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的门槛似乎越来越低了

 

反歧视属于人文关怀,反差异​属于违背科学...



1

假如,我是说假如,我发布了这样一条招聘公告:

灰鸽叔叔工作室招聘内容运营,要求男性,全日制本科毕业,五官端正,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会有什么结果?

我大概就凉透了。

有人会说,你凭什么拒绝女性呢?你这是性别歧视!直男癌,取关!

有人会说,你凭什么拒绝非全日制呢?学历不代表能力知不知道?鄂尔多斯的招聘部门都在道歉知不知道?你这是学历歧视!取关!

有人会说,你凭什么以貌取人呢?你公司是做什么皮肉生意的?你自己长啥样心里没点数?你这是样貌歧视!取关!

……

员工没招到,群众都得罪光了。

就很不值得。

2

这两年,我发现“歧视”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所处的境遇和“崇洋媚外”差不多。

但事实上,我选择男性,可能是因为公司的女性太多了,平时换桶水都得老板来,最好有个伙伴搭把手;我选择全日制,是因为非全鱼龙混杂的情况太多了,我很难一个个背调;我选择五官端正……是因为我看五官端正的顺眼。

可能也有女大力士,也有高考不顺但才华横溢的人才,但为了提高面试的效率,我肯定要选择“大概率事件”。如果会沧海遗珠,那就遗了;如果有人觉得不满,那就霸王面,带着作品来。

非要把“选择”等于“歧视”,让职场删除那些选项,把“闪光的小概率”都包容进来,那光是面试,就会浪费掉双方大量的时间。我参与过很多门槛放低后的奇葩面试,有空会回忆一下给大家乐一乐。

就拿学历来说,要让大家不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那就清理一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学历班。我们实在没精力分辨哪些是花钱买的,哪些就是一个俱乐部,哪些连论文都不用写。这些问题不解决,光批评企业“歧视非全”,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退一步说,当初自己高考没考好,或者成绩没跟上,将来总得花更大的力气证明自己。拿着证就嚷嚷着“你们歧视我”,总感觉不太有出息。

3

但现在没有出息的成了选择者。

比如,我说哎呀这个工作太花力气了,女性确实不太适合,就很危险。我最好说,“研究证明,女人的力气和男人一样大”;

比如,我说哎呀北边有时候办事情是粗糙,谈判桌还没酒桌好使,也很危险。我最好说,“资料显示,北方的酒和南方的茶一样,都是成事的动力”;

比如,我说哎呀白一点确实好看,这个危险爆了。我就是极端的种族主义者。最好说,“科学表明,黑才美得健康”;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一样优秀,脸大和脸小一样上镜……

我总觉得,现在许多场合下的“反歧视”,压根不是反歧视,而是“反大概率”,“反差异”。仿佛只有这样说,才算是站在“反歧视”的一线。

但“反大概率”、“反差异”是不科学的。

就和非全日制里会有超级学霸一样,女生也有大力士,但总体来说,总归是男生的力气大一些。这是我们先天的生理要素决定的,不是靠“反歧视”能扭转的。

我知道南边也有饭局灌酒的,北边也有一份盒饭不耽误一件大事的,但从概率上说,总是越往北,在饭桌上拍着胸脯说“豪爽”的人越多。说实在的,也谈不上好或者不好,可能就是习惯不习惯。

我知道“黑里俏”也不少,但个人确实觉得白一点好看……

但现在,要开诚布公地说这些,就可能遭遇“重拳出击”——

这就很惨。

4

我以前习惯的“反歧视”,真没那么复杂。

在职场上,我大可以认为这份工作“适合男性”,但如果有女性适合,我可以一边惊讶一边认可,但不至于呼吁“这份工作必须安排一定的女性比例”。

在就业上,我大可以建议“这份工作不一定需要全日制学历”,而不是喊着“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应该在就业市场上平权”。

以前“反歧视”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但现在它的表达就相当锐利。即便那些不能称为偏见的喜好,也常常处于猛烈的炮火之下。

怎么办呢。

如果我说,女性确实该领导国家,男人才是更好的全职奶爸,我喜欢大黑妹子,没学历的管理者的往往是更好的企业家,也许特别符合当下“反歧视”的潮流,说不定还很有流量。

但那些差异并不会被抹平。

我一直觉得,举着反歧视的旗帜,做着反差异的事,要求人们掩盖自己的喜好,把个案作为平等的标杆——它要么培育的是谎言,要么牺牲的是效率。



点阅读原文=全家共听


    关注 灰鸽叔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