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中风,生活要调整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提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提高,这一时期我们需要调整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



中风的发病往往与某些诱发因素密不可分,比如突然降温、情绪剧烈波动、熬夜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翔教授表示,秋冬季节,脑卒中更容易发生,我们需要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做好健康管理,生活方面,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突然降温防秋寒
进入深秋,气温变化较大,血压也会随之波动。当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血压会突然升高,增加脑梗和脑出血的风险。因此,秋冬气候变化明显的时候,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韩翔教授还表示,中老年人群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气温骤降的时候血管容易发生痉挛收缩,促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卒中发生的风险随之增加。

建议:根据气温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随身携带外套,以备不时之需。晚上睡觉也要及时更换厚一点的被子。



气候干燥调饮食
进入秋冬季节,脑血管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①秋冬气候干燥,应该多喝水,注意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③饮食不要太咸,以免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④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中国人喜欢进补,尤其是秋冬季节一直被认为是进补的好时节。对此,韩翔教授表示,亚健康的人群都可以进补,但是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补。一般来说,药膳比单纯的食补效果更佳。

同时,韩翔教授还表示,患者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遵循相应的饮食营养原则。比如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在进补的时候不宜喝羊肉汤、老鸭汤等富含嘌呤的浓汤。



运动适度忌晨练
有些患者担心运动会引发危险事件。韩翔教授认为:“运动是必要的。从预防脑血管病的角度来说,一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以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为宜,这样才能获得消耗能量、增强体质的效果。有些老年人喜欢以散步代替运动,虽然每天走很多路,甚至膝关节都出现不适症状,却没有达到有效的运动强度。”总之,运动要有效,得满足时间和强度两大要素。

有些人体质相对较弱,运动锻炼后大量出汗,就应降低运动强度,同时需要及时补水。因为大量汗液流失后,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也容易形成血栓、高凝状态,堵塞血管,诱发心脑血管事件。韩翔教授表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运动锻炼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另外,韩翔教授还提醒说,秋冬季节早晚气温低,很多喜欢晨炼的老年人要及时调整锻炼时间,不要太早出门锻炼。最好在太阳出来后或早上九、十点钟出门锻炼。

“早晨温度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晨峰现象,早晨血压特别高,这个时候出门晨练,受到低温刺激后血压进一步升高,就更容易发生脑血管事件。还有些人老年人早晨空腹锻炼,容易出现低血糖,也要注意预防。”韩翔教授补充道。

此外,还有些人为了增强体质而进行耐寒锻炼。韩翔教授认为,耐寒锻炼并不适合大众,少数体质较好的人群可以尝试,但也要循序渐进,比如从夏天就开始逐渐适应冷水洗脸、洗冷水澡等。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则不适合进行耐寒锻炼,因为低温刺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专家简介

韩 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长兼神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脑血管学组副组长等职。致力于研究中青年人卒中的病因(如颅颈动脉夹层、血管炎、PFO等)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探讨;缺血性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颅颈动脉夹层的影像与治疗;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诊治等。
END


精彩推荐


【国际乳腺癌关注月】乳房小的女性真的不易得乳腺癌吗?

吃小龙虾后住进ICU?横纹肌溶解症惹的祸

“血痣”是肝胆病变的前兆吗?



    关注 健康财富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