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  互联网巨头BAT如何布局车联网

 

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入驻车联网领域,力图瓜分车联网这块千亿级蛋糕。...




关注一下有惊喜!

核心提示

车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互联网巨头争相追逐的战场,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驻车联网领域,BAT布局车联网领域主要采取三大招数,力图瓜分车联网这块千亿级蛋糕。

BAT经历了互联网10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PC、移动互联网已经天下三分的局面下,正在快速成长的车联网以其数千亿级的规模和互联网的特性理所当然的成为巨头们餐盘中新的一轮饕餮盛宴。



相比前两代的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的生态更为复杂,其中,传统车企掌握着极强的话语权。而且面临着交通法规、政策变化等不确定的政策风险,再加上车联网在国际上也没有先进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软硬件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的存在使得BAT在车联网的行进道路上显得异常踟蹰。

即使如此,BAT在车联网的布局依然有章可循,BAT在车联网领域都采用了哪些招数?1

BAT都以地图为核心

腾讯入股四维图新后,2015年年5月四维图新又投资近3亿元控股图吧集团,显现出以地图为基础的车联网全生态产业链布局。

百度正加快速度布局“车辆—地图—车主”三者为核心的车联网生态圈。用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顾维灏的话说,目前百度车联网生态和平台的布局已经领先其他车联网竞争者,服务已经迅速落地、量产。

阿里巴巴则以高德地图为核心,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表示,正式推出“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将高德车联网业务纳入体系,并正在加紧研发新一代一体化引擎,以拉动手机和汽车的相关业务。放话“3年不赢利”、专注于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的高德也在暗暗积蓄自己的能力。

2

BAT都选择了车机作为载体

传统车载导航沦陷,车主转而使用手机导航,核心原因是车载导航联网能力的缺失。数据不新、不全、不实时、不准,导致了传统车载导航定位飘移、地图精度差、交通路况不实时、引导不准确等一系列产品问题,当然会被智能手机超越。但是,使用手机导航只是权宜之计,手机存在硬件能力弱、使用不安全、数据不完善等硬伤,而车载导航还潜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能力提升,用户会逐渐从手机再次回归车载导航。

三巨头中,只有百度始终坚持将车机作为车联网的中心载体,腾讯、阿里最初进入车联网的方式是通过OBD硬件和手机APP来实现,其基本策略是盒子类产品获取车辆信息发送到手机,用户通过手机APP查看车辆状态和操作习惯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商业衍生,其核心思想依然是以用户手机为中心。结果市场并没有给出正向反馈,醒悟的阿里、腾讯转而与车机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与华阳和路畅等车机企业共同打造一体化的车机,以车机为中心装载车联网内容。

3

BAT都各自建立了车联网阵营

如果不是造整车,车联网单靠网络公司是无法推动的。从目前来看,BAT主要从三个方面挑选合作方:车企、硬件、内容服务。

百度:车企合作方包括现代、奥迪、上海通用、大众、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硬件合作方包括先锋、德赛西威、路畅、华阳、飞歌、凯越等;内容服务方包括考拉FM、网易云音乐等。

阿里:车企合作方包括上汽以及捷豹路虎等;硬件合作方包括路畅、华阳、纽曼等;内容服务大部分都是阿里系,诸如虾米音乐、UC浏览器等。

腾讯:车企合作方有梅赛德斯奔驰;硬件合作方有华阳、路畅;内容合作方:考拉FM、自选股、QQ音乐等。



得益于智能交通的发展,车联网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并且其业态特征对科技巨头十分友好,相对于其他的参与者,无论是从产品矩阵、技术、资金还是产业链号召力等方面来看,BAT都有着先天的优势。

然而,从2014年BAT大张旗鼓的进军车联网至今已近两年,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大的波澜。除了媒体的轰炸和各大展会上的新概念,汽车还是那辆汽车,驾驶还是那样驾驶,车联网并没有如愿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核心问题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安全问题待解决
在业界看来,汽车智能化的技术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反推系统的改善,来实现一个更安全、舒适、节能的行驶。不过,被寄予厚望的车联网并非就能令人高枕无忧。

越来越多的分析显示,汽车厂商在大规模地引入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并没有给这些新功能提供足够的保护,这就带来了安全隐患,黑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车辆或者窃取用户信息。诸如胎压监测、无钥匙入车、遥控启动等,这些车主已经越来越依赖的技术,都有可能成为黑客的入口。号称最安全的智能汽车特斯拉,也在中国被顶级黑客KeenTeam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侵入,并远程操作了“无人驾驶”。

未来安全和隐私将是车联网发展的一大课题。同时,眼下车联网技术发展太快,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种车联网产品各自为政,兼容性非常有限,这也将成为制约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瓶颈,亟须有相关的政策标准出台。
用户需求真伪难辨
从需求角度来看,一种产品的流行程度与用户需求的强弱呈正相关。目前,BAT的车联网产品矩阵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用户强需求的呢?

导航也许算其中之一,但并没有对现有的导航做出重大的超越,现有的导航已经做到足够好,尤其是在车载导航领域占据大量市场的凯立德、美行、道道通等,C端用户可能都还不够熟悉。在此等情况下,用户貌似没有做出替代现有导航的理由。

音乐、新闻、社交?驾驶是一个专注的事情,很难想象这些功能在驾驶过程中能占大比重。车辆管理?先不说车辆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汽车在用户的世界中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具,有多少人愿意每天抱着手机查看汽车的相关数据,分析自己的驾驶习惯?

也许BAT描述的愿景很美好,也许BAT能够说服车企、4S店、保险公司等机构加入他们的阵营,但如果最终用户兴趣寡然,那所有的努力也终将是枉然。



互联网巨头都十分看好未来的车联网市场,不断加大投资,从苹果的carlplay到谷歌的Project Mode、从腾讯和四维图新的“趣驾”到百度的CarLife,形形色色的车联网技术应运而生。这些创新将推进“汽车+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未来,为车主提供自动汽车救援、汽车美容、汽车保险、远程智能操控等服务,也许并不遥远。

本文部分参考来源:

虎嗅网:喧嚣之后,BAT都在车联网领域落下了哪些棋子

创事记:车联网之战,BAT三家谁走对了路


经济日报:BAT巨头争相布局 车联网“地图大战”升级


时代在线:BAT全面入局 车联网肉搏战全面升级


戳二维码关注,更有料!


    关注 网易汽车创新工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