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爱的新画笔,第二天就送给同学,为什么我的孩子要通过“讨好”才能交到朋友?

 

孩子在学校里没朋友,怎么办...





关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


孩子爱讨好别人,是真的“缺朋友”吗?

撰文:敏仪妈妈

前天,父母堂推送了《家长不疼,老师不爱,刘星那样的“倒霉孩子”是如何炼成的》,关于孩子是否被集体“接纳”的这个问题,我也曾一度焦虑过。

这几天,我家仪宝就遭遇了一回“社交困境”:我给仪宝新买的一套画笔,第二天被她带去幼儿园,回来时却只剩一半了,她说送给同学了。

那套画笔是仪宝“求”了我好一阵才给她买的,比较炫酷的立体盒子+丰富的配合+带闪粉的外观,确实很炫酷,其中有几支颜色特别好看,仪宝拿到之后自己也是爱不释手。

然而她自己都这么喜爱的新画笔,怎么就会送给同学了呢?

我就问她那些画笔去哪了,她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告诉我:送给XX了。我特地仔细翻了一下,发现颜色比较酷炫的,和较为常用的几个颜色都没有了。

我倒也不是心疼那盒画笔,只是我对孩子“讨好”的举动比较担忧。

仪宝说,XX很喜欢那几只画笔,让仪宝送给她,仪宝舍不得,XX就说仪宝小气,仪宝怕XX不跟自己玩了,就把一部分画笔送给她了。

听到女儿为了留住一个朋友,要用自己特别喜欢的画笔去“讨好”,我非常难过。
1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应该也会遇到这样一类孩子。他们总是怯生生的,总是习惯一个人默默的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

在团体里,他们不敢表达,即使有能力对答如流,他们也不敢举手,时常跟在同学后面,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生怕和别人不一样,起冲突。

如果有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比如拿走了他的东西,或者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也不敢据理力争,要求对方赔偿,只会说:没关系、没事的。

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什么都行”、“我都同意”、“你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类似的话语。

有的老师和家长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给他们冠以“懂事”的标签,甚至成为自家孩子的“榜样”。

但是,对于这类孩子,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心疼,因为他们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讨好型人格”。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一味地去讨好他人,反而忽视自己内心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虽然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程度不同,但“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基本会表现出5个共性特征:

胆小、自卑、敏感,行事小心翼翼;

过分乖巧听话,总优先考虑他人感受;

善察言观色,总被别人的情绪所控制;

爱道歉,不争抢,不敢拒绝他人要求;

无主见,做事为了博得对方的关注赏识。

这类孩子对安全感、对他人的关注和爱,认知有偏差。

他们通常会自我暗示——

“只要我把玩具、零食等东西“贡献”出来,朋友们就会和我一起玩耍”

“只要我跟着朋友,他们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他们就会喜欢我”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害怕与别人起冲突,不自信,做事怕被否定,刻意迎合别人的情况,慢慢养成“讨好型人格”。

也正因如此,“讨好型”人格成为孩子身上一道沉重的枷锁。他们时时刻刻将他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们时时刻刻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活,这样性格的孩子,不仅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还会时常感到疲惫不堪,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深陷痛苦之中。

被誉为天才作家的蒋方舟,曾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讨好型人格”的故事。



9岁成名、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一路荣誉加身,蒋方舟却坦白:“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

因为从小害怕与别人起冲突,她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一次次妥协求全,一次次打破原则和底线,让蒋方舟长期处于痛苦和压抑的边缘,也逐渐“丢失了自己”。
2

那个讨好别人的孩子

真的是因为“缺朋友”吗?
孩子讨好别人,其实是一种“果”,但不仅仅是“缺朋友”这一种“果”。

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就必须要找到它的“因”。

不同的孩子,原因也会不一样。

1.孩子害怕融不进几天,害怕被同龄人孤立

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就步入了社交层面,也是有“团体”在的。孩子为了能够得到这个“团体”里朋友的认可,就会去讨好其他人。

记得小时候,家里会炸肉丸子,我每天都会带一些去学校分给同学,和同学打好关系。

妈妈也觉得我爱交朋友是好事,每次还让我多带点。

但是只有我知道,那些肉丸子分给同学,只是为了能让他们带着我一块玩。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种害怕被孤立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能是很多孩子讨好同伴的原因,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

孩子或许还没有自己在遭受着隐形的校园霸凌,心里只知道,如果不去讨好那些人,就没人跟自己玩了。

所以孩子会选择去压抑自己的感觉,来迎合对方。

作为父母,我们要多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先不去评价孩子的对错,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更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委屈求全维持的表面的“友谊”,是不牢靠的;心里认为的朋友也不是真正的朋友。

交朋友是用心来交的,彼此之间应该尊重、平等、友善,而不是通过讨好的方式。

2.没有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有时候,孩子做出讨好别人的行为,是因为没有充分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孩子心里会觉得只有自己做到什么事情,或者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得到父母或者别人的爱。



相信很多家长都见到过这样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却非常懂事,拥有一个“玲珑剔透”的心,想方设法来讨得大人们和同龄人的“欢心”。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同样需要“讨好”,需要自己去付出、去努力,才能被父母爱着。父母给予的爱,也都是“有条件”的:

你好好学习,妈妈好爱你哦~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哦!

