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相同的成功难复制,类似的失败却可引以为戒。...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导语
相同的成功难复制,类似的失败却可引以为戒。

有些日本企业组织团队常年收集整理企业管理相关的经营失败案例,建立信息数据库,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适合本企业的改善措施。这些改善措施主要反映在经营战略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

翻阅日本企业的“社史”、创始人“回忆录”、公开披露的“财务年报”,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资料,可以发现有些世界知名的日本企业也曾经历过失败。尽管每一家企业的失败原因都各不相同,但可以归纳出一个道理:相同的成功难以复制,类似的失败却可以引以为戒。

很多日本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热衷研究“失败学”,还有些企业组织团队常年研究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败案例。另外,有些日本企业除了设立“失败奖”之外,还要求每个业务部门定期编写“失败报告”。日本有很多关于“失败学”的相关书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如《失败学之推荐》《失败的本质》等,这些都是日本关于“失败学”研究的权威书籍。
01
研究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


预防事故的发生就是预防失败。《失败学之推荐》一书的作者畑村洋太郎,曾经在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组织召开的“2013年运输事业安全相关座谈会”上,做过一场“从失败学的角度观察运输安全”的专题演讲。他明确指出了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

  • 一是遵守规定,包括规则、标准、操作手册等;
  • 二是减少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预防措施的多样化、防护措施的有效化、安全装置的正常化、危险程度的明确化;
  • 三是灵活应对规则以及操作手册之外的意外事故,包括提前组织模拟演习,每一位成员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并能够反思已经发生的事故,系统地分析失败原因,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02
研究经营战略方面的失败


借鉴经营战略失败的研究成果,更多日本企业开始注重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指标的制定。

有些日本企业曾因偏激地追求销售额或投资利润率,导致经营团队集体参与经营指标的舞弊造假。在日本,被曝光舞弊造假的企业一般会遭遇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服务机构的恐慌而中断交易和服务,甚至还会被金融机构直接断供资金。通常这种企业最终会因业务急剧萎缩或运营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或被资产重组。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有些日本企业开始弱化定量经营指标的评价,强化定性经营指标评价。当然,这些企业开始制定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性经营指标。

特别是自从2015年联合国制定SDGs(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以来,很多日本企业组织了专门团队或部门,积极响应ESG(环境/社会/合规)经营管理实践,把适合本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些非财务指标作为努力实现的经营指标。

目前,日本企业注重的非财务指标包括:CO2减排量增减比率、环保目标实现比率、环保原材料采购比例、连续安全生产日数、残疾员工雇佣比例、女性员工管理职位比例、员工辞职比率、员工满意度增减比率等。

为了实现非财务指标,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相应的经营理念改革、业务流程改善、营销策略改进。尽管企业在业务转型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但是很多经营失败的案例已经证明:只有制定并落实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性经营指标,企业才能有效避免短期经营行为并且长久避免经营战略方面的失败。
03
研究组织管理方面的失败


借鉴组织管理失败的研究成果,有些日本企业近年来在加强实施兼顾预防和跟进相互结合的全员参与型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领域。无论是科研企业、生产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安全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如果安全出现了重大问题,其他的经营管理措施也将失去意义。

实际上,有些日本企业是在经历了重大事故之后才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研究经营失败案例之后,日本企业在传统的五步改善机制(发现存在问题-分析相关影响-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建议意见-采取改善措施)的基础之上,开始注重改善措施的跟进与反馈,组织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日本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包括:
1
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安全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

有些日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因为安全管理委员会不仅是横跨各个部门的综合性管理机构,也是安全管理事项的最高决策机构,所以企业负责人应当直接负责安全管理事项的决策。有些日本企业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委托其他员工代管安全管理工作的行为属于舞弊行为,违者必罚。对于国家相关机构监管的一些企业,因为需要定期报告安全管理数据,所以这些企业明确指定企业负责人为企业安全报告文件的签署人和责任人。尽管安全管理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是由企业具体业务部门完成的,但是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负有最终审核责任。
2
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委员会不仅负责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也负责实施、跟进、改善。有些日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常年聘请安全管理专家协助指导工作,也有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团队通过PDCA方式(即严谨计划-细节实施-定期评估-改进改善)跟进重要的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3
定期实施内部管理审计

有些日本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负责实施财务会计方面的内部审计,也负责业务管理方面的内部审计。其中,业务管理审计工作的范围包括业务流程改善审计、营销策略改进审计以及安全管理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还会定期审计PDCA的实施情况,同时聘请外部专家协助编写安全管理建议书。另外,内部审计部门还定期审核企业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使用情况,严格审核挪用安全投资所需资金的舞弊行为。
4
经营管理层直接审核安全管理工作报告

很多日本企业在召开经营会议时,第一项便是汇报连续安全生产日数以及工伤事故报告等安全管理事项。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是 “零安全事故”,所以即使一件很小的安全事故都会被视为安全管理的失败。
5
设置安全事故展示厅

有些日本企业不仅对所有员工开放安全事故资料室,还设置了安全事故展示厅,常年将其作为员工和业务合作单位的研修培训项目。特别是业务合作单位通过了解企业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不仅可以借鉴改进产品或服务,而且还可以对研发新品起到参考警示作用,避免新产品或服务出现类似事故。
6
定期实施全员安全管理培训

很多日本企业规定必须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培训日”培训,尽管每年内容基本相同,但是定期复习、提醒、讨论也是有必要的。另外,有些企业结合安全管理培训日程,还设定了本企业的“安全管理日”。

尽管日语里也有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谚语,但是日本企业反复强调的是:“绝不允许同样的失败发生。反省不是承担责任和道歉,也不是问责处罚和追过,而是找到防止失败再次发生的改善措施。”

喜欢这篇文章 请点  在看  吧


    关注 企业管理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