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大特点的IP,影视化都爆红了

 

剧研社,国剧鉴证实录!...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追剧不迷路


文_ 栗小姐本人

最近紫金陈成为作者圈里最被羡慕的存在。




三部短剧,豆瓣平均分8.5以上,《隐秘的角落》还红出了圈,绝对是作者里的人生赢家。

这也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为什么他的作品就行?是命特别好吗?

四年前我曾在天涯开贴聊过网文(虽然坑掉了),这四年间,又有无数知名不知名的IP在影视行业的大风口里影视化,有的爆火,有的沉寂,还有的扑得轰轰烈烈。

这一篇,就让我们努力寻找规律:到底什么样的IP,改编影视剧爆红的几率,会大一些呢?

声明1:在这一篇的语境里,我把所有非原创故事都视为IP改编,系列如九州、鬼吹灯、盗笔……



作者如马伯庸、紫金陈、猫腻、阿耐、顾漫……



翻拍如日韩台剧、欧美影视和古早又经典的华语影视剧……



声明2:我们探讨的是IP作为影视化改编原材料的优劣,不探讨厨子水平。毕竟如果厨子太差,给龙虾也一样说毁就毁了。

 故事性


为什么紫金陈能成为作者中的人生赢家,而马亲王的改编效果却一言难尽?

为什么九州改一部毁一部,阿耐改一部火一部?

为什么鬼吹灯系列改编通常是大众向,而盗笔系列改编通常是粉丝向?

答案其实都在三个字:故事性。

《一千零一夜》告诉我们:听故事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天性。通俗向的文艺作品,多半是用来满足人类对故事的渴望。

抛开严肃文学不提,这几年IP改编的重灾区,网文也好,纯出版小说也好,都是“通俗小说”的范畴,说白点,是大众读来娱乐的。

从诞生那天起,通俗小说的基础评判标准,就是你有没有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而在影视改编过程中,故事性更成了制胜第一要素。

紫金陈的《长夜难明》,读过的人都会被故事本身蕴含的力量感染,影视改编是在90分的基础上发挥,只要过审没问题,效果绝不会差。



他的《坏小孩》、《谋杀官员系列》甚至之前还不成熟的《无证之罪》,无论立意如何,推理是否严密,从故事性上来说,都是影视改编的绝佳素材。

可是,也有大量的IP并非以故事取胜。有的胜在氛围构建,有的胜在宏大世界观,有的胜在角色互动,有的纯粹胜在出色的文笔。



不是说这一类IP就不好,每个人看文都有自己的口味与偏好。但当它们被拎到影视改编这一战场时,在可视化的标准下,氛围、文笔、世界观和互动,都因为过于缥缈而难实现,只有故事,是实打实的。

最著名如《九州》系列,世界观先行,光设定就有一本书的体量,读起来是很吸引人,可到影视化改编,可能几万字的设定就旁白3分钟,史诗感、宏大感荡然无存。

而九州框架下最知名的故事《缥缈录》,也是重氛围、重角色互动,叙事偏碎片化,何况还没写完。

这怎么改嘛。

类似的还有我说过很多次的《鬼吹灯》和《盗笔》系列,前者重情节,后者重人物;前者故事曲折,后者氛围出色。所以前者影视化的基础就很好,观众不需要了解前因后果拿来就能看;而后者的延展性很强,是同人的沃土,但改编通常粉丝向,也因此大量使用流量演员。



all 流量

有争议的是马亲王,他的小说虽然以氛围文笔甚至知识面著称,但脑洞很大,故事也引人入胜,为什么影视改编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呢?

因为篇幅。

紫金陈10万字12集短剧,且还要填补一些细节与人物血肉。

马亲王呢?一个不太复杂的故事在哥们儿自己笔下篇幅就不小了,但文笔好氛围佳大家还看得下,到影视剧改编直接50集以上,这谁受得了?

故事性被稀释了,自然就不精彩了。

还要额外说说文笔。

紫金陈被豆瓣er诟病文笔、后来怒而卸载豆瓣的故事,估计你们也听说了。




如果说IP原文的世界观和氛围在影视化过程中作用不大的话,文笔的作用又如何呢?

可以说是毫无作用。

《花千骨》原文被称为“小学生”文笔,但故事性足够,改编底子就不赖。



而与紫金陈同为理工科出身的阿耐,写文就是平铺直叙,无描写,无高潮,无烘托。

但在时代里浮沉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就是影视化的上乘原材料。

狗血与美强惨


进一步说,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呢?

理想状况下,当然是故事矛盾既水到渠成又张力十足,情节既曲折动人又不过分依靠巧合和机械降神,人物既复杂饱满又有明晰的成长线。

但是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下。即使紫金陈也不可能做到部部都是《坏小孩》和《长夜难明》。

那么退而求其次,以广大网文的平均水准来看,什么样的故事,影视化更容易成功一些呢。

要么想不到。

这就是为什么悬疑题材IP一贯是影视化大热门:设计不出一个让人想不到的故事,还叫悬疑吗?



