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被螃蟹夹伤!肿大3倍被吓坏:开始腐烂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出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面对小伤口,许多人会不以为然,殊不知,当这些小伤口遇上可怕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出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面对小伤口,许多人会不以为然,殊不知,当这些小伤口遇上可怕的细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广东一名男子日前买螃蟹回家料理,然而在清洗时不慎被蟹钳夹伤手指,没有立即就医的他一段时间后,手指竟然肿成3倍大肿成猪蹄,并且有腐烂现象,医生诊断是食肉菌感染,除了有可能导致截肢,细菌若进入血液还会引发多重器官衰竭,后果十分严重。



《看看新闻Knews》报道,影片中可看到,高姓男子因为手指被螃蟹夹伤,整只手肿成平常的3倍大,看起来就像是猪蹄一般,他原本想自行让脓排出,结果不但没好转反而变得更严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文浩表示,这是食肉菌所引发的感染,24到48小时内若没有及时就医会出现肢体肿胀症状,造成坏死性筋膜炎引发肌肉坏死甚至截肢,这类创伤感染由于发病速度非常快,严重可能引发多重器官衰竭致命,民众千万不可小觑。

“食肉菌”到底是什么鬼?

虽然名叫“食肉菌”,但“食肉”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食肉菌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由不同细菌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是对于链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组织损坏的菌类总称。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亦非靠食肉繁殖,主要透过伤口入侵皮下筋膜,在感染阶段向感染者释放毒素破坏患者的表皮和肌肉组织,该毒素会触发T淋巴细胞的防御机制,因此也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细胞增生。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状,令食肉菌首次走进人类文献。1884年,法国病理学大师巴斯德(LouisPasteur)再进一步发现一名女性身上出现食肉菌的踪迹,成为现代同类文献的先驱。

不过,在过去百年,即使该病菌毒性剧烈,但因较为罕见,一直没有引起外界注意。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媒体为该菌冠上“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恶名”后,此菌才备受关注。

毒性大,严重的话24小时就能“吃掉”感染者!

食肉菌的可怕之处就是毒性太强,抵抗力差的人根本无法抵御。它在人不经意时就袭击到人的体内,可能是你在花园里割草时不小心划破伤口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你洗虾子,被虾钳戳了一下手的时候,甚至是被一些微小昆虫叮咬,食肉菌都可以从这些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吞噬着生命。

此外,人感染“食肉菌”,未必就会出现严重病发。患者的皮肤及脂肪可能只会出现所谓“蜂组织炎”,病情一般较轻,但若病情拖延,病人可患上“坏死性筋膜炎”。病人患病的严重程度,往往取决于个人体质,若本身免疫力较差,譬如有肝脏问题或糖尿病,易出现比较严重的感染。

噬肉菌非常容易在海鲜上出现,涉及弧菌性的个案多与海产品有关。垂钓、潜水或是在街市买海产被海鲜弄伤了手,都有机会感染食肉菌,但在众多感染途径中,吃生蚝风险最高。如果不小心被买回来的海鲜弄伤了手,记住,要马上用消毒药水清洁,不可随意处理,这种病菌会侵蚀你的肌肉,严重的话可能会在24小时之内将你致命。

感染食肉菌有哪些症状?

食肉菌感染在早期也可能无任何表现,随着感染的加剧,逐渐出现中到重度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等流感样症状,典型的体征为感染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并迅速向周围扩散,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数小时到数天内,红斑逐渐变成暗黑色或暗紫色,多个斑片融合形成大片皮肤坏疽,皮下组织大量坏死。

有了小伤口,千万别大意!

可以发现,食肉菌感染的共同特点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伤口均未进行有效的处理。

因此,预防食肉菌感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确处理伤口:预防食肉菌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护皮肤的完整性。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当皮肤破损后,一定要将伤口清洗干净,涂抹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的干燥,避免污染伤口。

游泳时,要避免损伤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的损伤应该立即停止继续接触水,进行伤口处理。

对于比较大的伤口,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慎用创可贴:创可贴只适用于小切割伤伤口,且使用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而其他情况下,使用创可贴,反而可能对伤口不利,一是伤口没有有效的清创,二是创可贴将伤口密闭,无疑是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厌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总之,日常生活中受伤了,记得要注意伤口处理,如有恶化一定要及时就医。


    关注 医学信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