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还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

 

还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

前段时间,我有幸到洛阳市直九小...



还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
前段时间,我有幸到洛阳市直九小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上,倾听着他幽默风趣的讲解,体会着他举重若轻、镇定自若的沉着,品味着他指导朗读的润物细无声,我不由自主的感慨: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的本色。

然而,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有些语文教师道路走偏了,走远了,甚至走弯了,使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有的课堂唱歌、跳舞、绘画等活动形式多样,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听了支老师的课后,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有的本色。

一、抓住文本,方显本色

我们都知道课文是范例,而小语是最基础的学科,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呢?语文课堂就要紧扣文本这个重点,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

二、重视读书,尽现本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三、加强听说,凸显本色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处在听的状态。会听的人也是会学习的人。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所以,语文课堂应该加强“听”的训练。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听的训练很有必要。

说的训练应该是自始至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的。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唯有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还语文课堂固有的本色,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张旭   供稿)


    关注 新安县实验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