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测试”与“服从性测试”

 

有人​要的是权威。有人要的是攀附。​...



1

体测这个事情很有意思,有意思到我都忍不住把我自己的课程塞到次条。

游泳选手因为跑步不行不能进决赛,击剑选手因为跳绳不好无缘八强,一把年纪的象棋选手正在苦练一千米……

德云社都未必能想到的创意,体育政策的制定者就能想到。

我看到大家都在分析政策的“科学性”——我觉得像这种事情科不科学,压根不是一件值得分析的事情。

比如有同学说,我想参加奥数比赛,我说哎呀,数学需要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需要语文,语文的重点是作文,作文没写好,怎么能去参加奥数呢?快来报名我最新的作文课吧!这个回应肯定很奇怪。

致力于锦标的运动员,不可能轻视体能,他们本身就会在体能训练和专业训练中去寻找平衡点。让大长腿和小短腿在一个标准下体前屈,成绩还决定他们的专业前途,听上去就很反常识。

因为它足够奇怪,奇怪得足够明显,以至于我产生了一种怀疑:

有时候“不科学”,是故意的

2

四年前,造访过一家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企业不算小,单单“客户经理”就有两百多人,占据了半个楼面;每个人都西装革履,互称“老师”,纪律性惊人。

管理层一进门,大家就齐刷刷起立;管理层说上半句,大家就齐声吼出下半句。老板很得意地对我们说,这是“军事化管理”。

我当时还很羡慕,觉得这是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但后来以用户的身份添加了他们一个客户经理,就觉得有些蹊跷——

简单说,这个客户经理的金融知识,还不如我的实习生。

我略感疑惑,觉得“如此高薪的岗位,不该要求那么低”,便试图向对方的管理层反映,“可能有个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金融知识,根本不是这个金融岗位的核心要求。

所有的客户经理上岗之前,都会经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这个“封闭式军事培训”,让大家“正心正念”“塑造凝聚力”的培训,有很多“有意义的”“基础性”考核。用高管的话来说,“只有通过这些考核,才有资格从事金融服务行业”。

如果站在专业甚至常识角度看,你会觉得“我一个做金融项目的,干嘛要做这些题”,“记住老板的生日和期货投资有什么关系”——

老板当然知道没什么关系。但不好好做这些题的,一个都不会留下来

3

这根本不是专业测试,而是服从性测试。企业需要的,并不是员工的能力,而是对管理层权威的维护。

在这个行业动不动就功高震主、总监拆家、内幕爆料的现状下,管理层的优先选项就是“听话的”。怎么看出“听话”?给他们一些“不科学”的测试——

面对“不科学”还能不折不扣执行的,基本上不会对管理层产生任何威胁,就算管理层做了一件蠢事儿,大家也会站出来积极辩护,这简直是凝聚力工程的完美体现。

老是挑那些“有本事的”,企业可能是走在正道上了,但“我”的位置保不住了,说的话没人听了,那这种挑选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证明自己权威的“不科学”,要年年测,月月测,日日测,时时测。

想要平息“外行领导内行”的质疑,让原来的内行不要吭气,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外行判成内行,把内行的事情搞成外行

有很多让我们疑惑的规定,背地里都有这种心知肚明。

4

一条百来字的新闻都要经过三审,一项能改变许多人行动的举措,肯定也要过五关斩六将。

里头那些“不科学”的事情,被层层忽略的机会微乎其微。越是大机构,越是层级多,越不可能真的碰到“层层失明”——它只可能是“层层放过”:这个环节里的许多人,例如那家企业的老板、人力总监、甚至老员工,都知道它“并不科学”,但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事儿追求的,根本不是科学。

有人要的是权威。

有人要的是攀附。

只有那些善良天真的围观群众,会认认真真地提供一堆改进建议,说我们相信你们的判断,信任你们的初衷,尊重你们的专业——

期待你们未来的标准更,科,学。

其实,他们哪里不懂什么是科学呢?



点阅读原文=全家共听


    关注 灰鸽叔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