其他国家,如非洲。当全家都搬到非洲后,孩子就只能在非洲上学,接受非洲当地的教育。

然而,当家长工作完成,全家再搬回国的时候,孩子回到本国学校上课就面临巨大的困难:他们不是因为外派地的教育水平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就是因为教育体系不一样而很难融入到本土学校。

如果能够有一套在任何国家都通用、能够让父母无论在哪国工作,孩子都可以无缝衔接的教育体系就好了。

于是,联合国在1967年邀请了英国两位研发GCSE课程的专家,创建了IB课程,学生在全世界的IB学校中都可以找到同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进度。
比起可以在同一专业修多门课、更加”专一“的A-level,IB的课程则更加广泛,有六大课程体系:语言和文学研究、语言习得、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外加知识理论(TOK)、创意行动服务(CAS)以及拓展论文(EE)。

3. 所以,IB和A-level到底该怎么选择?

徐校长建议可以从考试的角度切入。

“IB和A-level在全球的认可度都很高,无论是选择哪一个英美都是认可的。”徐校长说道,“如果孩子有部分偏科,不管是偏理科还是偏文科,建议选择A-level为好。如果孩子偏科不是很严重,又希望培养文理均衡发展的能力,挑战一下IB也挺好。不过由于A-level是选课制,在A-level课程里把文科理科都选上,也是非常不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很多人才都是跨学科型人才,理论和实际结合。多了解一些知识也就等于给自己多了一些选择性,不必把自己局限在文理科里头。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多给自己一些挑战也是好的。”

02.
快乐教育不是玩,
国际教育也不只有快乐
除了IB的“源头”经常被人混淆,国际教育本身也经常被误解。

徐校长在访谈中告诉我们,经常有家长人家认为国际教育就是「快乐教育」,而快乐教育就是玩。

谈及这个问题,徐校长想说,“认为快乐教育就是玩的人,是根本不懂「快乐教育」。”
西方的“快乐教育”是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19世纪提出的。
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孩子过得幸福快乐,那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孩子感到快乐。要想教育好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开始学习。”
这里的“快乐”是指用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而并非玩耍的“快乐”。

然而,人的天性就是喜好娱乐、避免痛苦,孩子怎么样才能心甘情愿地、快乐地去学习呢?

别说是孩子了,就算是大人,当我们回想自己求学的经历,不也有过无数次发自内心的提问:我学这门课到底是为了什么?除了考试,它有意义吗?我未来生活能用得上微积分吗?
“学习不快乐,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
徐校长描述道,“学习的快乐,来自于理解。只有知道了理论的发展历史、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使用,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奥妙。”
回到国际教育,课堂上气氛更轻松,老师会组织很多小组活动,看似是在“玩”,但实际上是在通过更鲜活的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当孩子能够对一条定律、一段历史、一幅画、一篇乐章讲的头头是道,从历史到发展到应用到不同学派的观点都了如指掌,侃侃而谈自己的观点时,你还担心他考不出好成绩吗?
然而,并非所有老师都会教授知识。

我们可能有过因为某个老师而爱上一门课,或因为某个老师而讨厌一门课的经历,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最大化激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热情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把一门课教的栩栩如生呢?

徐校长做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前,除了班主任工作,一直是一位经济学老师。出于丰富的一线经历,“好老师“的标准也逐渐浮出水面:

我在教书的时候,一节45分钟的课,我可能需要至少8-10小时去准备,这是非常正常的。”徐校长回忆道,“不论是公式还是理论,老师不仅要讲这个理论概念本身,还要把相关背景、理论产生过程等方面的知识都给学生讲明白。”

“教育不分国界,我们可以活用欧洲、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教材做补充,不只讲书本上的东西,这对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就有很高的要求。”徐校长说道,“我们作为一所高中,学校的师资水平已经快赶上一些大学的配置了,学校有中教双语老师和外教老师,其中许多老师都是硕士、博士学历,甚至我们好几位微积分的老师都是博士后。”

好的老师不会被教材所束缚,反而会以知识点为圆心,从外部寻找优质的资源。教材都一样,好的学校之所以能教出好学生,就是因为在好老师的指引下,孩子学会了如何学习。


03.
从三个角度分析疫情下的留学:
要对未来报以希望
谈及新冠对留学的影响,徐校长认为,“当下虽然很多家庭开始犹豫是否还要把孩子送出去,但是留学是一件为未来做计划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把目光放远,从更长的时间轴去思考这件事。”

1. 从历史角度分析:

新冠并非人类历史上首个爆发的疾病,回顾历史上最险恶的瘟疫和流感,我们人类这个种族经历过更惨重的打击

著名的鼠疫“黑死病”发生在在14世纪50年代,夺走了欧洲2500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全球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

人类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2500万-4000万人死亡,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

如果我们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两次疫情对人类都是灾难性的打击,但是我们都撑过来了,人类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2. 从医学角度分析:

人类一直都走在克服各种疾病的道路上,随着医学的进步,通过疫苗和药物的发明,我们已经让很多“绝症”变得可控

天花对人类曾经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病毒,只要被传染就只得听天由命,严重的患者3-5天内就会死亡

然而随着牛痘的发现,人类终于在500年的努力下,成功让天花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一种传染病

患肺结核的人曾经也“难逃一死”,这个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已经有了的疾病,曾一度是最为普遍的致命性疾病。虽然并非100%患肺结核的患者都能全愈,但是可治愈的几率已经非常高,而且医学界仍在努力;

如今,全球都在等待新冠形病毒的疫苗诞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也能看到新冠被有效的控制。
3. 从留学目的分析:

在中国开启留学大门的150年里,中美关系也并非一直一帆风顺,也曾经有过比较低迷的时期,但留学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所以,无论处于一个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忘记留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科学技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国外顶尖大学的科研投入是很高的,所以如果有机会到各国的顶级学府去学习和交流仍然极具价值。

人文交流:即使有一天国内大学的科研力量已经超过了国外的,我们依然会需要国际型人才,将我们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有从上实剑桥走出去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学生,在剑桥大学成立了一个中国文化社团,用英语来讲中国的四大名著,吸引很多英国美国的同学来听。这已经不仅是在学习西方的文化,同时也在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

只有人家对你越了解,才会越尊重你。
最后,对于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徐校长有一些建议:

其实,无论是在国内的清北复交,还是国外的牛剑哈耶普,学习这件事本身都是一样的。未来的关键其实不是在哪里学习,而是我们的孩子是否会学习。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专业也已经非常细化,仅仅大学本科毕业的知识量其实是不够的

在古代,一个博士也许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并不是很难。然而今天想要真正做到全知博学知晓一切,恐怕非常难,很可能穷一生之力可能也不一定能达到。

所以,大学到底是出国还是国内好,关键还看这个学校能不能教会学生学习这件事。如果仅仅大学毕业,拿到文凭就停止学习,那么再好的大学也是没有意义的。

留不留学不是最终的问题,是否能够领悟终身学习这件事才是更具价值的思考。



    关注 北美家长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