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底层逻辑,在任何行业随便跳槽?

 

看透底层逻辑,下一个拥有开挂人生的人就是你。...

如果你遇到过以下难题或者瓶颈,请你务必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因为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1)学了很多课程,看了很多书,但是遇到新问题依然不知所措?
2) 做市场营销或者人事行政等工作,换了个行业,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3)不想做技术或者采购工作,可是不敢转行,因为没经验怕HR打脸,怎么办?
4)PPT知识理论和操作都很不错,但是就是做不出惊艳走心的PPT?
5)感觉老板的需求永远在变,不知道该怎样跟着他的思路走?

以上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底层逻辑。

那么,到底什么是底层逻辑?以及怎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底层逻辑?以下,敬请enjoy~~

作者:三爷 来源:三爷PPT
ID:sanyeppt


What

什么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先分享一下我的职场经历,让你更形象更具体地理解什么是底层逻辑。

2014-2015年,我在科沃斯机器人公司做营销策划主管,当时老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让我做这些事~

我就是传说中那个非常听话的好员工。



但是后来,这家公司要搬到新的大楼,新地址离我家很远,为了照顾孩子我就辞职了。

我想去应聘一家ERP软件公司的市场总监,这家公司离家近,薪酬也不错。

但是我的前公司科沃斯机器人是一家B2C公司,而ERP软件公司是一家B2B公司,两者的客户、市场完全不一样。

我要怎么从B2C公司跳槽到B2B公司呢?



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目标岗位的职责,发现其中有一些工作我以前没做过,比如制定全年营销活动计划、分析与预测市场趋势等。



这种情况下,我要怎么应聘呢?

我开始复盘我在前公司市场部积累的经验,由于前公司的市场部门非常大,足足40多个人,分成文案组、媒体组、视频组、设计组、展会组、品牌组;

虽然我只是文案组的一名组员,但是,我在就职期间就已经对其他组的工作细致观察,因此对其他组的工作我也大概有数。

所以,我将前公司的市场工作画出了一份思维导图,这份思维导图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公司所需的市场工作,不管HR怎么提问,我都能应答如流。



最后,我成功打动了HR,进入了这家公司。

那除了软件行业,我还能做其他行业市场工作吗?

后来,我总结出市场部的工作无非是从1到N(从1个潜在客户复制推广到N个客户),如何从1到N,无非就是4个方面:

客户需求:我的客户是谁?什么需求?怎么满足他的需求?
产品优势:产品是什么?跟竞品对比,我们的产品优势是什么?
传播内容:我们可以把产品优势、客户需求,包装产出哪些内容?比如软文、视频或宣传册。
传播渠道:这些内容拿到哪些渠道传播,让更多的客户能够看到,让品牌最大曝光?



我把这4个方面提炼为市场部的底层逻辑——CPCP模型:

客户Customer、产品Product、内容Content、渠道Place。



掌握了市场部的底层逻辑,我就可以跳槽到任何行业、任何公司的市场部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底层逻辑?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位专业人士是怎么说的:

投资专家查理·芒格认为底层逻辑是道理;

麦肯锡前日本社长大前研一认为底层逻辑是原理;

咨询顾问刘润认为底层逻辑是规律。


归根到底,底层逻辑就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原理、法则,底层逻辑就是道法术器中的“道”。

那么,底层逻辑有什么特征呢?

