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力气比现代人大吗?为什么?

 

古人“力量大”的形象,比下来却是一声叹息。...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字数2521,阅读时间:约8分钟


很多“野史迷”读历史时,常见的一个感受,就是“古人力气很大”。

这种感受,要是乍一看去,似乎很有道理。就说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在缺少“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从衣食住行到劳作,当然都要更花力气。既然成天干活,力气自然不小。
更不要说历代野史演义里,那些让人震撼的“举鼎大力士”们。而且就算看看古代“武举”的“考试科目”,其“力量要求”也常叫现代人咋舌。比如明清武举考试的“步箭合式”环节,“考生”们既要拉开“八力”至“十二力”的强弓,也要舞起八十至一百二十斤的“大刀”,甚至还要把二百斤至三百斤的“石礩子”举到“离地一尺”。可以说,能从这个考场“考出来”的人物,就算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力量强人。

古代一些精锐部队的力量要求,也同样叫现代人感到震惊:远的如战国时代的“魏武卒”,每个士兵都能拉开十二石力的强弩,一天可急行军百里。近些的如宋元明年间的精兵:以现代重量标准换算,宋代禁军士兵的盔甲重达50斤,明初士兵的盔甲加头盔,加起来更有57斤。一个普通明朝精兵的全身负重高达88斤。这样的士兵,如果没一把子力气,别说行军打仗,穿上“军装”就要晕菜。

明末清初大英雄郑成功麾下的“铁人军”,对“力量要求”就十分严格,所有的士兵必须要做到抱起300斤的巨石,在演武厅里转上一圈。这么一群“力量强人”组成的精兵,不但曾在收复台湾的战役里建立奇功,后来更远征黑龙江,打出了野战里“零伤亡”痛击沙俄哥萨克的硬核胜仗。

那是不是说,古人的力量水平,就是远远强于现代人呢?其实,比起这些让后人仰望的“神迹”来,我们需要正视的,却还有“力量水平”里的另一个因素:古人的营养水平。这事儿,我们首先可以看看一件生活必需品:盐。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一个人要想维持身体的基本健康,每年的食盐摄入量是必须的。但放在古代社会,在科技有限的情况下,食盐的产量远比现代低得多,外加食盐产业对于历代王朝来说,都是暴利产业,自然也被严格管控,价格往往没商量。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吃盐”也许不是难事,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吃盐”却常常十分难。

比如在唐朝年间,大文豪韩愈就记录下了唐朝百姓“吃盐难”的惨状:“百姓贫家食盐甚少,或有淡食动经旬月”。唐代尚且有这种惨景,唐代之前自然更难。而哪怕是在食盐产业更加发达的明清年间,以明末学者宋应星的估算,每个明朝人要想维持正常体力健康,每年至少需要50斤盐。可由于交通以及官府垄断等原因,明清年间的盐价也常浮动,有时能涨到每斤五分纹银。许多吃不起盐的老百姓,依然是“终身茹淡”。

连盐的摄入量都是这样难,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力量水平”,能有多强?
而与“吃盐难”同样难的,当然就是“吃油难”。比起盐来,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食用油更是奢侈品。比如我们今天熟悉的花生油,放在古代却是明清年间才有,连花生都常是“御膳”里的名贵菜,“花生油”也是明清年间的“奢侈油”。

至于其他的食用油,比如芝麻油、菜油、猪油等,在宋代以前,往往都是贵族专享,宋代以后逐渐普及开来。但在古代的榨油技术条件下,“出油率”一直是个难题。比如芝麻的出油率是百分之33,油菜籽的出油率是百分之25,黄豆的出油率只有百分之8。明清年间的大型榨油作坊,虽然已经有了完备的“装备”和三十多道工序,但每天经过八九个小时的劳作,也只能“出油”100斤。

这种情况下,古人的“吃油”也是非常不容易。《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就叹息女儿出嫁几十年“猪油不曾吃过两三回”,这都还算古代条件好的。麻油在明清年间,往往多在有钱人家的餐桌,普通老百姓能吃上几口“菜油”“豆油”就不错。明代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的食用油价格,常常是在60至80文一斤。很多穷苦地区的老百姓吃不起油,往往都吃“米油”——即用淘米水做油。
无论“吃盐”还是“吃油”,对于古代的苦老百姓来说,都不是容易事。

而清朝“康乾盛世”年间,中国北方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是那时老百姓的缩影。在山东的齐河地区,普通的农民家庭“家数口者,不知肉味”,昌邑县的农民“终岁勤动,不免饥寒者”。“天子脚下”的直隶地区,也是“仅糊口而已”。至于“饮食质量”?当时农民的主食多是高粱河春麦,过节才能吃口稻米,至于“鱼肉”?那真是“极少食肉”。“糠菜半年粮”却是常见现象。这,还是在“康乾盛世”。

“营养”到了这个地步,又谈何“力量水平”?所以也不难理解一句老话“穷文富武”。确实,想达到“考武举”的力量水平,不止要苦练,“营养”也必须要跟上。想习武?单是一个“吃”字,放在古代社会,就能吃垮一个普通家庭。

当然,比起老百姓家来,古代的军队当然吃得更好。也正因为精锐的部队可以做到吃饱喝足,所以练兵才能系统。比如宋代的禁军,就能做到“早教日月,无得番休”。那些闪耀军事史,也强大“力量水平”杀出辉煌战功的虎师,其“成功经验”根子上都是两条:1,吃饱。2,苦练。

但这样的“吃饱苦练”,前提是一个王朝的政治要清明。比如在曾诞生过“戚家军”等英雄部队的明代,到了明末时就出现了“潜规则”:每支万人规模的部队,往往要被吃掉四千人的“空饷”。剩下的六千兵马,钱粮也被层层克扣,甚至被“视为弃物”。这样的“废物兵团”,上了战场又有什么“力量”,直接给清军八旗“满万不可战”的神话当了垫脚石。
而到了清朝鸦片战争前,这事儿就更哭笑不得:清军的沿海士兵,每年也就一到两次“操阅”,日常都是放羊。甚至即使这样,许多士兵也基本不参加训练,“操阅”时往往雇人顶替。他们除了领军饷吃粮外,平时还做着很多“兼职”的小生意。以当时云贵总督罗绕典的叹息,清军里当时能开八九力弓的人,都是“已属寥寥”。这样的废物军团,对上拥有近代后勤,训练无比严格的英军,当然稀里哗啦。

以这个景象说,古人“力量大”的形象,比下来却是一声叹息。叹息背后,是多少古代生活的进步过程,又是多少兴衰的教训。

 

参考资料:李湖光《大明龙权下的火器战争》、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秋良《古代的食用油》、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训练与装备》、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装备》、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宋宇《元明清时期油脂研究》、徐浩《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汉周严选

一直以来,《朝文社》都把做最好的历史内容作为己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期待您能支持我们的茶品牌:汉周严选。

点击我们公众号菜单栏的“买茶去”,添加微信就可选购各类优质茶。

或者长按以下图片二维码:
也可点击如下小程序:
汉周严选


    关注 朝文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