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华为:断供后的长征

 

文|财新记者 张而弛 何书静 屈慧

距离9月15日美国禁令生效、相关厂商正式断供,如今已过一个多月。华为竭力备货、调整,试图稳住阵脚,但保持既往的节奏显然十分困难。

面向公众市场的手机业务最先看到“波澜”。10月22日20时,华为下半年的旗舰手机Mate 40系列如约而至。往年,华为发布这款手机,会先在9月德国柏林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预热,公布最新的麒麟手机芯片,再选一座欧洲城市发布手机。但今年,Mate 40在海外市场的亮相只剩下一场线上发布。

对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来说,最大的难题是芯片。8月7日下午,他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直言,Mate 40上的麒麟9000有可能是华为自产旗舰芯片的最后一代,数量非常有限。市场普遍担忧,若美国持续高压态势,这将是华为高端手机的“绝唱”。

今年5月15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将满一周年之际,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第二轮制裁,要求使用美国技术的晶圆代工厂在替华为生产芯片前,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现有的订单要在9月15日之前赶工完成。

为应对制裁,华为最初计划用中国台湾厂商联发科设计的芯片来替代自研芯片,并下了海量订单。但8月17日,美国政府再下一道禁令,要求全球所有芯片企业只要使用了美国技术,在出货给华为前必须获得美国政府许可。联发科的这条备选路径又被切断。

美国对华为制裁层层加码,如今已是极限施压。自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于2018年12月被加拿大扣留以来,双方过招已近两年。美国政府每一轮制裁的升级,都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人仰马翻,而由于供应厂商自身的动力,华为似乎总能在最后找到化解之道。

但这一次,美国的制裁比以往更加严峻。目前,从国内代工厂中芯国际到美国芯片厂商高通,从韩国的三星到日本的索尼,均向美国政府提出继续供货华为的申请,但尚无一家获批......

11月3日,美国举行总统大选,是否将为华为带来转机?从更长远的未来来看,在5G通信技术的山头上,中美已经在山顶相遇,若无法拥抱在一起,已经孤军深入的华为亟待整个产业链的加持,方能抵御美系技术生态围堵。风雨如晦,华为能否见到曙光?欲知详情,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订阅财新通,付费畅读财新周刊深度报道《华为:断供后的长征》。
本文摘引自新闻付费网站“财新网”
全文共计10782字,阅读需要21分钟
关心科技行业动态和趋势的读者
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订阅“财新通”畅读财新网全部文章


    关注 财新TM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