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碳水,来啊,互相伤害啊!

 

走入奶酪世界的...

我上幼儿园那会儿,西安开了第一家肯德基。过生日的时候,小小的我第一次跟着我妈去肯德基“开洋荤”。一进门,我妈就感慨:“怎么一股子奶油味?甜腻腻的。”

那种“甜腻腻的奶油味”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似乎还在记忆的深处等待被某种嗅觉唤醒。那也是第一次,我知道了这股特殊的味道来自夹在汉堡里面那片白花花的、口感像口香糖似的东西:奶酪。
汉堡里的芝士丨图虫创意


当然了,那时候汉堡里夹的大约是最便宜普通的低品质奶酪片,除了有点“嚼劲儿”的质地,几乎没有什么奶香或其他味道。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我味觉的另一个世界。

其实在国内的二十几年间,真正吃奶酪的时候屈指可数,只记得必胜客曾经有一款“芝心披萨”,边上卷了一条胖胖的奶酪,趁热轻轻一拽就能拉出长长的丝来。后来我来美国读书工作,才开始经常性地接触到这款食材。

从刚开始不太喜欢,后来慢慢逐渐习惯,时间久了,居然日渐被老外的口味同化,对一些品种的奶酪产生了深深的迷恋。真香定律,在我和奶酪之间完美上演

01
 奶酪入门者 
/ 马苏里拉奶酪 /
引领我入门的,自然还是老朋友马苏里拉奶酪(Mozzarella)。

马苏里拉奶酪大量含水,成熟期特别短,保质期也很短,通常是新鲜食用的。放在市场上卖的时候是一个个白白的奶团子,泡在乳清里面,看起来QQ弹弹的。它口味比较淡,很好入口,特别适合跟其他食材打配合,绝对是锦上添花,绝不喧宾夺主。

冷吃,可以放在沙拉里,尤其跟番茄沙拉特别配;热吃,大多放在焗烤意面或者披萨上,因为它能够拉丝的属性,成了无数人的最爱
焗饭上的奶酪丨图虫创意


在纽约读书的时候,宿舍门口就有家小披萨店,一美刀一牙儿,价格便宜得简直像为我这样的穷学生量身定制。于是天天下了课去买几块披萨,午餐、晚餐都包圆儿。

他家的披萨有个特点,虽然价廉但绝对物美,每块都撒上十足十的马苏里拉奶酪,送入砖头黄泥葺成的披萨炉里头,明火现烤。

刚出炉的披萨上面,奶酪都被烤成了好看的焦黄色,还在愉快的地冒着噼里啪啦的小泡泡,缓慢而浓稠地流淌在五颜六色的食材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披萨上的奶酪过于诱人丨图虫创意


咬一口滚烫的披萨,一股番茄香和奶香就扑鼻而来,培根、意大利香肠、蘑菇、洋葱……各种味道争先恐后地顺着蒸腾的热气往你嘴里冲。

把手臂拉远,就能看到奶酪夸张的长长的拉丝。不管多么矜持的淑女,在这样的奶酪拉丝面前根本顾不得任何形象,吸溜吸溜把拉丝嘬进嘴里,幸福感油然而生。
光看到拉丝的披萨就饿了丨图虫创意


后来,我干脆爱上了只有饼皮、番茄酱和奶酪的奶酪披萨,不让任何其他食材抢了奶酪的香味,只认认真真享受最纯碎的奶酪味道。

除了大量的马苏里拉奶酪打底,还要加上磨碎的意大利的帕玛森奶酪(parmesan)。这种意大利干酪制作的时候用盐水腌制过,又经过至少12个月的陈化,因此香味特别浓厚甘醇,并且带有明显的咸鲜味。
帕玛森奶酪丨图虫创意


这种奶酪披萨的好处,与其说是一种味道,不如说是一种气息。当奶酪成为披萨唯一的主角,那种迸发出的滚烫浓浓奶香和咸香,那种富有嚼劲儿又特别绵密的口感,那种和烤到焦酥的饼皮相辅相成的缠绵,那种味蕾和鼻腔的双重享受,真的太令人上头了!
奶酪披萨丨图虫创意
02
 奶酪进阶版 
/ 切达奶酪 /
除了马苏里拉奶酪和帕玛森奶酪,老美们在怎么吃奶酪这个问题上,再次把“要吃就吃他个热量爆表”的美式美食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奶酪通心粉(Mac & Cheese),本来是起源于欧洲的食谱,但早已经成为了美国人从小吃到大的最爱。这道菜在中国妈妈们的眼里,绝对是“毫无营养”的偏食典范,因为它没有肉、没有蔬菜,唯二的两样食材,就是通心粉和奶酪酱。这种组合,简直像吃饺子配米饭一样热量爆炸。
奶酪通心粉丨图虫创意


君不见,多少美国小朋友上学带饭,食堂里饭盒一打开,齐刷刷的奶酪通心粉,全当一顿饭,还吃得那叫一个兴高采烈,心满意足。

这道菜用到的奶酪一般是切达奶酪(Cheddar),把这种奶酪和用奶油、面粉、牛奶等熬制的白酱一起烹煮成奶酪酱,再跟煮熟的通心粉一起进烤箱焗烤,直到奶酪融化,散发出焦香。
图丨图虫创意


