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在白州大地的民间文化

 

从只能发几个音,到能发10多个音,喃嘟管已经成为能进行音乐演奏的现代民间乐器。  “截至2015年,博白有县...



点击上方博白飞扬在线,99%博白人都在关注




博白建县1400多年,先民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葬于斯,如恒河星沙般不可计数。这无数的生死悲欢,也许不曾细密地书写于帛书上流传于后世,但它们却用另外一种方式“遇见”了后人。

  采茶戏里那些秀美的姑娘,芒竹编织手艺里藏着的玲珑心思,山高水远的小调,朴实拙重的傀僮戏,客家山歌里唱不尽的心意,喃嘟管记取的老时光……一代代先民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化为不朽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

  这是一部千百年来不断推敲琢磨的“野史”,是博白史书上的另一页。它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那些从心底最赤诚处喷出的情感,献给了伫立在岁月河边的白州大地。

族群融合的文化沃壤



在传承人王保威的改进下,喃嘟管这一件古老的乐器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只能发几个音,到能发10多个音,喃嘟管已经成为能进行音乐演奏的现代民间乐器。

“截至2015年,博白有县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达10项,有市级及以上传承人4人。”博白县文化馆馆长黄战告诉记者。

博白县何以能坐拥这么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这个疑问,报道组继续踏上了行程。

本次报道的文化观察员、原博白县文化局局长陈伟东的一番话语,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作为客家先民最早开发的集散地之一,这里聚集了来自各民族的先民,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作为曾经的南蛮之地,这里有着最土著的族群,也有被流放至此的官员,构筑了存在一定文化差异的格局,进而碰撞出火花。

当客家人的祖先来到这片土地,决心在此扎根时,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那浓郁的中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博白大地生根发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

“民间文化的根,在于生活。”陈伟东认为,璀璨的民间艺术,享誉世界的艺术奇葩,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享誉国内外的博白芒竹编织技艺,就源于前人在拿竹子烧火煮饭时,脑瓜迸发的奇想。

文化沃壤,培育了故乡的原风景。聪明的客家人,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被提炼了的生活,一种被艺术化的生活。

喃嘟管,是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悼念祖先时演奏用的乐器。原始的“喃嘟管”极为简单,只有一段单竹尾,发出“喃、嘟、嗬”3个简单的音。

在传承人王保威的改造下,喃嘟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从只能发几个音,到能有10多个音,它已经成为了能进行音乐演奏的现代民间乐器。”1986年12月,以王保威为代表的喃嘟管乐队,带着这件新生的民间乐器,到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比赛”表演获得铜奖。自此,这件古老的乐器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喃嘟管得以保持相对旺盛的活力,离不开乐器的改革创新。艺术要有走上舞台去的动力,才有创新的动力。”王保威如是说。

白州古韵艺术团以露天公园为舞台,给群众送去最原汁原味的群众文化。有了当地老百姓的捧场,这个团队始终热情似火。


白州古韵艺术团以露天公园为舞台,给群众送去最原汁原味的群众文化。有了当地老百姓的捧场,这个团队始终热情似火。

4月26日中午时分,博白县城大转盘处的广场上就热闹起来了:悠长动听的客家山歌唱起来了,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群观众,或站或坐,时不时叫出几“好”来。

“白州古韵艺术团已经成立了一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粉丝,有的粉丝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团长李其广身兼数职,不仅是个出色的组织者,也是一名非常敬业的演员。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幕布,成了艺术团的后台。此时,他正忙着给自己上妆,还不忘记跟进其他工作。

舞台,只不过是一个最寻常的露天公园。但是当地老百姓乐意捧场,这个团队始终热情似火。

李其广是“白州古韵艺术团”的发起人,为了成立艺术团,他筹备了一个多月,掏出1万多元购置了一批服装和道具。“希望能借助艺术团这个平台,把博白一些濒临失传的曲艺传承下来。”李其广谈起了成立艺术团的初衷。

舞台上,演员正在表演当地有名的桂南采茶戏——2006年,桂南采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名声大噪。

桂南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后,这种艺术结合舞龙、舞狮、舞马、唱麒麟等形式,发展成为载歌载舞的采茶小戏。

如今,它已成为一个独具风格的艺术品种,根据其衬词的特点也被称为“吁嘟呀”,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李其广对于桂南采茶戏有着特别的情感。这些年来,他经常下乡乡寻访各路老艺人,向他们收集采茶戏的各项技艺。李其广说:“我要把这些技艺都收集起来,编整后通过艺术团到各地的演出,让更多人了解、欣赏、传承采茶戏。”

