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话化的妈妈角色,是怎样演化的? 专家观点

 

科学早教...


爱贝睿编辑推荐

为什么必须带孩子去学游泳、钢琴或舞蹈?为什么有那么多针对婴幼儿的早教班?为什么好妈妈必须小心地跟孩子商量,不能粗暴地让孩子服从?

这一连串「为什么」背后,折射出一个疑问:我们对孩子的关注,是否放在正确的地方?

父母很重要,但不得不承认,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对孩子吃喝拉撒睡过度关注,却忽视了儿童心理和需求,比如孩子的兴趣、探索欲、情感发育等等。

这篇文章,是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博士郭歆老师对「精细养育」的一篇反思。希望对你思考这个问题有帮助。



我曾使用了「过度养育」来翻译西方热烈讨论的 intensive parenting 这个词。我这次把它翻译成「精细养育」,缘于两点考虑:

第一,「过度」和「养育」连在一起,将父母变成了批判对象,这并非我本意,也非提出这个词的社会学家的本意。希望下面的介绍可以让大家看到在欧美的讨论中,更多地分析在于突显这个现象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精细」其实可以很好地刻画当下中国的一些养育经验——对各种养育细节反复思考和咨询。

30 年前,我小时候:奶粉是什么?

我小的时候,几个月大就被放在托儿所。托多所孩子多,我年龄最小,经常没有人顾上给我换尿布……

一岁断奶后,我跟大人吃饭很类似,加上一些米糊糊。奶粉没有见过,偶尔在大了一点后知道了麦乳精,但那也是很珍贵的东西。

从上小学开始,我的胸前就挂着钥匙,因为家里大人都是我们放学后一两个小时才回家。和同学嬉笑打闹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成为那时放学的一大乐事!

那时候,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督促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写完作业,或者听写结束,要求家长签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朋友练就了模仿大人签字的能力!第二,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需要大人过目。

小朋友之间的吵闹打架是常事(印象中,小学的女生打男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呵呵)。家长们用各种方法管教自家的孩子,没有想过还要去咨询其他人如何处理这种「琐事」。


30年后,现在的小朋友们:肉松不好吃!

宝宝刚出生时,妈妈需要在巨大的焦虑中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喂多久。如果给宝宝喝奶粉,需要挑选奶粉的品牌。辅食的内容和吃法也经常成为家庭争议的源头之一。

孩子如果不到3岁就上幼儿园,妈妈会背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有可能被指责「不负责任」,也会担心幼儿园的任何情况影响孩子幼小心灵和今后的发展。幼儿园的选择很费心:公立、私立、蒙氏……

小学的学校门口看不到过去的「放学路队」,替代的是被接送孩子导致半瘫痪的交通。马路上,甚至在小区中,很少看到没有大人陪伴而自由玩耍的小朋友。

家中,妈妈们(或爸爸)认真地完成所有需要家长合作的作业,并要积极地搜集不同的学习资料,甚至为初中的激烈竞争做准备……

不论是上班的妈妈还是全职在家的妈妈,参加某种养育课程或培训成了必需品,至少在中产以上的家庭中是如此。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细心呵护着孩子的身心。

认真地养孩子就叫「精细养育」吗?

为什么那么多中产阶级女性觉得带孩子去学习游泳、柔道或舞蹈是必须的?

为什么母乳喂养带来的「联结」如此重要,要用一些新的科技帮助宝宝「吸吮」没有奶的乳头?

为什么有那么多针对婴幼儿的培训课程?

为什么一位「好」妈妈必须非常小心地与孩子「商量」,以避免被称为‘粗暴’地让孩子服从?

1996年,美国社会学家 Sharon Hays 在《母职的文化悖论》(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中观察到养育文化的变化,这样追问。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Hays 当然知道人类的儿童需要较长时间的照料,才能从婴幼儿期过度到成人期。但是,她指出:「现代美国妈妈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了6岁之前儿童的简单需要——食物、温暖和安全。」正是这个「超出部分」 (more) 是她所担心的。这个「超出部分」 包括以下特点:

在时间、精力和物质上对孩子的大量投入;

相信孩子的需求必须放在第一位,而妈妈的育儿行为必须是「以儿童为中心」;
需要妈妈关注专家对孩子成长发育的评价和建议,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孩子已经远远不够。

在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后,Hays提出了「精细养育」(intensive parenting)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一种理念(ideology),即妈妈必须「在养育孩子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并且,根据这个理念,「恰当的育儿方法是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的,有‘专家指导’的,必须有大量人力,感情和经费投入的。」她同时提到,虽然并不是每位妈妈都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养育孩子,但是,这种理念或隐或显地被大部分妈妈们视为「恰当」的方法。

有意思的是,如Hays观察到的,这个「精细养育」理念的兴起是在女性已经占了50%以上的劳动力市场的历史时期(至少在美国)。女性就业增加、孩子参加白天看护机构的时间增加、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加,妈妈在育儿方面付出的时间依然上升。

工作、家庭、孩子三不误的辣妈榜样,你见过吗?

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大量的学者使用它来描述当代欧美的育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和批判一些负面后果。比如,Douglas 和Michaels 研究美国的媒体是如何帮助来塑造「理想的妈妈形象」,她们将此称为「新妈妈崇拜」 (new momism)。

「强调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满的,妈妈仍然是照顾孩子的最佳人选,作为一名合适的妈妈,她必须将其全部的体力、心力、情感和智力,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投入到孩子养育中。「新妈妈崇拜」树立了一个不可能成功模仿的榜样。」

很多杂志上宣传的「明星妈妈」就是这种榜样的生动体现。这些妈妈们不仅工作,还实现了完美的妈妈形象和自己的个人形象。这种宣传又带来了美国的另一种现象——「妈妈们的战争」。职场中的妈妈和全职妈妈之间的差异被突显。在一个将母职视为极为崇高的社会中,两种位置上的妈妈都面临着如何去「合理化」自己的选择的道德压力。
(维多利亚和女儿小七)


Lee (et al., 2010) 在对英国育儿现状的研究中也呼应 Hays 的提法。她指出,「过去被视为平凡的、不重要的、私人化的家庭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成为了今天热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并被视为将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整个社会的行为。」

妈妈在被「神话」的同时,被摆在了一个「担负社会未来」的位置上——养育与妈妈的其他角色需求放在一起,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impossible mission)。■

参考文献:
[1] Susan Douglas,  Meredith Michaels:The Mommy Myth: The Idealization of Motherhood and How It Has Undermined All Women
[2] Lee, E., Macvarish, J., & Bristow, J. (2010). Risk, health and parenting culture.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来留言区跟我们分享吧!

- end.-

为人父母是件需要学习的事情。但很多爸爸妈妈在育儿上常犯两点错误:

第一个误区,解决不该焦虑时的焦虑。相信这个焦虑你并不陌生。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走了,自家孩子还在爬,焦虑了;看到别人家孩子能说 100 个字了,自家孩子只会咿呀发声,又焦虑了。

第二个误区,解决该焦虑时的不重视。就拿说话晚来说。在中国,100 个孩子里有 17 个宝宝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很多家长以为「贵人语迟」,却不知道这可能预示着他们的神经系统有疾病隐患,比如唐氏综合征、自闭症、听力障碍等等。如果能在 2-4 岁提前发现,提前干预,将能大大帮助孩子发挥语言潜能。

为了帮助你科学育儿,我们联合来自全球名校的数十位儿童脑科学、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专家,共同发起的一个大型儿童早期发展干预计划——未来脑计划
点个在看,分享你的态度


    关注 爱贝睿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