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八佰》没拍出来的,都在这

 

它比《八佰》更接近真相...



《八佰》是今年以来最大的话题之作。

一边是票房势如破竹,已经破了14亿。

一遍是口碑两级分化,争议从未停过。

自去年撤档以来,被反复提及的一个话题:

《八佰》篡改历史。

甚至被扣上了「激化地域矛盾」,「夹带私货」,「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罪状」。

还有人说,电影把一次溃败修饰成义举

这一点,鱼叔不能同意。

为了正义事业的牺牲,都值得铭记。

其实解释再多,不如让历史来发声。

相信也有很多人,对电影不予置评。

但对《八佰》背后的那段历史,萌生了兴趣。

想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鱼叔今天就推荐这部纪录片——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这部纪录片被盛赞,「关于淞沪会战最好的纪录片。」

豆瓣评分高达9.5
为了最大限度呈现历史真相,摄制组辗转于日本,上海,中国台湾。

汇总来自三地的历史资料,多视角、全方位还原淞沪会战始末。

许多珍贵的文献和信件,都是为了这部纪录片首次公之于众。
还邀请了多位学者深度分析当年战况,采访了亲历淞沪会战的耄耋老兵。

其严谨和专业程度,毋庸置疑。

四行仓库保卫战,被视为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

回溯这段历史,得先从战争的爆发说起。
1937年7月7日。

上海正在庆祝市政府成立十周年。

就在这天晚上,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七·七事变」后,驻守在上海虹口的日军,开始日夜演练,搭建防御工事。

一时间人心惶惶,上海民众进入公共租界避难。

随着北平、天津接连沦陷,战火蔓延至上海,只是时间问题。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有很多洋人。

蒋介石的想法是,若能在这里与日军一战,定会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从而迫使英美两国向日本施压,阻止这场侵略战争。

淞沪会战的导火索是「虹桥机场事件」
日本以此为借口,继续向上海增兵。

与此同时,张治中率领京沪警备军的主力部队87师和88师也赶往上海。

他们是中央军中最早完成整编的精锐部队,又被称为「德械师」
其实最初,蒋介石并没有下令开战。

因为他对于国际调停仍然抱有希望。

谁知,日本海军陆战队却率先发起了进攻。

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上海的战争全面打响。

淞沪会战就此开始。
88师集中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位于上海虹口的司令部。

这是虹口区的最高建筑,易守难攻。

围墙厚度0.8米,炮兵部队猛轰也无济于事。

鏖战4天,损失惨重,仍没有攻进日军司令部。
随着第二批日本援兵抵达,还有两个师团也已经启程。

张治中心急如焚,请求南京方面的增援。

于是,87、88师的「姊妹师」——36师也来到了上海。

36师协同87师,进攻汇山码头的日军据点。

计划在日军两个师团的增援到来前,铲除据点的日军。

为此还动用了装甲兵——由英国生产的6吨E型轻战车。
然后悲壮的是,装甲兵在前面开路,步兵却没有及时跟上。

导致装甲兵不得不撤回来再攻一次。
可第二次,日军已早早地准备好了战车防御炮。

因此,装甲兵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顶着炮火沿街道推进,突破了日军一道道防线。

眼看着即将拿下汇山码头,又有突发情况——

日军两个师团的援兵,从上海北边登陆了。

8月13日到8月22日。

打了整整十天,尽管围剿日军在上海军事据点的行动失败了。

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面对侵略者能够迎头还击
面对日军援兵的到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

作战方向转为对日军的反登陆战

这也标志着淞沪会战决战的开始。

陈诚最精锐的18师,在日军登陆后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激战两昼夜,日军两个师团死伤700人。
骄傲蛮横的日本军队,完全没有想到会在登陆时遭到如此顽强的阻击。

战争至此,也从一个个局部的街巷围攻战,变成了中日主力部队的对决。

可毕竟在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军队要远落后于日军。

反登陆战,说白了就是死守——尽可能拖延和持久消耗。

宝山之战,成为淞沪战场死守的开始。

中国军队在杨行、月浦、宝山、吴淞之间构筑了一个四边形防御地带,与日军展开阵地战。
战至9月,宝山告急。

姚子青奉命率部五百余人,以寡敌众,坚守宝山县城。

被日军包围后,十余架飞机轮番轰炸各城门,守城部队壮烈殉国。

这一英勇事迹,曾在2017年被拍成了电影《捍卫者》。
宝山失守,大部队退至罗店,由攻转守。

罗店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南下可直取上海市区,向西亦可切断沪宁铁路。
淞沪会战中最大规模的罗店争夺战,就在这里展开。

在后来的记载中,又被称作「血肉磨坊」,东方的「凡尔登绞肉战」。
抵抗至9月28日,因坚守的中国军队伤亡过大,罗店沦陷。

之后日军推进至刘行
9月下旬,胡宗南率领第1军——中央军的王牌军,也赶来上海增援。

抵达的第二天,就直接投入刘行的血战。

打了一个星期,伤亡惨重。

王牌军尚且如此,其他军队自不必说了。
在离刘行不远的月浦镇,中央军第14师遭到了日军的围攻。

在生死关头,师参谋长郭汝瑰给师长霍揆章写了一封信,留下一段佳话——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
敌攻势未衰,前途未卜,
若阵地存在,
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如阵地失守,
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名将,
乘舰过吴淞口时,
如有波涛如山,
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大意是说:如果今次我能守住阵地,定回来与你相见;

