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孩子“言轻”,孩子便“人微”——人格的卑微

 

说话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当孩子主动或被动放弃这项权利,他也放弃了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
,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作者:阳光雨田

前几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妈妈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急匆匆赶路。

小女孩抬头问:“妈妈,我们去哪儿啊?”妈妈理也没理,面无表情继续走路。

小女孩又说:“妈妈,我想去广场那里玩一会。”

妈妈对小女孩吼了一句:“咋那么多事呢!我天天都要被你给缠死了!”

小女孩没有吱声,被妈妈拽着往前走。

看她们远去的背影,我挺心疼小女孩的。

小女孩只是尝试和妈妈沟通,提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但是她的话被妈妈忽视、否认。

被拒绝的,还有小女孩的感受、自尊和价值感。

也许现在看不出来对小女孩有什么影响,换一个环境,小女孩依然天真活泼。

可是,被拒绝十次、一百次、一千次呢?

我们常说:“人微言轻”,一个人没有地位,说的话也没有份量。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人微”,所以““言轻”。

可是许多人忽视了,“言轻”也会导致“人微”——人格的卑微。

孩子在父母面前说话没份量,危害最大。

“言轻”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卑微的人格。
“言轻”让孩子自卑


单位新来一个小伙子小c,大学刚毕业。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他有一个鲜明特点:怕领导。

比如领导过来安排工作,他会从椅子上蹭地站起来,低着头、弯着腰听领导讲话,嘴里细声嗯嗯嗯。

这个姿势让我想到了宫廷剧里的场景。

有时领导安排的任务明显超额,他也不提出意见,只顾点头,照单全收。

然后一个人憋在办公室,脸色腊黄,用热水杯捂着胃,看着我们都胃疼。

我们私下都笑他“奴性太强”。

和同事相处时,有时对方一个玩笑,他脸色一变,硬生生怼回去。

时间久了,同事对他意见颇深,纷纷去领导那告状。

小c是一个自卑的人。他对领导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事相处时自尊心容易被刺痛,从而用攻击性语言来防御。

有一次,几个同事聚餐,小c也在。酒过三巡,小c向我们倾诉了许多。

小c生长在单亲家庭,妈妈非常强势,是不许还嘴,还嘴就甩耳光的那种。

从小到大,他说什么,妈妈都说是错的,都是否定,从来没有认真听他说话,更没有支持过他的想法。

有一次,他特别想和妈妈说说心里话。他很认真地说着,妈妈却突然打断,指着电视说:“这个演员叫什么名字来着?”

他说,那一刻自己真的快抓狂了。从那后,再也没和妈妈说过心里话。

说完就开始飙泪。

在妈妈那里,小c的请求、反对、真心话统统被无视、拒绝。

他的“言轻”让他失去了在最重要的人那里最基本的尊重,他也因此变得自卑、脆弱。
“言轻”让孩子叛逆


湖南卫视《变形计》近一期节目里,主人公刘一鸣是一个帅小伙。

他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优质家庭。

可是刘一鸣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问题少年:辍学、酗酒、抽烟、纹身、夜不归宿、对父母咆哮。

节目中,刘一鸣和父母发生激烈争吵:

刘一鸣:你们给我什么了?

爸爸:给你吃、给你穿、给你用,有没有给?

刘一鸣:给了。

爸爸反问:这个是我们应该的对吧?

刘一鸣:那你们给我爱了吗

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话问得爸爸妈妈哑口无言。

刘一鸣口中的爱是什么?

初中毕业后,爸爸想让他子承父业,去读卫校。

刘一鸣不喜欢,多次向父母表示强烈抗议,却遭到父母的无视。

最终刘一鸣勉强读了一年就退学了。而这件事却成为他与父亲对抗的导火索。

采访中,刘一鸣无奈地说:“我说什么他们都说我是错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刘一鸣口中的爱,起码要做到尊重他的感受,不是习惯性地否定他的话。

在父母面前没有话语权,让刘一鸣感到很压抑,从而用愤怒和叛逆与父母对抗。

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听你的话。你若还不听我的话,我便吼出来让你听到。

我不堕落,怎么让你高看我一眼。

不被听到和看见的孩子更容易叛逆。

优质的父母从不在于职业,而在于能否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言轻”让孩子退缩


大学时认识一个师姐,是个土豪。

就是买衣服跟玩儿似的,一言不合就请客的那种。

毕业前,她喊了几个认识的男生帮她搬行李,我有幸参观了她的寝室。

进去后,场面只能用“壮观”来形容。

下铺堆的衣服快碰到上铺床板,桌子上的饮料瓶、快餐盒堆了半米高。

地面铺满了垃圾,为了方便我们进去,她用扫帚开了一条路。

我内心在呐喊:“What are you弄啥嘞?”

搬完东西,她请客。饭桌上有人问她爸妈做什么的。她说爸妈离婚了,随爸过,爸爸是市里某局局长,平时很少在家。

“那你平时吃饭怎么办?”

“我家楼下是肯德基,打电话送餐很方便。”

这句话信息量太大,我们都愣住了。

我开始严重怀疑她的生活自理能力。

她说她爸每次回家还是领导,批评她这个,教育她那个。

她干脆不说话,因为一张口,爸爸会就地取材,批评出新高度。

所以在家里,都是她爸爸发号施令。她什么也不做,用她爸爸的话说“像个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我好像明白了为何她生活中如此退缩。

你不听,我便懒得说。你说我懒,我懒得跟你说。

你不让我说,我连动都懒得动一下,你自己一个人说去吧。

她的退缩更像是对父亲语言强势的反击。

说话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当孩子主动或被动放弃这项权利,他也放弃了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倾听让孩子散发人性光辉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初来这个世界,孩子通过父母来模画出自己的样子:自己是有价值的吗?自己是可爱的吗?

于是,孩子用语言与父母建立联系,因为语言最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说的话一次又一次被父母否定和忽视,孩子的潜意识里产生这样的信念:我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别人不喜欢我。

孩子的卑微在这样的念头中诞生。

歌德有一句名言:伟大的需要使人崇高,卑微的需要使人沉沦。

沉沦的方式有很多种:堕落、退缩、自卑…

沉沦是因为卑微而缺乏存在感。你得有存在的意义,才会好好生存。

哲学家贝克莱说过:“存在即是被感知。”

如果你不想孩子沉沦,就请你感知你的孩子。

听孩子的语言,看孩子的表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话,也不要忽视他的话。

因为孩子的话就是他的观念,他的感受,他的自我。

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让孩子获得存在的意义。

你给孩子话语权,孩子还你一个精彩的人生。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儿童心理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