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南北之争

 

省际间的教育不公相比于省内的教育不公真不是个事儿。现行高考录取方案是分省录取,大学在录取中亦有较高的发言权,...





省际间的教育不公相比于省内的教育不公真不是个事儿。

现行高考录取方案是分省录取,大学在录取中亦有较高的发言权,这意味教育部如果真想解决各省高考不公的问题要联合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和几百所大学,显然这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而且更糟糕的是,各省在涉及自己利益时都会毫不让步,西部省份喊公平的时候,它们更希望按考生人数的比例进行录取,不能因为穷就剥夺了孩子上大学的权利吧?而东部教育发达地区喊公平的时候,江浙都巴不得按分数统一划线,我能考高分为何要和你拼人头?只有面对北京的时候东西部才能团结起来——显然这事目前是无解的。

我们所说的”公平“仅仅是个口号,它所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意义呢?按人口比例录人,是一种公平,按分数录人,也是一种公平。教育部目前能做的,就在这两根钢丝间跳舞而已,如果不能消除东西部教育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谈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何况同一省份内部的城乡教育差距都已经是鸿沟了。

这让我想到明朝的南北榜案,明洪武三十年会试,录取进士52名全部是南方人。北方考生团灭,引起北方人一片哗然,北方考生甚至用泥团将高悬的皇榜打落,随后结队向礼部闯去要检举考官舞弊。朱元璋亲自查问主考官刘三吾,刘三吾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元朝的残酷统治,北方民不聊生,文教糜烂,而南方相对安定,所以北方举子的文章不如南方举子,出现了南优北劣的局面。但这回南方吊打北方总要有人背锅,结果刘三吾被流放西北。朱元璋还亲自找到上届高考状元张信,让他主持复查,看看是不是真有黑幕。然后张信发挥了一个书呆子应有的水平,认真复查之后告诉朱元璋没有黑幕,南方进士的最后一名刘自信(这哥们名字不错)也比北方第一要高很多,然后张信就被喀嚓了。朱元璋重新拟定了进士名单,无一南方人。这就是明朝的”南北榜案“或者说”春夏榜案“,这事水比较深,和蓝玉案关系莫大,后面再挖吧。此案不久朱元璋就死了,直到26年之后,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才制定办法,考生的试卷照样弥封誊录,但一律注明“南”“北”字样,取南方前六十名和北方前四十名,这和今天的高考制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分区录取是必然的结果,不然会出现惨烈的吊打现象,比如,有哪个省份愿意和江苏或者山东同一张试卷,然后一起按分数录人么?几年之前江浙沪曾经有风声准备搞自招一体化,结果遭到了上海家长的一致抵制,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分区录取的必然性不代表现行的方案是合理的,比如北京,它的录取名额之多,到底是因为教育水平确实很高,还是一些人刻意为之,我觉得我一句话都不说才是最好的。

但讽刺的是,即使是被认为占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北京市,四九城内外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北京市的边远区县,升学率不比其他省份的农村高多少。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在高考录取上都出现了城市吊打农村的趋势,这事真不是教育部能左右的,各种资源都向城市集中,教育部门再牛掰也没法把所有好学校的手给捆起来,它们迟早要去攫取更多的资源,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

即使增加人口大省的招生名额,他们的升学难问题也未必能真正缓解多少,因为这些名额大部分会被城市的学校夺走,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希望依旧渺茫。高考只是一系列矛盾的最终表现,城乡的小学和初中早就拉开了差距,矛盾积累到高考总爆发而已。就好比马拉松,一开始就没跟得上,最后被甩了几公里,问题在最后的几公里上面么?显然不是。当然衡水中学向我们证明了城市中学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这个代价,我们大部分人都付不起。

所以还是那句话,省际间的教育不公只是纤芥之疾,存在于中国每一个角落的城乡间的教育不公才是病灶所在,但这两个病教育部都治不动,不是它不努力,它至少已经努力的背锅了。很多事情,其实想想我们活在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就能理解了,教育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一个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的国家,教育公平只不过是遮羞布罢了。东部vs中部vs西部,一线城市vs二线城市vs三线城市vs四线往下的城市,资源集中的趋势仍未曾改变,换句话说,不同出生点之间的能垒越来越高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我们的时代会不会变得更好?也许吧。


    关注 刘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