若是守不住,他日抗日胜利,你乘船到吴淞口,有浪来撞船头,那么这浪就是我来看你了。

9月底,刘行失守。

此时中国军队投入到淞沪战场的兵力,已经达到25个师,19万人。

日军继续派遣三个师团增援上海。

如此一来,日军在淞沪战场的兵力,也已经达到了5个师团,接近10万人。

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大场
这是阻止日军在上海南北会师的最后一个战略要地。

一旦失守,上海郊区和市区的两处日军,南北汇合。

中国军队的战线,就会从中间被斩断。
刘行到大场,不足五公里的距离,中国军队死守了40天

自日军援兵登陆之日起,中日的阵地战,已持续了两个月。

尽管节节败退,但是在淞沪打响的战争,唤醒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
江南的游击队组建了新四军,中央红军改编为了八路军。

真正到了万众一心,共同抗敌的时刻。

中央军,桂军,川军,湘军…

这些以往见面总要打上一架的兄弟们,如今走到了同一阵线,破釜沉舟,与日军决一死战。

桂军六个师的战士们,千里跋涉,历时100多天抵达上海。

却在一天之内全部牺牲。
就像那句话说的:

「中国人看起来像一盘散沙,可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定会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

10月25日,日军出动150余架战斗机,对大场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密集轰炸。
防御工事被破坏了怎么办?

只好拿战友的尸体去补,机枪就夹在战友的尸体上射击。
当年的老兵回忆起这段经历,眼泛泪花。

10月26日,日军还是攻占了大场。

两线合并,冲散了我军阵线,直逼闸北。
此时,陈诚,白崇禧等将领向蒋介石提议,全线西撤。

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
接下去发生的事,就是我们在《八佰》中所看到的。

距离布鲁塞尔的九国会议召开,还剩不到十天。

蒋介石仍寄希望于列强对中日战争的关注甚至介入。

为了在会议上取得支持,他希望在会议召开之前,至少要守住上海。
所以在苏州河北岸,留下一支孤军,打一场给全世界看的战。

以彰显中国军队抗敌的决心和意志。

最终留下来的,正是谢晋元率领的88师524团一营。

驻守地点是88师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
524团一营还剩420余人。

但谢晋元为壮声势,在记者采访时谎称仓库内有800人。

后来才有「八百壮士」之说。
因为四行仓库靠近南岸的公共租界。

日军不得投弹或是使用重炮,只能派步兵进行地面作战。

有一个懂军事旗号的人,自告奋勇向四行仓库孤军打旗号。

问他们需要什么救援物品。

守军打旗号回答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面国旗。
而后童子军杨惠敏,将一面国旗裹在身上,送进了四行仓库。

在10月29日的清晨,河对岸的民众,都注视着在楼顶上升起的那面旗。

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10月31日,这支孤军已经在四行仓库镇守了四天五夜,打退了日军六次进攻。

然而因为九国会议暂时推延召开,且租界当局给中方施压,担心继续打下去会危及租界安全。
蒋介石下令,524团一营全体撤出北岸,进入公共租界的英国区域。

所有人都不愿意撤,早就抱定「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决心。

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谢晋元是最后一个撤至租界的。
在524团一营被送往租界内孤军营的路上,有一段当年拍摄的黑白影像。

南岸租界内的所有民众,包括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把他们当作英雄一般,夹道欢迎。
至此,上海市区内再没有中国军队。

1937年11月5日。

80余艘日本军舰抵达杭州湾附近的海面,战况急转直下。

陈诚再次向蒋介石提议撤退,放弃坚守三个月的上海。

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碍于国际上的舆论,还是想防守。

对于上海战局的态度,蒋介石一直被政略影响了战略
「政略影响战略,战略影响战术,战术影响战斗。」

这才酿成了最糟糕的结果。

直到最危急的情况到来。
驻守苏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到了不得不撤退的地步。

蒋介石终于在11月8日晚,下达了撤退命令。

因为之前的犹豫和拖延,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

大撤退俨然成了大溃退。
日本军队对撤退的中国军队穷追猛打。

原本计划依托两条国防线进行还击。

可到了当地才发现,修筑的国防堡垒根本无法使用。
1937年11月12日

日军占领了上海的最后一块阵地,南市。

至此上海沦陷,也宣告淞沪会战的结束。
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2日。

三个月鏖战,百万军队。

上海成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用鲜血浇灌的生死地。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更唤醒了四万万同胞,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抵抗日本的侵略。

三个月的死守,为中国的文化机构、大学、工厂内迁争取了时间。

在后方建立起工业体系,支持了前方的持久抗战。
淞沪会战也彻底改变了日军侵略的计划。

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

「由北向南」的进攻路线也变为了「由东向西」。
奠定了日后抗日胜利的基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时过境迁,因为一部电影而引发的争议,淞沪会战再次面临被误读的局面。

为什么?

因为它失败了。

从战略层面而言,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未取得过一次胜利。

但。

历史本就是用鲜血写就的。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一块石头的裂开,不是因为最后一下的敲打。

而是来自前面一万次敲打的努力。
如今我们的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在这样的节点,更需要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电影,会被删减。

历史,不会被删减。

流过的血,立下的功,更不会被删减。

历史就是历史。

它摆在那,任由时间冲刷而愈发清晰。

最终成为一道丰碑。

因为,「每一个为了正义的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助理编辑:万福村村民


    关注 独立鱼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