要么真狗血。

这里的狗血,指的是那些激烈的极端的冲突与矛盾,和在这些冲突矛盾下角色激烈的极端的情感与互动。

有些梗老,但它好用,它就是长在人民群众的高潮点上。屡试不爽。

比如复仇,无论是拍的高级些的《琅琊榜》,还是完全庸俗化的《回家的诱惑》。



比如“君若无心我便休”与“追妻火葬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话题出圈、收视走高的转折点,就是素素跳诛仙台。



所以为什么《都挺好》播出前读过原著的我就觉得这剧没理由不爆。



为什么《香蜜》改编时曾有“又粗制滥造仙侠剧真的好无聊”的声音,结果播出后piapia打脸?



为什么吸取教训的我们在《琉璃》播出前就判断这剧应该有戏?



因为原著故事够狗血,改编也没损伤这一点——《香蜜》甚至还为男二额外增加了身世和际遇的狗血度。



以前我们讲过,美强惨是宇宙第一吸粉人设,why?



因为“强”和“惨”并存,就自带一股矛盾激烈的狗血气息。



但凡能把“美强惨”写好写明白的IP,在这个人物身上的狗血度就绝不会差,改编但凡不太离谱,成片多半不会拉垮。

这也是“耽改101”里我相对期待《皓衣行》的原因:原著情节真狗血,三大主角人均美强惨。厨子不太差的话,爆的潜质是有的。(不怕剧透可看文末“阅读原文”里豆瓣er的故事概括)

 稀缺性与时效性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应过来:咦不对啊!另一个作者里的人生赢家——顾漫,她的作品既不狗血也不意外,非强情节,更与深刻不沾边,怎么回事?

这就要说到IP改编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稀缺性与时效性。

顾漫的小说简单明快,没有大起大落,鲜少撕X狗血,但总在读者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影视改编成功率也极高。

因为她每篇文在其面世的时间点和影视化的时间点上,总能做到同时期里比较特别的那个。

2010-2015年间,内地偏娱乐向的影视剧流行宫廷大玛丽苏,《宫》、《步步惊心》、《美人心计》、《武媚娘传奇》、《陆贞传奇》……



于是《杉杉来了》这种一心一意谈恋爱的小甜剧,就像一股清流。



都市丽人+职场精英久别重逢的剧,在《何以笙箫默》时因新鲜而爆火,到后来者《一路繁花相送》时就扑得无声无息。



《微微一笑很倾城》,国内第一部网游题材的言情剧。



很不熟的两个人

现在《你是我的荣耀》,又把搞对象的魔爪伸向了科学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三四年里小甜文小甜剧开始泛滥,《东宫》这种把人往死里虐的虐剧就成了独一份,它不火谁火呢?



《欢乐颂》未必强故事,却是彼时市场罕见的都市女性群像。



《人民的名义》单论水准,扔到《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那个年代只能算平平,可反腐剧绝迹江湖久矣,市场饥渴度真的太高了。



同为清穿三座大山,同是唐人制作,2011年的《步步惊心》虽然被《宫锁心玉》占了先机,但市场尚未厌倦;



可到2020年的《梦回》,除了“穿越”和“皇子都爱我”,它已拿不出任何新鲜的东西。观众早已阔步走入了20年代,它还唱着10年代之前的歌。



也有些梗,在网文圈已不新鲜,但影视圈还比较少见,拍出来大家还有兴趣看。

比如《琉璃美人煞》网络版完结于2009年,十生十世的设定在仙侠剧里也并不新鲜,但胜在狗血,且女主vs男主那女强男弱的性转设定,在影视圈尚有先机,起码不会让人觉得陈腔滥调。



紫金陈自己也把这点谈得非常明白:




影视工业的生产模式,注定其在市场风潮时效性上的滞后:当你追风一个爆火题材,等买好IP、搞完剧本、开机拍摄、做完后期、N次过审,到能播出时,最快也是一两年后,市场口味早已变化了。

况且,跟风的就只有你一个吗?

今年已经饱和的女性群像剧,就是绝佳的例子。



排着队向我们走来的,还有因《镇魂》《陈情令》走红而扎堆的耽改101。



恐怕过审是大问题

很多从业者觉得:跟风那些被验证过成功的东西,风险会比较小。

也许吧,但前提是你加大投入、做到更足。



不然的话,跟风,才是最大的风险。
结语


IP改编还有很多雷区可以探讨,限于篇幅,也许会在未来单独成文。

这几天陆续看到微博上有人在探讨,说短视频崛起,游戏业繁荣,大众时间被各种碎片化娱乐方式填满,所以影视行业只能靠小鲜肉等流量+直给的情节,去拉住仅存的女性观众,听意思是觉得国产剧粗制滥造是大势所趋。

对这种结论,我感情上接受不了,理智上也无法完全认同。

我知道,当下很多影视剧面世后的最大流量,是被碎片成抖音微博短视频传播,是被各类up主剪成“拉郎配”与“合集”流传——短视频是风口,我无法否认。

可大众对那些精彩的、新鲜的、动人的故事,还是有渴望的吧。

那么,在把内容的锅推给时代之前,不如先自省:

我们,真的讲了一个好故事吗?
-End-







    关注 剧研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