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道法术器

 

中医讲的到底是什么?不是治病,因为病的产生是我们自身造成的,中医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养,如何借助天地之力纠偏,只要能够明晰这一点,自然可以益寿延年。...



中医,一门神奇的学问。

最近一直有在围绕《黄帝内经》在寻求一些道理,但是最后发现,在寻求道的过程中,越来越能理解这四个字:道不远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从益到损,再从损到益,就是入道的过程。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

这里孔子也提出了一个主张,人要学习。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混沌状态,没有思想意识,与天地初生之时的状态是一样的。

然而天地发展是不受外界影响的,而我们人的发展却在不断的被社会影响。所以,我们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让自己返回到最本初的状态,如此便可益寿延年了。

中医到底在讲什么?
中医到底在讲什么?可能这是很多人都在面临的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天地初生的那一刻开始谈起。

这个世界,并不是先有人。而是先有水,先有草木,先有山川......而且我们都清楚,在人类社会之前还有很多其他物种统治地球的时代,比如恐龙时代。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先于人而存在。可是这些先于人类存在的东西,为什么就能够治疗我们的疾病呢?因为我们中国古人掌握了天地之道。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万物都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只是我们通过了一种合理的观察方法,让这些东西为人类所用。

所以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利用改造这些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万物,让人类社会变的更好,这是顺道。而我们利用改造自然界这些已经存在的万物,让人类社会变得更恶,这就是逆道。核武器的发明就是一个例子,这是在逆道而行。

如果读一本经典,你像读天书一样,感觉说的道理都对,但是就是找不到具体的方法,感觉没有头绪,无从下手。那么这本书一定讲的是大道。相反,如果一本书讲的内容你很轻松的就能看懂,而且这些方法很好掌握,那么这本书讲的肯定不是大道,只是入道之前药学的一些法门而已,而我们距离入道还相距甚远。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读医案,有的人只是因为感兴趣,有的人则是想从中总结一条通往大道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现在说,读《黄帝内经》是最快的入道法门,不知道你是否会相信。如果你仔细阅读《黄帝内经》,会发现,这一部著作根本没有提到任何药,只是提到了酸苦,辛甘,这些味道会对人的气机产生影响。

那么药是在哪里出现的呢?在《神农本草经》。这部书很多人感觉有点不靠谱,但是这部书提到的药的性味,如果结合黄帝内经去看,就可以发现很多奥秘。

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同样的道理,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都是秉天地之气生。所以说,人与天地万物相通,因为都有这个天地之气贯穿终始。如果没有天地之气的充盈,没有阴阳的平衡,那么这个东西就要消散了,就要枯朽了,就要灭亡了。

中医讲究,万物皆可入药,就是因为掌握了一个法门,人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是天地之气,所以用药就是在调整人身的天地之气。

有的人醉心与研究药,但是研究来研究去,还是跳不出这个药和人的关系,某药治某病,某药入某经,可是却治不了病,因为单单研究这个药的成分没有任何意义,没有通过天地之气这个介质把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到一起,研究的结果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通过天地之气把人与药联系起来,有的药为什么生长在南方,有的药为什么生长在北方,有的药为什么味重,有的药为什么味淡,有的药为什么质量轻,有的药为什么质量重。我们通过这些属性,其实就完全可以判定一位药的天气与地气,人体哪种气不足,只需要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可。

为什么神医在用药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而且疗效非常好,就是因为通晓了这个天地之道,无论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药,随便一个配伍就可以治好病,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法度严谨。

而有些人则拘泥于某方治某病,这不免陷入了西医的思维方式——某药治某病。但是中医治病并不是在治疗,而是在调整,在调整我们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个药方就是取药物之偏性,以达到阴阳圆融的效果。

可是,当前养生大法流行,某人用某药治好了什么病,这些病有的管用,有的却不管用,这与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个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养生的很简单,无非阴阳。但是养生也不简单,因为我们总是偏离阴阳,只求术器,不求道法,以此养生则夭。

中医讲的到底是什么?不是治病,因为病的产生是我们自身造成的,中医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养,如何借助天地之力纠偏,只要能够明晰这一点,自然可以益寿延年。


    关注 天地阴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