1)抽象——越抽象就越在底层。
2)简洁——事物的基本原理、规律,往往都是及其简洁。
3)通用——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问题,而是某一类问题或现象,有时甚至能被运用于万事万物上。



你可以参照以上三个特点,衡量一下自己找到的底层逻辑是不是真正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做好一份PPT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有的同学认为是排版设计,或者是结构化思维,而三爷认为是“以听众为王”,比如:

1)给客户做产品推介时,客户是听众,你必须了解客户需求才能一针见血打动他;

2)给老板做工作汇报时,老板是听众,你必须知道老板喜好才能更好地说服他。

排版设计是具体的术和器,结构化思维是“法”,都不满足以上三个特点。

只有“以听众为王”才是做好一份PPT的道:

第一,非常抽象,没有具体的标准;
第二,非常简洁,就简单五个字;
第三,也很通用,不管制作什么类型PPT,都必须第一要考虑听众的需求和喜好。

除了写PPT,“以听众为王”甚至可以适用于很多事上,比如,面试者需要打动观众——面试官。
How
如何找到底层逻辑
很多小伙伴都认为,找到自己的底层逻辑要上很多课,看很多书。

其实不然,学习底层逻辑最好的方法是来自于我们每天的工作,做完之后对工作不断复盘,才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那我们要怎样复盘,才能找到底层逻辑?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提炼在PPT领域底层逻辑的步骤和方法,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这五步:

1.精准定位: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

2.极致工作: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到极致

3.复盘分析:重大的项目要及时复盘总结

4.建立手册:建立部门或者自己岗位的工作手册

5.总结模型:尝试自己创造思维模型



这5个步骤具体要怎么执行呢?

接下来,我就从自身的实践出发,分享我是怎么通过这5个步骤找到自己的底层逻辑。第1步
精准定位:尽早找到你的职业方向


所有职业发展基本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横向:管理方向。在企业里成为管理层,或者去创业成为CEO。
纵向:技术专业方向。成为一名培训师或咨询顾问、技术大牛、产品专家等等。

我确定了纵向——技术专业方向,当一名PPT和逻辑思维培训师。


第2步
极致工作:全身心极致地去工作


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他们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极致追求。

罗胖独自一人坐在观众席上对幻灯片效果做最后检查;乔布斯可以为了苹果的发布会,对着PPT练习一百次。



名人对大家来说可能太遥远,那就说说我自己。

2008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工作后我觉得自己学历这么高,非常高傲,对老板布置的工作不屑一顾,对老板的批评更是不会接受,那段时间,我经常处于抱怨状态。

后来,我看到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面有一句话——“你努力工作最受益的不是你老板,而是你自己。”

当时处于消极状态的我,一下子就被这句话“点燃”了!

于是,我尝试转换心态,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做到极致,有时候就算老板已经满意了,我还会继续修改,达到极致。

有一次,公司要申报一个项目补贴,同事给我看了申报PPT(这份PPT老板已经通过了):



我当时觉得那份PPT太凑合了,我还是花了2小时从排版到内容,把PPT重新改了一遍。



如果你想变成一个能够在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混得开的人,那么你必须从现在起,对待任何工作,都不能凑合。

因为你如果只是凑合,而不是极致,那你很难进展到第三步。第3步
复盘分析:重大项目完成后及时复盘总结


当你做完一个重要的大项目,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及时复盘。

要怎么复盘呢?可以使用黄金思维圈复盘分析。



每做一个项目,可以用这三个问题多问问自己:

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How:我是怎样完成这件事情的?
What:完成的效果如何?

我以前有个老板特别变态,让我负责一份营销提案PPT,我改了30稿他还不满意。

当时,我正对着公司二十多个同事演讲这份提案,才讲到目录页,他就拍桌子走人,让我特别尴尬和委屈。

但也因为这么变态的老板,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我开始用黄金思维圈复盘: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份提案?

——要拿下客户,而不是拿下老板。

How我是怎样完成这件事情的?

——在30稿之前,我总是纠结老板到底想要什么样的PPT,其实老板心里也不确定,因为这份提案真正的受众是客户。

What完成的效果如何?

——30稿之后,我把目标从老板转移到客户,让PPT提案更加有针对性解决客户需求,最后,成功拿下客户。

第4步
建立手册:做过的事不会再动脑筋想一遍


我可以2个小时做一份PPT,3个小时写完一篇文章,2个月开发一门10几个小时的课程......