如果说,在民间流传的采茶剧本、采茶技艺是采茶戏的“躯体”,那么专业演员在舞台上将原本的戏赋予艺术手段,令其意境化,这种艺术手段就是采茶的“灵魂”。《找专家》、《清水塘边》分获全国二等奖;《春婆劝夫》获全区一等奖;《茶山情》获全市一等奖……这是博白县桂南采茶戏第二代传承人余晓东的履历。

“作为专业的采茶戏演员,我们在舞台上的每个动作都是有根据的,每个动作都是生活劳动的艺术提炼。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必须体现扎实的功底和采茶戏的神韵。”相对于刚落座时的羞涩,余晓东谈起自己的“老本行”,眼里仿佛有光。曾经,《梁祝》是博白县采茶剧团辉煌时的一出戏,但数十年过去了,它的磁力还能维持多久?为何不利用博白的历史人物编排一出舞台剧?县采茶剧团团长吕光东和余晓东等人,决心以绿珠女为故事脚本,编写一出属于博白本土特色的采茶大戏。

“截至目前,《绿珠女》舞台剧除了音乐仍在制作当中,其他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吕光东信心满满地说,“明年,我们就可以邀请广西有名的编导、老师到学校编排这部舞台剧了。”

为了将桂南采茶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扬,博白县采茶剧团还专门出资,将35名学生进入广西艺术学校采茶戏专业班学习。

在聚光灯下,观众会感叹杂技这门艺术的惊奇,但演员在舞台下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又有谁会看到呢。



新颖独特的创意和高难度、高惊险的表演,是博白杂技的一大看点。



在聚光灯下,观众会感叹杂技这门艺术的惊奇,但演员在舞台下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

在博白县城,一座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刘氏宗祠,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杂技健儿。这座祠堂,由抗法英雄刘永福出资修建,是其晚年旅居的场所,现在是博白县杂技团的训练场,每天都有一群年龄6至15岁的客家孩子苦练杂技基本功。

谁也不会想到,至今已有逾600年历史、俗称为“大力戏”的博白杂技,有一天能站在世界的广阔舞台上。

成立于1957年的博白县杂技团,作为县一级的文艺团体,成立之初,只是一个走乡串户“跑江湖”的小演出团体。到如今,杂技团每年的大小演出800多场,观众几百万人次。

博白杂技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岁月。然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视艺术的兴起,博白杂技艺术团在激烈的本土市场竞争中也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人心思走,当时杂技团濒临倒闭。

“缩减演员、坐敞篷货车、打地铺、自己动手解决吃饭,勇敢地走出去。”凭借深植客家人骨子里带着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博白县杂技团团长苏伟感慨道。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离开家乡,跑遍了全国部分省(区)的上百个县、乡(镇),沿途为群众演出200多场,创收近10万多元,让杂技团渡过了难关,也使得博白杂技艺术团声名远扬。

“事实证明,只有敢于大力改革才有出路!我们把财政拨下来的经费、演出经费再进行二次分配,重新整训,提高节目质量,力争符合国内大城市和国外市场的演出需求。”1999 年,博白杂技开始漂洋过海。这一年,苏伟尝试性地带着几名演员到国外探索市场。新加坡是他们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们的节目一炮打响,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在接下来两年里,博白县杂技艺术团先后组织演员到新加坡、瑞士、西班牙等地演出,在国外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个“墙外开花分外香”的杂技团,在国内外连年获奖,2011年更是凭借《力量的抗衡》这一节目,代表广西获得中国杂技的至高荣誉“金菊奖”。为了让这一技艺代代相传,杂技团有意识加强了杂技苗子的选拔。如今,数十名的孩子在这里受训,每天训练时间超过10个小时。对于苏伟来说,他是眼见着一批又一批孩子到海外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感叹于这门艺术的惊奇。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梦将在这里起航,凤凰将在这里起飞。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以无比的聪明智慧,用竹子、芒藤编织成器具盛装东西



在博白,记者见到的艺术还有很多,如畅销海内外的芒编,还有活跃乡土的打杯舞、乡傩舞……博白简直是民间艺术的宝库。这这片土壤上,这些民间艺术继续“成长”着,将自己的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来源:玉林新闻网记者 张钰斌 林冬冬/文 陈东/图


    关注 博白飞扬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