孩子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得到父母这一“强势”方的认可,就需要“伏低做小”来“讨好父母”。

“无论你考多少分,妈妈都是爱你的,并不会因为你学习不好,妈妈就不爱你。”——这种“无条件的爱”,才会让孩子有这个自信和勇气去做自己。

来自家人的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盔甲。

3.孩子可能真的很想要一个好朋友

孩子去讨好别人,可能真的是想要一个好朋友。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小秘密,他们需要有人来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小秘密,而这些小秘密他们往往不愿意和父母交谈。

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生活在与自己不同的世界里。

另外,孩子开始和同龄人接触后,自然就希望能够融入这个群体里,这是他们的社交需求。

为了融进同龄人这个集体,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方式。

而通过“讨好”别人进入同龄人的圈层,这也是孩子的一种交友策略,就像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请客吃饭,送礼物一样。



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需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观”。友谊很珍贵,获得友谊的方式更应该是“服务”而不是“讨好”。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群小朋友会围着一个人转,以这个人为中心,大家聚集在一起玩。

但是这个作为群体中心的孩子,往往是具有“组织力”“领导力”和“服务意识”的,大家有事他会帮忙,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帮忙想点子,大家喜欢听他的“指挥”,所以,他身边就会聚集很多的朋友。

因此,我们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服务”才是能获得很多朋友和牢固友谊的途径,讨好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迷失自我。
3

孩子“内外兼有”

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所以我跟仪宝说,如果画笔自己喜欢,不能送给别人,友谊不是用画笔讨好来的。

当然,对于这件事,我也深刻地反省了,是否自己平时对于孩子“无条件接纳”做得还不够到位。总的来说,孩子“交朋友”的技能,我们做家长的要从以下这两个方面来做正确的努力和引导。

对内,孩子要感受到父母、家人无条件的爱,建立足够的自信去做自己;

对外,孩子在集体中要有“服务意识”,要懂得“付出”,用“服务”来换取“人际价值”。

电影《奇迹男孩》中,奥吉出生的那天,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被吓坏了。

由于染色体缺陷,他一生下来,就有严重的腭裂和面部凹陷,他的脸上遍布疤痕,眼角向下耷拉着,耳朵也发育不全,与其他普普通通的小男孩相比,奥吉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四岁之前,他已经动过了20多次大大小小的手术,经历了其他孩子难以想象的疼痛和苦难,但也无法成为大家眼中的“正常人”。

生活中也一直承受着他人的指指点点。

但是,奥吉却是一个善良、开朗的男孩,他并没有因为别人嘲笑自己的外貌而变得低落。

这是因为有父母、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信任和爱。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全心全意地爱着奥吉,尊重他的意见,支持他的决定;姐姐会因为别人嘲笑他而大打出手,邀请自己的朋友和奥吉玩,舞台剧演出也会邀请奥吉去观看,告诉全世界,这是她和家人最爱的弟弟。

正是家人无条件的信任、肯定和爱,让奥吉即使和别人不同,也能自信开朗地生活,并且交到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杰克。
奥吉的家人让他感受到了无条件的信任肯定和爱,带着足够的自信去学习、生活、交友。

家人给的安全感,让孩子的内心丰富、勇敢,并且足够自信。

而“服务意识”,能够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

电影的最后,奥吉获得了所有人的欢迎,成为了不可思议的“奇迹男孩”,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服务意识”功不可没。

创意比赛的时候,用创意的“相机”为小组赢得了荣誉;郊游的时候尽全力帮助同伴赢得各项比赛......为朋友毫不吝啬自己的付出,这些都是奥吉得到真正好朋友的“小诀窍”。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做后盾,勇敢前行;也都能有服务意识,去付出而不是讨好,从而拥有自信的人生,真正的友谊。

你的孩子遇到过“讨好”小朋友的问题吗?你是如何帮助孩子的呢?留言区跟我一起讨论。
- The End -
— 好课推荐 —
99元,家庭、事业、育儿
给你30个心理学锦囊↓


“点赞”“在看”和我一起成长


    关注 父母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