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解读:通向数字世界之路

 

交通已从运力时代走到到算力时代。...





交通是物理世界的通信,通信是数字世界的交通。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万物互联时代,我们城市交通与物流会迎来哪些巨大变革?

9月23日举行的2020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首次全面提出“综合大交通”理念,目标通过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业务流程两大数字化,面向航空、铁路、城轨、公路、水运、物流六大子行业的综合大交通领域打造6+1“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

华为企业BG常务副总裁、企业BG合作伙伴发展与销售部总裁马悦对此表示:交通已从运力时代走到到算力时代,华为致力于打造“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以“联接+数字平台”构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华为企业BG常务副总裁
企业BG合作伙伴发展与销售部总裁马悦
01
交通与物流行业驶入“拥堵点”
现代社会中,交通与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运行与城市交通的血管,深入到了千行百业与百姓生活。

但交通物流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正在驶入传统方案无法解决的“拥堵点”。

首先,交通物流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很多城市迭代都超过百年,涉及到各种交通工具、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桥梁、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信号管控、货运与物流等等组合因素。

中国是交通大国,以交通陆运为例,铁路里程达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6万公里;公路里程达484.65万里,高速公路达14.26万公里,同时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404万公里;皆位居全球首位。但陆运里程与陆运效率是两码事,中物联会长何黎明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我国快递业务每年700亿件,冷藏冷链货物运输达7亿吨。巨大的物流需求背后,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高达14.5%,仅相当于美国80年代水准,与中国物流规模严重不匹配,目标未来五年下降至12-13%左右,降本增效空间巨大。

其次,爆发式增长与新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交通物流瓶颈

2019年全球航班每年超过4000万架次,平均每天超过10万架次。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13亿辆,中国超过了3亿辆。出行与货运的需求急剧增长,但交通工具数量的快速增加,反而降低了运输与出行效率。

数据显示,北京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52.9分钟,也就是人们每天平均要花两个小时进行上下班。济南更是以城市日均拥堵5.7小时成为“新堵城”。航空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19年全球航班出港准点率约75%,相当于每4架次航班就会出现1架次的高延误率。这种现象在中国更为普遍,很多商旅和出行用户,宁愿坐5个小时的高铁,也不愿意坐2个小时的飞机。

新技术变革时代的来临,是解决长期以来交通物流行业“顽疾”的重要机遇。未来物流世界与数字世界无限贴近,5G、AI、云计算正在成为交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其中又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流程数字化两个层次,才能完成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转换。交通行业做为典型的“非数字原生企业”的行业,大部分企业在创建之时,都是围绕着生产、流通和服务等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展开,如果数字化转型只是停留在单个业务场景的数据挖掘,没有交通基础数字化的保证,根本无法实现全场景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变革。这也是2020HC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的重要原因。

华为企业BG常务副总裁、华为企业BG全球伙伴发展与销售部总裁马悦认为:交通是物理世界的通信,通信是数字世界的交通。在交通数字化变革这条道路上,华为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融合的新ICT技术的智慧交通,全面提升安全、效率和体验,把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人与物进行组织匹配,这也是解决目前交通问题瓶颈的关键。
02
数字化交通的沃土与底座
华为一直是数字化交通领域的深耕者与引领者。

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已服务超过23万公里的铁路与高速公路,70多个城市170多条的轨道交通线路,以及100多家的航空客户。

华为企业BG全球交通业务部副部长王国钰在此次峰会上介绍称:华为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现阶段主要应用在智慧机场、智慧城轨、智慧公路、智慧物流、智慧铁路、智慧港口的六大交通垂直行业数字化领域,覆盖了交通与物流行业的主要形态。
华为企业BG全球交通业务部副总裁王国钰


在航空领域,华为与中国民航总局于2019年5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备受业界关注是涉及到了“智慧民航顶层设计、智慧民航建设、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示范、标准制定”等重要领域。深圳机场的数字化转型是华为数字化交通解决方案的一个典型案例。2019年深圳机场航班量同比增长4%,日均航班接近1100架次,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接近88%,创历年新高。截至今年6月,已连续22个月航班放行正常率超80%,达到历史最优,出港航班正点率排名更是位居全球大型机场第六位。

机场效率的极大提升,带给用户的是愉悦的出行体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则是明显的运营效益提升。而在其背后,则是依靠数据化转型带来的智能机场运行“中枢”,AI(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正在扮演重要角色,机场核心资源分配、地勤人员工作排班、航延预测等都可以用AI来提升,并通过“智慧大脑”对进场进行管理,围绕“全流程、全场景、全要素”,实现机场运控“一张图”。

