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请感知

 

爱,首先是感知。...





初夏的北京,路边的蔷薇开得正好。只要你靠近,就能闻到粉紫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淡淡的,沁人心脾。偶尔一阵风来,花儿们就随风摆动,像是小小的孩子在跳一支不熟练的舞蹈,拙朴得可爱。

去年,也是这个季节。我和朋友在艺术空间看展。有一件作品让很多人停下脚步,看了又看。这组作品一共三件,分别是三个胖乎乎的婴儿躺在小床上。他们三个人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第一个和第二个都在哭。

我跟朋友说:“第一个小宝宝哭是因为尿了,第二个哭是因为饿了,这第三个吃饱喝足,睡得正香呢。”朋友说:“都是在哭啊,你怎么知道哪个尿了,哪个饿了?”

你看:第一个孩子张嘴大哭,双腿向上翘着,他的尿裤鼓鼓的,明显是尿了。第二个孩子也在哭,可他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嘴里舍不得拿出来,他饿了。

这时艺术空间的策展人走过来,笑着说:当了妈妈的人就是不一样哦!

是啊,当孩子还是小小的婴儿,我们曾那么全身心把注意力和情感投入在他们身上。一声轻哼,一个哭声,都能让我们察觉并清晰地感知到他们的需要。



虎子四岁多时,一个周末的中午,我陪他一起在客厅的沙发午睡。小朋友翻来覆去,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总想找我聊天,完全没有睡意。“安静下来,不说话,闭上眼睛,一会就睡着了。”我说。虎子“嗯”了一声,安静不到半分钟,又开始动。

我的困意已经上来了,见他不睡有些不高兴。这时候,虎子小声地跟我说:“妈妈,我有点兴奋,因为上午买了那个新玩具。”没错,上午我们的确陪他去挑选了一个魔力球,他特别喜欢!原来是这样。

一瞬间,我好珍惜孩子这一刻与我分享他的感受。记得小时候,我也会因为一个新礼物而激动得睡不着。那我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强压住兴奋的心情马上入睡:“好好睡觉,起来再玩!”

“让新玩具陪你一起午睡,好不好?”我提议。虎子眼睛都亮起来,一个劲儿点头。

我起身把新买的魔力球放到他的手边。虎子抱着球说:“妈妈,我就这样躺着玩一小会球,就睡觉了,好吗?”我当然答应。他就这样抱着新买的球,一会看看,一会摸摸,没过多久,就满足地睡着了。我也睡了一个好觉。


虎子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天奶奶从幼儿园接他回来发现:他的衣服和裤子湿了。一问他才知道是尿床了。但是他没有跟老师说,午睡起来后是自己穿的衣服裤子。

“应该跟老师说啊。”我们通常会这样反应。

站在他的角度,小朋友大概觉得自己犯了一个不光彩的错误——孩子们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大人们对于“尿床”这件事的讨论。我想这也是他不告诉老师的原因。

到家后,先是跟他像往常一样聊了几句。

“虎子你知道吗?美国总统小时候也尿床呢。”

虎子笑了:“啊?真的吗?”

我说:“是啊,我和爸爸小时候也尿过床,你们黎老师也一样啊。小朋友尿床很正常的。”

“妈妈,那解放军小时候呢?”虎子问。

“也一样啊,解放军还是宝宝的时候也一样尿过床呀。” 我回答他。



看他情绪不错。

我问:“宝宝,你们同学也有在幼儿园尿床的吧?”

虎子说:“有啊。”

我问:“老师会怎么说呢?”

虎子说:“老师不说什么,就帮小朋友换衣服。”

我放下心来,一开始还担心是否因为老师曾经批评过尿床的小孩。

“虎子你知道吗,尿床不是小朋友犯的错,这比你不小心打翻了水杯还正常呢。”

我想让他知道,这一定一定不是一个“错误”。



“其实尿床是正常的,对吧?”虎子说了一句。

“是呀!有的小朋友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也会偶尔尿床,这都是正常的。儿科医生也这么说哦。”(我的确看过相关的资料。发育正常的孩子,有的到了五六岁甚至更大些时,才能做到完全不尿床。)

“那下次要是我不小心尿床了,我就跟老师说,让她帮我换裤子。”

“恩,我觉得你这样处理非常好!”

虎子一脸轻松,边吃东西边跟我聊天。

“妈妈,那你猜孙悟空会不会尿床?”

“恩……我猜孙悟空小时候也一样尿过床。”

“哈哈哈,那奥特曼呢?”

“应该也是吧。”

哈哈哈……

“仁爱”这个词中的“仁”字,本身就有敏感的含义。所谓“麻木不仁”,就是指没有敏锐感知力的人。孩子细腻而柔软的心灵需要有感知力的爱。

下面这段话我很喜欢,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所谓母亲的技巧,指的是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与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母亲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得他的情感,并保护好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关注 Annie的逸心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