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你替孩子挡掉风险,但生活仍会如数归还

 

每一个宝宝都是降临父母身边的小天使,呵护孩子成长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但是爸爸妈妈们真的掌握好了保护孩子的分寸吗?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都懂,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些你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迟早都会如数奉还给孩子。...





每一个宝宝都是降临父母身边的小天使,呵护孩子成长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但是爸爸妈妈们真的掌握好了保护孩子的分寸吗?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都懂,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些你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迟早都会如数奉还给孩子。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要坚强。等到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时候,也许你才会后悔自己曾经束缚式的保护。教育中真正的尊重,不是捧在手心的保护,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的能力。

女儿上了一周幼儿园,我发现她竟然会做很多事情,很多我原以为她现在不可能会的事情。她竟然可以自己分清左右穿上小鞋子,自己穿好套头小裙子,可这些我一直在替她做,因为我以为她还学不会。

没有人可以代替孩子成长,更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当你的保护变成一把剪刀,剪断了孩子可以独自飞翔的羽翼,这样的保护意义何在。与其帮助孩子规避掉人生中的所有的危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自我保护,在体验中学会面对风险的本领。
后来在某一教育栏目上,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再想到自己平时的做法,不禁好好的自我检讨了一些,也许真的是我们把孩子保护的太好,才让我们原本坚强的孩子逐渐变的脆弱。

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视频,内容是一个才一岁半的孩子,就能自己咬着奶嘴洗澡吃饭,震惊了很多父母。孩子绝对是具备照顾自己的潜力的,但往往我们还没发掘就已掩盖。与其总是教孩子如何规避风险,不如借鉴国外的教育,教孩子面对风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比如日本的幼儿园会教孩子遇见地震该如何自保如何逃脱,德国的幼儿园会教孩子遇见火灾如何报警如何逃离。美国的蒙氏教育幼儿园也有这样的课堂,十几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上实践课,孩子们都用玻璃水壶往自己面前的小玻璃杯里倒水,反复练习,直到玩够了,然后自己端着玻璃托盘把水壶和水杯放回原处。
这样的课堂是为了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放心大胆的使用玻璃容器,完全不害怕孩子会打碎或者割伤,反而希望孩子们能在危险中,被教育学会遇到类似危险情况时,该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

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远离玻璃杯,远离热水,远离一切可能存在危险的事物。所以孩子们上了小学,不会自己削铅笔,不会自己接水喝,手工实践课什么工具都不会使用,对父母的依赖性很高,对新鲜事物热情不高,动不动就哭就闹,让老师也很是无奈。
就像之前女儿在练习老师教的手工时,拿着小剪刀认真的创作,奶奶看到了之后慌慌张张的没收了孩子手里的剪刀,还对我们进行了一番严肃的安全教育,叮嘱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拿着剪刀玩,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篇新闻报道,有两个孩子在追逐嬉戏的时候,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身体上插入了一枚长长的钢钉,大人赶紧跑过来抱起孩子就要拔去钢钉。另一个孩子赶紧制止说,老师教过要等医生来了再拔。最终,因为另一个孩子处理得当,那个受害的孩子的到来及时抢救。否则,可能会因为失血过多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

孩子就这样及时的救了自己的同伴。

所以说,与其以为地规避风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何况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很轻易的学会这项本领。

我们的孩子真的原本具备坚强的特性,却总是被我们过渡的保护磨灭了这星星之火。
女儿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回到家里极度不安,孩子那么小,又没离开过父母,能不能和小朋友们玩得来,会不会哭着找妈妈,吃不吃的饱等等等等。知道老师发来孩子玩耍的小视频,我才安心,看到孩子玩的那么开心,我甚至有点惭愧,我竟然把女儿想象的那样脆弱。

孩子在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需要的是我们对其潜能发掘,对他们有足够的自信,提前做好放手的准备,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学习,去拥有。
龙应台文章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那些人。我们替孩子挡掉的那些风险,生活迟早会如数归还。爱不仅是拥抱,也是目送,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己跋涉去远方实现梦想拥抱生活。
来源:微校园门户(ID:weixymh)
The End —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CQldb16226




如果我有幸能够成为您的朋友,请加我的个人微信号:luodebin52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关注 罗德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