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悟道玉雕赏析

 

“玉德堂”堂主刘宗申隆重推荐好玉好文“莲花悟道”玉雕赏析...



“玉德堂”堂主刘宗申隆重推荐好玉好文

“莲花悟道”玉雕赏析
这是新近见到的一尊摆件作品,雕刻刚完工而尚未面市。给人较深刻印象是:美观、圆润、厚重、大气。

作品主体元素有四:莲花(加莲子)、达摩、蝉以及汉字。

莲花,又称荷花。其与佛教、释迦牟尼有着不解之缘。相传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美丽无比,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腹中,隐约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她的脸则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即站于莲花之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此即道,即世上之大理也。

达摩全称为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或“道法”,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从般若多罗大师。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于中国南朝时到了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与之会,面谈不契,遂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出禹门游化终身。

达摩禅法“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神奇、美丽而为人称道的经典传说,其中所蕴含的道,博大精深,难以尽数。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是清高、廉洁的代名词。蝉亦谐音为禅,禅即禅心、禅意,指清空安宁的心、清净寂定的心境——它是心灵的回归,是自然与灵魂的契合,宁静的自然,恬静优美,宁静的心灵,淡泊安然;它是思维的乐园,不必倾诉,只需一眸微笑,便可点亮日月草木;它更是心灵的圣地,无需喧哗,默默里珍藏人生的喜怒哀乐,将一些过往沉淀成流年的逝水沉香;它也是一种归真,一种淡泊,一种沉淀,一种抒情。于是乎作品背面一个大大的“禅”字点破整个主题——莲之道、禅之道、达摩之道,……作品所要诉说的,似乎得到了全面的表达。

需要强调的是,此作品选的是一块椭圆形的整料,这样的形状通常会给人沉闷古板的感觉,但制作者将其作深度刻挖而使之形成大面积的剔透莲瓣,顿时整个画面显得玲珑鲜活,给人轻松愉悦的感受。文字的“禅”是刻在了背面而不是正面,恰当使用了“藏”与“露”,并与器上端暗含“禅”的蝉达到至好的呼应。

作者似乎嫌美中不足,于是另设计出一枚莲子,作为摆件的组成部分,既可分解摆件主体椭圆块可能存在的沉重,又延伸了其体量空间,利用器架置于适当的位置,拓宽了观赏者的视野。这也是作为摆件常使用的一种经典形式。是值得肯定的设计。

以制玉眼光观之,其精到的做工,娴熟、细腻的雕刻技法,也是几近无可挑剔的。

感谢作者为繁花似锦的玉雕宝库增添了一个新成员,为爱玉者提供了一尊赏心悦目的优秀品……















玉德堂  堂主刘宗申

该文作者系著名玉器研究与鉴赏家、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丛苍先生

信息来源:西安玉德堂(堂主刘宗申)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长安国际古玩城7排12号

联系电话:13693865858


    关注 唯我汉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