同时,基于数字平台,融合AI、大数据和视频云技术,华为还可以提供“出行一张脸解决方案(机场FaceID数字身份系统)”—— 旅客在机场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等环节都可在“少感知”甚至“零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刷脸识别,快速通过安检。数据显示,仅排队安检环节时间就可减少20%、安检环节从之前的人工平均30秒减少到5秒,在旅客高峰等待时间整体节省大约15分钟/人均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旅客出行体验和机场运行效率。

王国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行业数字化是由场景数字化构成的,这是一个核心点。华为在数字机场的理解,背后是沿着整个人流、物流、航班流看看场景数字化。这其中有三个要素:1)必须从客户出发,解决业务痛点与业务愿景,同时找到客户与合作伙伴懂业务的人;2)足够的技术支撑,比如华为的“5机”协同;3)真实践,需要不停地做创新迭代。王国钰强调称:做数字平台,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坚持做长期主义者。这也是华为在大交通数字化领域已坚持投入多年,以及今天发布“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的原因。

轨道交通是目前很多城市致力于解决拥堵,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我国内地累计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总计6333.3公里,新增运营线路571.9公里。在与“空间要效率”的同时,数字化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向“时间要效率”的重要手段。

以呼和浩特开通的全球首列多线多系统“城轨云”号列车为例,在华为数字化交通解决方案的助力下,其提升资源利用率50%以上,节省前期投资40%左右,提升运营管理效率30%以上。利用基于“网间隔离、网内防护”的安全体系,提升整个平台安全性80%以上,通过主用中心、灾备中心以及车站云节点三重保障机制,提升业务服务可靠性50%以上,实现了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上的“换道超车”。这里的“换道”,就是数字化转型的新轨道。

华为企业BG中国区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对此表示:华为作为 “智慧城轨”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之一,参与到了城轨云相关标准制定过程中。从目前来看,各个城市在“智慧城轨”的目标已达成一致,但需结合自己城轨发展特点和历史推进情况,选择不同路径。华为的目标,是充分聚合自身技术积累优势,针对不同城市与客户,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整个“智慧城轨”科学与高速发展。



对于华为此次发布的“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 王国钰将其形象的总结为三大特征:旅客流的出行“一张脸”、货物流的货运“一张单”,以及针对运营监管的运行“一张图”。

“三个一”是面向客户与用户高效的解决方案,背后则是华为融合了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变革引领技术,也是如今交通行业变革过程中的“新基础设施”。

具体来讲,就是华为希望通过5G+联接优势,上联云、数据和服务,下联客流、物流和具体交通场景,为交通行业用户打造“无所不在的联结”。AI与算力方面,基于华为云计算优势,以及基于华为昇腾系列AI处理器的华为Atlas智能计算平台带来的强劲算力,实现敏捷计算与数据使能。而面对巨大的市场变革需求,华为同样坚持合作与开放的一贯策略,以“数字平台”构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交通行业走向深层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
03
数字交通“新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王国钰在演讲过程中两次使用了“Σ”(西格玛)这一符号。在数学中,“Σ”代表了“总和”。

《壹观察》认为,这一方面,代表了华为对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的行业覆盖宽度与延伸力;另一方面则代表了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聚合了华为在通信、AI、云计算等众多行业引领式技术优势。

王国钰对此解释称,“Σ”还有一个含义:深入垂直行业数字化,相当于要解决若干痛点场景、难点场景的数字化集合,也就是“Σ”。同时,华为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更是需要把各个垂直领域行业的数字化串联起来,“聚沙成塔,一个个场景汇聚成为大交通”,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Σ”。

“Σ”对于变革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万亿大市场”机遇。

5G、AI、云计算等众多变革技术已经合力推开了交通数字化的大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与复苏计划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中国未来计划未来10年投入50万亿元用于“新基建”,欧洲和美国也都推出了类似的经济刺激与复苏计划。其中欧盟计划在原预算基础上设立总额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也被称之为欧盟“史上最强”经济刺激计划。

而交通数字化变革,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两大交通“新基础设施”,无疑会成为未来十年全球主要国家共同投入的重点领域。

《壹观察》非常认同马悦在此次峰会上的一个观点:“交通已从运力时代走到到算力时代”。传统交通,我们依靠的是能源驱动,而在未来,算力和数字化将会成为驱动智能交通的“新能源”。

1825年,全球第一辆蒸汽火车在英国伦敦到达灵顿之间开通,时速4.5km/h,这被认为是近代交通变革的起点。

近200年之后,交通运输行业终于再次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赛道”。这一次,华为和他的伙伴们,终于站在了赛道的第一排。
END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转载、合作联系微信:yiguancha_01


    关注 壹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