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制冷缘起1977年

 

1977年,思科普推出适用于12/24V直流电源的BD压缩机。...



思科普“朝华陆拾”之六



西欧翘楚

PW压缩机自1956年推出后,始终保持先进地位,直到1970年代初,仍然占据思科普压缩机约90%的销量。正是得益于PW的莫大成功,思科普在1970年代早期成为西欧规模最大的压缩机制造商。

也正是在1970年,丹佛斯集团启动组织结构变更。此前,丹佛斯的组织结构依据职能划分,这种分支设置不再适用,因为每个业务领域各自扩大并专业化,需要以业务单元划分,各自独立运营。

1971年,丹佛斯集团发布了全新的组织结构,以产品分类创立了三个业务单元:压缩机、自动化(制冷、供暖以及工业自动化)、液压与燃烧组件。弗伦斯堡工厂自然归属于压缩机业务单元。石油危机

1970年代早期开始,整个西方世界经历了一场绝无仅有的经济繁荣期。大多数丹麦家庭都有了冰箱,其中许多都采用了思科普压缩机。

普通消费者也不再光顾食品杂货店,而是去有大冰箱和冰柜的自助商店购物。那里也净是思科普压缩机。

拥有自己的冰箱,去超级市场购物——这种趋势或多或少地在西欧国家流行开来,而这也正是思科普压缩机的重要市场所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石油生产国切断了对西方的原油输出。油价在后来的几个月里上涨了两倍。世界经济因此陷入停滞,遭受巨大冲击。

丹麦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廉价石油,政府没能采取有效且经济的干预措施,调整丹麦经济以适应突变。因此,1974年,工业生产大幅下挫。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和英国,尤其德国又是思科普的重要市场。这次经济衰退历时很久,尽管工业生产在1975年恢复稳定,但那时的水平还远不及1970年。再度扩张

不过,这次能源危机对思科普压缩机的能耗影响有限。

虽然美国后来经常在有关环境的舆论中被指责为“罪魁祸首”,尤其是从欧洲的角度出发。然而在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早期,欧洲有关能源消耗的法规是落后于美国的。当时欧洲尚未对能耗做出法律规定,因此,真正影响能耗要求的是普通消费者,由他们决定是否为一台能效更高的压缩机付更多的钱。

所以,销售高能效压缩机在当年实属前卫之举,但它也的确为树立企业形象颇具贡献。同时,一些北欧的制冷设备制造商也推出了少量的高能效冰箱,主要针对少数愿为环保多付钱的消费者。

1970年代,思科普已经成为弗伦斯堡规模最大的公司,面临人力短缺的境况。尽管公司的主要投资都用于自动化设备设施,工厂还是缺少操作人员。1976-1977年间,弗伦斯堡工厂再度扩张,面积达到34,500平尺。FR、TL取代PW

1970年代早期,PW压缩机从小到大的一系列型号占据思科普压缩机销售的九成以上,尚属新品的SC压缩机销量很有限。可以说,PW压缩机曾经奠定了思科普作为西欧压缩机制造业首强的基础,然而它已步入暮年,竞争力渐衰。竞争对手在产品开发上可没闲着。

为重塑西欧翘楚之位,淘汰PW压缩机,代之以新开发型号,达到更严苛的性能要求,势在必行。

1973年,思科普推出FR系列压缩机,适用于更大的冰箱以及家用冰柜。FR压缩机与PW系列最大型号产品的制冷量和能效水平相当,但噪音与振动得以改进,制造成本更低。FR压缩机原本在前述石油危机中期即可投产,但受限于时势。1975年4月甫一量产,迅即达到高销量。



1977年,思科普推出TL系列压缩机,旨在替代较小排量的PW压缩机。

FR和TL压缩机也都配备了此前经由SC压缩机检验成功的全新启动及保护系统。



TL压缩机续写了思科普在质量与销售层面的成功。TL压缩机的成功也促使思科普的几家大客户停止自产压缩机,开始全部向思科普采购。BD登场

1977年,思科普推出适用于12/24V直流电源的BD压缩机。它意味着思科普压缩机开始步入房车、巴士、卡车、游艇……思科普服务的制冷领域更广泛了!(待续)关于《压缩机经营——一项工业传承》

思科普“朝华陆拾”系列故事编译自一本名为 The Danfoss Compressor Business 的书,它最初由丹佛斯在丹麦诺德堡于2008/2009年间出版,有丹麦语和德语两个版本。感谢丹佛斯支持思科普将其翻译为英语版本。关于思科普

思科普公司是先进的压缩机制造商,致力于开发和支持提升能效的产品和技术,活跃于家用制冷、轻型商用制冷,以及直流制冷领域,业已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碳氢制冷剂如R600a、R290的压缩机产品。思科普前身为丹佛斯家用压缩机,自2010年起归属于德国AURELIUS集团。


    关注 思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