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谈起跑线是“伪命题”:最影响孩子的是这三点,尤其是最后一点!

 

你相信起跑线吗?...

作者|罗小白


你相信起跑线吗?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是:相信。

因为无数父母使尽浑身解数地求学区房、报兴趣班、上名校,都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被这么追捧的东西,肯定是有用的呀。

但是在最近的教育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傅首尔却说:起跑线是个“伪命题”。

她说:“有多少人能够把人生所有应该具备的技能,人生的体验与精神,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全部都得到了的呢?”
不得不说,傅首尔真的是人间清醒。

那些所谓赢在起跑线的生活:住着昂贵的学区房,上着数不清的兴趣班,挤破头皮进了名校。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赢在起点与否,真的不重要。

正如教育专家张敏所说:那些优渥的物质资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最关键的是那匹“锦”很重要,而锦,就是父母的修炼。

教育,归根到底,拼的还是父母的修炼。
01

修炼口德


开头提到的综艺中,有一个叫徐敬凯的小男孩。

凯凯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第一,比赛拿总冠。

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充满着不自信。

而这一切都要从他妈妈的教育方式说起。

曾经凯凯也是一个很自信的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这么好”,但是妈妈却觉得他过于“嘚瑟”。

他说“我长得好”,妈妈则说“长得比你好的多得是”。

他说“我脑子好”,妈妈就问“那你门门考一百分了吗”。



他列举出的每一个优点,都被妈妈否决。

每一次对夸奖的渴望,都成了被打击的无奈。

妈妈一直向他灌输:“你要想自信就要门门考一百,比赛拿冠军。”可是他做到之后,妈妈又不承认他优秀,等待他的依旧是打击。

节目中的嘉宾对于这位妈妈的做法,直言窒息。同样窒息的,还有凯凯。

傅首尔夸他写字好看做题快,他开心又闪躲,委屈地说:“可是妈妈说我不好,天天都说我不好,谁都比我好。”

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却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本该眼中有光的孩子,眼中却充满闪躲。

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原因,不过是妈妈一直说他不好,使其形成了一种“我真的不好”的错觉。

很多父母认为“批评使人进步”“孩子不打击着点就飘了”。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是在一点点的打击中,也磨尽了孩子的光芒。

想要孩子好,那就一直夸他好啊,一直打击孩子,孩子怎么会变得更好呢?

局座张召忠曾分享过一则趣事:

他的儿子小升初时,英语要分强化班。第二天就要进行强化班考试,儿子很不安。

张召忠知道后,对儿子说:“走,爸爸带你去遛弯学英语,包你一晚上学会英语!你可别忘了,爸爸英语很棒的!”

俩人遛了三四小时的弯,他教了儿子十几句英语。
儿子问:“我这是会英语了吗?”

他点头:“是的!”

在他的“忽悠”下,年少的儿子天真地以为自己真的学会了英语。

第二天英语考试时,儿子对着老师把昨天刚学会的十几句英语一通说,惊呆了老师。

许是老师觉得这孩子说得这么自信,英语肯定不错,就让儿子去了英语强化班。

我们都知道,一晚上学会英语是不可能的。张召忠如此说,不过是为了给孩子吃一剂定心丸,让孩子能自信地应对第二天的考试。

很明显,他的方法也是奏效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你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的孩子,终究会长成我们口中那个孩子的样子。

好口德,是为人父母的第一种修炼。
02

修炼示范力


知乎上有个很扎心的话题:“为什么有的父母自己不思进取,却要求孩子努力争气?”

一句话,道破无数家庭教育的真相。

不由想起武志红老师曾说过的一段话:

中国家庭大多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却早早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费力给孩子最好的资源,指望孩子出人头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多少父母,吼着孩子去做作业,自己却在追泡沫剧。

有多少父母,斥责孩子玩游戏,自己却日日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有多少父母,前脚送孩子去最贵的兴趣班,后脚去街上闲逛。

父母自己都不努力,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努力?

与其强迫孩子出人头地,倒不如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竞技真人秀《最强大脑》中,44岁的黄中华是整个赛场上年纪最大的人。与他一同参赛的,还有他的儿子黄明睿。

谈到参赛初衷,黄中华说:“我除了是教练之外,我更是一位父亲。

给孩子做榜样,同等重要。我们做父母的多努力一点点,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的可能是你的10倍,甚至更多倍。”
现实生活中,黄中华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身为数独国家少年队教练,数独中国专家团四位成员之一的他,在工作之余会与孩子一起讨论难题,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儿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父亲的影响,儿子黄明睿也非常优秀。

8岁获得国际象棋一级棋士,

15岁担任中国数独国家队B队队长,

如今刚16岁的他被称为“中国数独难题王”,

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黄中华用自身行动证明了:用嘴去催生孩子,不如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相同的蔬菜却有不同的味道。

父母是什么样的“水”,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味道”。

以身作则,是为人父母的第二种修炼。
03

修炼钝感 


最近在看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

边看边感叹,果然每一个优秀的人,身后都站着一个拎得清的父母。

米歇尔之所以能从贫民窟中的一个普通女孩,到成功考取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成为优秀的律师以及总统背后的女人,都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

其中我们父母最缺少也是最需要学习的一点,是她父母的“钝感”。

米歇尔的母亲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向来都是“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对她和哥哥的事从不过分干预,并对他们说,“我培养的不是小孩子,是未来的大人。” 

她在书中写道:“父母对于我和哥哥学业之余的事情并不多加干预,而且很早就希望我们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总是抱怨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是试问一句,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种钝感?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成绩下降了一名,妈妈就会多给她安排一堆补习班。

齐明月和“学渣”李尖尖玩,妈妈就会旁敲侧击。

总之就是,齐明月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妈妈的雷达就会随之启动。

在这种高压之下,齐明月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明明是个优秀的孩子,却整日郁郁寡欢。

甚至为了与母亲对抗,高考时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白白搭上前途。
过度敏感的父母,会将一切他们认为会影响孩子的东西视作洪水猛兽,但其实,最影响孩子的是他们自己。

孩子蹒跚学步时,稍微摔一下就过去扶起,可是却忘了被扶着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走。

孩子上学后,成绩稍微下降一点就如临大敌,可是却忘了学不会输的人永远学不会赢。

孩子交友时,恨不得把对方的祖上五代都摸清楚,可是却忘了孩子早晚要一个人去面对社会。

父母不能为孩子打造一座真空世界,却总想用玻璃罩把他们罩起来。

而这,最终也害了孩子。

《钝感力》中有一句话:“钝感力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放松。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学习着钝感一点,不去干涉和控制孩子的人生走向,这样一来孩子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建筑自己的城堡。
钝感不代表迟钝,它代表为人父母的一种格局与智慧。

钝感力,是为人父母的第三种修炼。


我们总去迷信所谓用名校、学区房、金钱堆出的起跑线,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其实父母的修行啊。

父母的好口德,给孩子自信,让孩子有勇气去飞;

父母的示范力,给孩子榜样,让孩子知道要去成为怎样的人;

父母的钝感力,让孩子卸下防备,自在前行。

父母的修炼,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修炼好了,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谁敢动我儿子,我连他爸一起打!”:

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自以为是



▲教子当如郭德纲?未必,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郭麒麟……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