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一听自家孩子说话脑子就炸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脑瓜子嗡嗡的...



9月1日,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各家各户的神兽终于归笼了。

我的整个朋友圈里放眼望去都是——

欢欣鼓舞

喜上眉梢
普天同庆
处处洋溢着“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的喜悦气氛!

回想起暑假期间(对于北京的朋友们来说,也许是从过年到暑假期间!),孩子每天在家那种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呼号声、吵闹声……我至今还是感到余音绕梁,仿佛就在耳边。

曾经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然而事实是,每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受:脑瓜子嗡嗡的!

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也曾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不羁少男。但是现在我的儿子教会了我巴甫洛夫的奥义——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不管周围的环境有多吵,只要他尖声利嗓地一句:“爸爸!”

我就能浑身一个激灵立刻站起身来——那声“爸爸”可以穿透各种障碍直击耳膜,给试图放空的我以重击。这种感觉就像是《疯狂的外星人》里面的外星人奇卡,不管在干什么,只要黄渤铜锣桄榔一敲,鞭子呼啦一抽,立刻就能跳上自行车表演起来……

来吧,展示!
在这段日子里,经常有朋友、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我这么受不了我家孩子的吵闹声,为什么孩子送去上学我感到浑身轻松?是不是我不够爱他?是不是我没有母性?是不是我太自私?”

这样的想法让不少为人父母者感到内疚自责。然而其实真相是,对自家孩子的吵闹声格外敏感,可以说只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已!


为什么孩子的声音让人这么难受?
01
频率高

其实就本身而言,孩子正常的说话声是处于我们听力能够接受的正常范围以内的。

真正让我们感到特别不舒服的,往往是一些高频的声音,例如有研究发现音频介于2k-4k Hz的声音会带给我们最厌恶的感觉——例如指甲刮黑板的声音。

但孩子(尤其是新生儿)的哭叫声,就差不多也处在这样的频率范围内了。这可能也是一种进化上的适应性吧——高频的、警报似的哭闹声,是娃生怕我们有些心大的家长把他给忽视了,这样他就不能够得到很好地照顾了。
02
空间小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声音的频率也会逐步下降,比如像四五六岁的孩子,声音已经不跟防空警报似的那么恐怖了,但做父母的为什么还是经常觉得孩子吵呢?

其实这和孩子说话的频率关系就不大了。首先,这可能和整体的家庭环境有关——我们也将其称之为家庭嘈杂度,反映了家庭环境的噪音大小、拥挤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的组织条理性等等。(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发现我似乎确实在开车的时候更加无法忍受孩子叽叽喳喳地碎嘴子,觉得耳朵也疼脑仁儿也疼,这大概就是因为车内的空间更小、更封闭;所以如果您家住的是大别墅,可以自动忽略下面的内容了)

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嘈杂度越高,家庭成员更倾向于(且容易)关注消极的事件信息并以消极的方式处理和加工。在《心理科学》杂志上有一篇关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母亲消极情绪以及家庭嘈杂度关系的研究,结果就发现,在高嘈杂家庭中,儿童外化问题行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母亲负性情绪,但在低嘈杂家庭中,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对母亲负性情绪的预测效应不显著

上面这段研究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人话说就是,当你的家庭环境很嘈杂(比如地方小人多人人嗓门大)的时候,孩子如果调皮捣蛋不听话,妈妈就容易无法忍受,脾气往往会很暴躁;当你的家庭环境不嘈杂(比如地方大人少大家讲话都轻声细语)的时候,那么孩子即使很淘气,妈妈往往也能保持温柔

就——说到底,还是努力换大房子吧……如果换房有困难,那就有空多带孩子去户外开阔不怕吵的地方放风吧!如果上述两条都做不到,那就争取在家里少点儿动静吧!

03
鸡尾酒会效应

但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碰到相反的例子:比如,办公室、教室、商场、操场……这些环境即使很吵,但当我们整个人沉浸到环境里开始工作/学习/逛街/运动之后,渐渐地这些噪声也就消失了,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吵了

咱们小时候老师还经常用伟人事例教育咱们嘛——说伟人可以在城门口读书,专门在嘈杂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只要你足够专心,那么再多嘈杂的外部噪音也入不了你的耳。

既然都是噪音,为什么环境中的大多数嘈杂我们能够过滤,而孩子的“爸爸!”“妈妈!”就如同警报器、铜锣、皮鞭一般,让我们完全无法忽视呢?

这可能就和在心理学中的鸡尾酒会效应有关了。

什么叫鸡尾酒会效应?

在鸡尾酒会上,周遭存在着各种各样喧嚣的声音,但是大家也可以过滤掉环境中的噪音,自顾自地喝酒、聊天。尽管如此,即使你前一秒还在聚精会神地欣赏一段音乐,或是同别人倾谈,但如果后一秒旁边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的耳朵也会立即竖起来——谁在说我?是不是在说我的坏话?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该效应是大脑选择性注意的一种反应——大脑会选择性过滤掉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而迅速捕捉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或是一些熟悉的刺激等。

一般来说,声音的选择注意可能有两种可能的路径,

· 一种是刺激驱动捕获(stimulus-driven capture),即一些环境中的物体因为自身的特性,导致被注意到。例如:突然出现的一声巨响;

· 另一种就是目标指向选择(goal-directed selection),你可能会因为某个人说了一下自己的名字,而注意到说话者,因为我们总是非常关注自我的信息。又或者是你的孩子发出了你所熟悉的尖叫声,这种声音是你完全无法忽视的。

而这个理论,在前几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也得到了我们的进一步验证——因为那次聚餐,我家没有带孩子,朋友们都带了孩子,几个小孩子玩笑打闹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的父母都流露出了“脑壳疼”的表情,并且对自家孩子发出的各种刺耳声音都能立即作出反应。而我和鹿sama,只有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吵闹,等到时间长了之后,这种连贯的、延续的吵闹声,居然渐渐变成了一种背景音,完全不影响我们俩谈笑风生。当时我们就总结:因为那些声音不是自己孩子的声音,所以我们不会那么敏感,也就不会有被巴浦洛夫的鞭子猛然抽到心坎上的感觉了。

所以呢,对自家孩子声音感到特别吵闹的家长,不用自责,这并不说明你们没有父爱、母爱;相反,这说明你们对自己孩子的声音非常敏锐,如果能对这些声音作出即时的、正确的反馈,就更加是称职的家长,就不要再给自己背上太多的道德大枷锁啦。

作者名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如需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扩展阅读】大人认为太过激,孩子觉得太不够——儿童性教育该怎么教?


    关注 科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