有的厨师还会在奶酪通心粉里面加入面包糠、肉或者蔬菜做成“豪华版”,但大约就跟咱们的煎饼馃子夹火腿肠一样,被大部分原教旨主义者视为“异端邪说”罢了。

大概是因为这奶酪通心粉制作简单,奶味特别浓郁,灌满奶酪酱汁的通心粉吃起来满足感爆棚,是很多人童年的味道吧!这菜在美国被当做著名的“安抚美食(Comfort Food)”,很多小朋友感冒发烧,妈妈就会给做一份奶酪通心粉,抚慰小朋友受伤的小心灵。这倒是跟咱们小时候吃的汤泡饭意思差不多呢!
奶酪通心粉丨图虫创意


更丧心病狂的是,老美们还有另一道用切达奶酪制作的国民级美食:煎奶酪三明治(Grilled Cheese)。直白到从它的名字上就能看出全部食材和做法:两片面包,中间夹上一片切达奶酪,放在平底锅上煎到两面金黄,奶酪开始融化,然后取出来沿着对角线切成两半——完成!

老美们把这样的东西当做一顿完整的饭,吃完拉倒。怎么说呢,味道确实是不错的,但这大概是我吃过最朴实无华的餐点了吧!
煎奶酪三明治丨图虫创意


虽然不太能get到奶酪通心粉和煎奶酪三明治的爽点,但切达奶酪其实是我最爱的奶酪品种。这种奶酪是一种全脂牛奶经过发酵、加工起来比较复杂的品种,质地较硬。因为储蓄的时间不同,颜色从浅白到橘黄,味道从微甜到浓重都有。

口味轻一些的温和切达(Mild)或中等(Medium)切达味道有奶制品的甜味,也略带酸味和咸味,但发酵的味道不甚明显,通常被做成可以流动的粘稠奶酪酱,浇在烤的热热脆脆的玉米片上,或者用原味薯片直接蘸着吃。
切达奶酪丨图虫创意


一入口一股暖流从舌尖缓慢流淌到喉咙,像火山熔岩一般势不可挡,给口腔的所到之处敷上一层粘稠的咸味奶香,厚重到舌头必须要努力搅拌,才能融化这一往情深。

比较夸张的吃法,是把切达奶酪块裹上面粉“深度油炸”,堪称老美最爱的热量炸弹,让动物油脂的香气在高温中得到极致升华。趁热吃外酥里软,焦焦的外壳扑扑脆,里面的切达奶酪已经融化成半固体样子,也能拉出短短的丝来。
炸奶酪丨图虫创意


而更加重口味如我,最喜欢的竟然是浓郁切达(Sharp Cheddar),也就是发酵期在至少1年以上的切达奶酪。因为长时间的发酵,它味道很浓烈,刚开始很可能吃不习惯。但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意外的对我胃口。

最重口味的浓郁切达自然要配最重口味的吃法。在我看来,浓郁切达最好是直接切成小块,空口干嚼。刚一入口,立刻就被那种浓郁的、发酵带来的特殊香味冲昏了头脑。
切达奶酪丨图虫创意


伴随着牙齿的每一次碰撞、挤压、碾磨,奶酪中的奶味、甜味、酸味被一层层的释放出来,像海浪一波又一波的不断奔涌,层层堆叠,互相融合,最终竟然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豆腐乳的鲜咸味道,连呼出的气都似乎带上了奶酪味。

即使咽下去老半天了,这种香味仍然能在嘴巴里停留好久,绕梁不散,回味无穷。
03
 进入奶酪世界 
/ 每种奶酪我都想赞美 /
当然,除了老美们经常吃的这几种奶酪,欧洲人才是吃奶酪的高手。去瑞士游学旅行的时候,又爱上了那边儿特有的拉克莱特奶酪(Raclette)。
拉克莱特奶酪丨图虫创意


这种奶酪生的时候味道特别冲,闻起来甚至有点臭烘烘的,但神奇的是,一经烹饪,那股异味就全然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满满的浓香。

瑞士人把车轮一样的奶酪圆饼架在烤炉之上,又离着一段距离,只用炉火的余温辐射,将奶酪表层烤到完全融化,金黄起泡,然后用刮刀把这层黏黏糊糊的奶酪直接刮下来,盖在煮熟的小土豆或者面包上。
拉克莱特奶酪丨图虫创意


叉起一块土豆,即使已经被烤出焦脆边儿的拉克莱特奶酪也拉出长长的丝,用叉子卷呀卷呀绕在土豆上面,一口吃进嘴里。绵密的土豆和咸咸软软又弹牙的奶酪,绝配!
raclette | tenor.com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无数种美味的奶酪来不及一一赞美。

不管是用来做提拉米苏的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味道清爽的乡村奶酪(Cottage)、做意大利千层面用的里科塔奶酪(Ricotta)、猫和老鼠动画片里那种带洞洞的瑞士奶酪(Swiss),甚至是味道浓烈到至今我都吃不习惯的山羊奶酪和蓝纹奶酪,每一种都值得好好说一说。

但现在,我只想从冰箱里拿出一袋车达奶酪零食,一边吃一遍好好想一想,晚上做的披萨上,到底要放多少马苏里拉奶酪呢?

奶酪火锅丨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我看到一半就去点了个披萨,加芝士的那种……
 作 者 名 片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把米做出花儿这件事儿上,我最服潮汕人!

合成了大西瓜又怎样?里面西瓜都画错了!

喝葡萄酒醒酒到底是装逼还是科学?

同是肠粉,潮汕肠粉比广式肠粉“狂野”多了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这么好吃,还不分享、点赞、在看3连↘


    关注 吃货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