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了,这个名字依旧闪耀!

 

(设计:李雷)
提起这个名字
相信许多人都很熟悉
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上
曾经学过的这类问题吗?
当你想泡壶茶喝时

洗水壶要1分钟,烧开水要15分钟,洗茶壶要1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拿茶叶要1分钟

你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才能保证喝到茶
并且所花时间最短呢?
这个烧水泡茶的简单案例
让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的数学理论
——“统筹方法”
不少“精明”的小伙伴学会后
还将这个方法
熟练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比如放学一回家,就让妈妈开始做炸鸡,与此同时自己开始写作业,等作业写完炸鸡也做好了,就能一边啃着炸鸡一边看动画片了

在不断地学以致用中
我们也懂得了应该如何
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
而《统筹方法》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的数学家”
——华罗庚
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自安函数论
……
华罗庚所创立的多项数学理论研究
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华氏算子”
“怀依一华不等式”
“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
国际上以他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
昭示着他卓越不凡的学术地位
陈景润、王元、陆启铿、龚升……
诸多数学大家出自他的门下
可谓桃李盈门,群星闪耀


华罗庚在陋室里完成了巨著《堆叠素数论》的写作
他发起创建了
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是我国最早主张
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他让数学理论
从“深闺”走向生产一线
探寻出了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
相结合的道路
他自学出身
却教了千万人民
……


↑华罗庚教授(左一)在全国推广“双法”,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1910年11月12日
他出生在江苏金坛
其父因为“进箩避邪,同庚百岁”的寓意
为他取名为华罗庚
幼时的华罗庚非常喜欢思考
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然而命运仿佛铁了心
要和他开玩笑似的
让他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


↑华罗庚17岁时在江苏金坛家乡。
15岁那年
因家境贫寒
华罗庚被迫辍学
这位蜚声国际的大数学家
一生只有一张初中文凭
19岁那年
他不幸感染上风寒
落下左腿终身残疾
要借助手杖才能行走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磨难从不是他混沌度日的借口
反而更加坚定了他
走向成功的决心


↑1930年,华罗庚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发表。
1930年
身为金坛中学庶务员的华罗庚
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
《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轰动了当时的数学界
他也因此得到时任清华大学
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赏识
走进了清华园
自此
华罗庚正式走上了潜心学术的道路
并先后前往英国、苏联、美国
访问、任教
↑华罗庚在英国与友人合影。左起:张文裕、华罗庚、吴征铠、王竹溪。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1950年3月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
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0年3月26日新华社电讯:华罗庚返国抵京。
在生命的最后20余年
华罗庚不顾年迈体弱
带领小分队走进工厂企业
推广统筹法选法
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
应用“双法”统筹安排工作
帮助许多单位
大大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72年,华罗庚在湖北宜昌制药厂现场讲授优选法。
华罗庚在中科大开创的“一条龙”教学法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华龙弟子”
华罗庚撰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
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
↑1958年,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课。


↑1953年8月华罗庚和数学研究所的学生在交流数学。
1985年6月12日
华罗庚在东京大学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
讲演结束在接受献花的一刹那
他的身体突然往后一仰
永远地倒下了……
10余部专著、150余篇学术论文……
华罗庚的一生
带给了世人丰厚的数学思想成果
更让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
走进了工厂车间、千家万户
如今
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
秉承华罗庚的精神
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
投身到数学研究中去
撷取数学世界的明珠
今年是华罗庚诞辰110周年
他传奇的一生
启迪、勉励着后人
也时时让我们铭记
求真、求善的科学精神
永不熄灭!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江苏频道

监制:刘洪 张立红
作者:庞雪汀

编辑:张玲琳

校对:董静雪 刘怡然
点“赞+在看”,纪念华罗庚!


    关注 新华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