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时代来临 华夏科创50ETF背后的秘密

 

|在ETF领域竞争,实力、品牌、市场的认知度,缺一不可。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宋怡青

翻山越岭,晨光加冕。

近日,跟踪科创板50指数的首批科创板50ETF产品获批。其中华夏基金的产品拔得头筹,获配该号段第一顺位代码588000,同时基金简称确定为科创50,长简称为科创50ETF。华夏基金9月15日发布公告,科创50ETF将于9月22日开售。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将正式迎来科创板指数投资的“新阶段”。
▲图/视觉中国

仿佛突如其来,却又情理之中。

作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一直都是ETF领域创新的探索者,甚至引领者。截至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ETF管理总规模超1500亿元,市场占比近25%。作为境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的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在ETF投资管理领域已深耕16年,积累了丰富的指数投资管理经验。

一边是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另一边是持币待投的投资者,而华夏科创50ETF的发行,可以说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在科创板乘风破浪的契机。

毕竟在ETF领域拼的都是基金公司的真章——实力、品牌、市场的认知度,缺一不可。

内核: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科创板,自诞生以来就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一方面是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目前科创板已成为战略新兴企业重要的股权融资工具;另一方面科创板也是“A股改革的试验田”,旨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

从科创板设立的背景、板块承载的使命以及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它与当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有非常高度的相似性。所以,科创板也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

成立至今,科创板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是参与科创板投资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投资门槛高、流动性风险、高波动风险、个股投资风险等等。此外,科创板企业,市场可比公司较少,传统估值方法可能不适用,发行定价难度较大,而且注册制下,未来个股分化表现会日趋明显。

种种因素,让众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望而却步。

在过去一年,科创板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不管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交易的活跃度、流动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科创50指数发布的条件已经成熟。

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投资华夏科创50ETF,也就是将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更好挖掘科创板的投资价值。

首先,实现低成本、高效的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目前上交所规定科创板开户门槛为投资者证券交易必须要满2年以上,且风险测评需要激进型以上,而且其证券账户或资金账户20个交易日以上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投资华夏科创50ETF的门槛相对较低,认购期基金认购起点在1000元左右,ETF上市后,投资者以1手100元左右的价格就可以参与ETF买卖交易。
▲图/IC photo

其次,分散化投资,分散个股风险。“投资者可能买了四五只科创板股票,万一某只出现了风险,就可能对整个投资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一位基金经理表示,ETF投资的是一揽子股票,是分散化投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ETF进行指数投资是一种既能把握科创板趋势性机遇,又能降低个股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

再次,指数具有永续性,科创50指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科创50指数聚焦的是代表性的科创型企业,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发展空间比较广阔。虽然股票可能表现不好甚至是退市,但指数是永续存在的,在定期调整中剔除不合格的股票,迎接新的优质股票。特别是华夏科创50指数建立了季度定期调整机制,并针对退市、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况设立临时调整机制。未来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科创50指数也会逐渐纳入更多的优质样本,进一步提升科创50指数的投资价值。

聚焦:不限辰光,深耕出细活
众做周知,这两年是指数基金发展的关键时期,甚至基金圈内聚会,言必称ETF。但是ETF领域拼的也是基金公司的真章,从实力到品牌,从基金经理到市场的认知度,缺一不可。

从2004年境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发售以来,华夏基金在ETF投资管理领域已深耕16年,积累了丰富的指数投资管理经验。

可以说,在ETF领域,华夏基金秉承创新的精神,深耕出细活,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先后推出了首只中小盘股票ETF(华夏中小板ETF)、首只跨境ETF(华夏恒生ETF)、境内首批行业系列ETF(金融ETF、消费ETF)、首批央企改革ETF(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境内首批中日互通ETF(华夏日经225ETF)、首批商品期货ETF(华夏豆粕ETF)……涵盖综合宽基指数、主题指数、行业指数、SMART BETA策略指数、中小盘指数、海外市场指数、商品指数等产品,建立了完善的ETF产品线。

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ETF管理总规模超1500亿元,市场占比近25%。

截至2020年8月31日,全市场仅9只权益类ETF规模超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独占4席,旗下上证50ETF、300ETF基金、5G ETF、芯片ETF规模均超200亿元。

投资者的信任,是基金公司实力最重要的映射。华夏基金是目前境内权益类ETF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连续16年排名行业第一,也是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

股票ETF市场的竞争并非只在市场,真正的战场实则是比拼投研实力。

在投研力量方面,目前华夏基金负责ETF、指数基金管理的数量投资部,由近30名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海内外专业投资经理以及专职研究人员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科创50ETF的两位拟任基金经理张弘弢和荣膺可谓是“强强联手”,现在分别担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和高级副总裁。ETF资深老将张弘弢,20年证券从业经验。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张弘弢参与管理的ETF产品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而荣膺则是ETF中坚力量,先后担任多只具有创新属性的ETF的基金经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参与管理的ETF产品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些均为华夏科创50ETF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展望:躬身前行,未来可期
公募基金业二十多年百舸争流,华夏基金作为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在行业发展的洪流中激荡前行。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在多次牛熊跌宕中,内生出更为稳健的风格,且这种特点在此次科创50ETF中越发清晰。

华夏基金备战科创板已久,十分重视科创板相关投资研究和投资者教育工作,早在科创板正式推出之前,就着手打造科创投资团队。

华夏基金的科创板投资团队,一方面整合了现有研究资源,针对每个细分赛道、子行业,都有专门的研究员深覆盖,还有行业研究组长做整体把关,同时资深基金经理会自上而下地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产业生命阶段、科技创新周期做全局把握和指导,形成一个立体式的投研体系架构。

同时,针对科创板很多行业产业链较长、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华夏基金内部成立了对应的芯片、新能源、创新药、医疗器械、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链研究小组,由资深基金经理牵头,各行业研究员深度参与,实现全方位覆盖。比如在芯片产业链,除了调动电子行业研究员深度覆盖之外,针对很多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公司先进制造行业和化工新材料行业研究员也会参与研究,通过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对产业链进行深度研究,在上下游互相验证,形成完整的投资链条。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上,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特点,也组建了跨行业研究小组,做全方位的产业链研究。

华夏基金旗下多只参与科创板投资的基金业绩表现优异,比如首批科创主题基金——华夏科技创新混合A截至9月4日,自2019年5月10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107.01%。





按照下图,添加星标⭐️不再错过《财经国家周刊》
觉得内容不错
来个“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留言吧
留言点赞多有惊喜


    关注 财经国家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