这么高效工作的背后是因为我善于建立工作手册。

我需要经常为公司定制PPT,所以我专门总结了一个三爷定制PPT流程手册,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每当我把这个手册给客户的时候,对于我们的沟通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而且,有了这个流程手册,下一次遇到新客户,我就不用重复想这些问题了,照着流程走就行。

你知道这份流程手册中的提问清单是什么吗?

其实这是一份与客户确认目标的清单,我罗列了6个方面的问题:

PPT类型/听众对象/决策人/演讲目标/沟通情境/演讲时长



只有搞清楚这六个方面问题,我才能给这份PPT确定好边界和目标。第5步
总结模型:尝试自己创造思维模型


不管是金字塔结构还是SWOT模型,都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今年疫情,为了向钟南山院士表达敬意,我做了一份介绍钟南山院士的PPT,这份PPT符合什么规律呢?

第一:这份PPT的目录是4个士:院士、武士、勇士、国士,符合结构化思维。

第二:从下图可以看到,这份PPT图多字少,符合视觉化思维。

第三:这份PPT不是从普通的个人背景、简历介绍,而是从4个“士”方面介绍钟院士,符合创造性思维。



我以前为一个做审计的学员改了一份工作汇报PPT,PPT标题是《三面“镜子”做好审计》,目录是显微镜、反光镜、望远镜。

显微镜是突出审计找茬厉害,反光镜提高风险意识,而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
你可以看到,这份PPT也符合了结构化思维、视觉化思维、创造性思维。



我就是这样通过设计作品、开发课程,自己提炼出了思维模型——PPT高手必备的三大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视觉化思维、创造性思维。



同时,我还独创了其他模型,比如衡量一份PPT的三个标准层次:看得懂、看得下去、看得有反应。



今年年初,我在网上招募PPT弟子,90%发送给我的PPT作品,我都看不懂,更别提看得下去了。



What

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找到底层逻辑
听到这里,你们肯定在想一个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证明自己找到了底层逻辑呢?”

还是拿我自己为例,从PPT类型来说,不管是工作汇报还是融资路演,不管是培训课件还是营销提案,你所能想到的PPT类型我都能制作;

从行业来说,我不仅可以做软件行业的PPT,其他行业我也都可以轻松驾驭。



原因就是我掌握了“以听众为王”这个底层逻辑,所以任何PPT都难不倒我。

那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找到底层逻辑?

1)遇到新问题不再害怕

任何新问题都不会难倒你,因为你能够很快洞察本质,找到解决方案。

2)可以在任何行业切换

有了底层逻辑,你可以在任何行业跳槽并且能如鱼得水地工作。

3)自己能创造思维模型

别人可能只看到表面,而你能够自己去归纳总结出背后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模型结构。

4)不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

别人会当吃瓜群众,而你不会跟风,因为你有着深度的认知和独特的判断。



以上,简单总结一下:

Why:只有找到底层逻辑,才能轻松驾驭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工作;

What:底层逻辑是原理、法则,是“道”。

How:探寻底层逻辑的5个步骤:1)精准定位 2)极致工作 3)复盘分析 4)建立手册 5)总结模型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籍:《演说之法》《好好学习》《深度思维》《麦肯锡工作法》。

虽然看书不能完全掌握底层逻辑,但不看书是坚决不可能掌握底层逻辑。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这几本书,一定会对你找到自己的底层逻辑有所帮助。



衷心希望你能找到底层逻辑,看透底层逻辑,下一个拥有开挂人生的人可能就是你。

因为有了底层逻辑,你就有了可迁移的能力,也就有了更多职业选择的方向、机会和舞台。
-the end-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 一个人格局越来越大的两个迹象

☞ 什么样的人,在职场中更容易晋升?

☞ 这场教育演讲,是TED历史播放量第一的演讲

☞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

☞ “对不起,公司真的不是家”


    关注 培训人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