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派回归:日本前卫艺术亮相春拍

 

具体艺术并不尝试改变材料的本质,也不扭曲它们的特性,而是希望创作者与材料共同升华。...

1956年,具体派成员在山崎鹤子的作品《三面镜》前合影
后排从左往右:山崎鹤子、田中敦子、元永定正、吉原治良、嶋本昭三
具体派创建于1954年,此时的日本在经历了惨痛的战争后,整个社会弥漫着焦躁的情绪,价值评判体系崩溃,意识形态发生剧变。而艺术家更为敏感地体验到作为战败国民众压抑、隐忍、迷茫的战后情绪,他们要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必须摒弃旧事物,进行创新性革命,并在世界艺术格局中为日本艺术寻找位置。吉原治良与他的16位弟子在关西地区的芦屋市成立了“具体艺术协会”(Gutai Bishutsu Segen),标志着具体派的形成。“具体”(Gutai)一词由“具”和“体”两方面构成,分别代表“手段、技术”和“身体”,强调身体和物质的直接联系,强调“物质性”、“具象化”的内涵。

具体艺术并不尝试改变材料的本质,也不扭曲它们的特性,而是希望创作者与材料共同升华。

——《具体艺术宣言》



他们一方面不赞同当时流行于日本的西方抽象艺术,另一方面则反对拘泥于日本传统中的具象表现,吉原治良作为具体派的精神导师和领袖,要求其成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这样的艺术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包括已经笼络一批优秀艺术家的团体“零社”(Zero-kai),在具体派另一位创始人嶋本昭三的鼓动下,“零社”解散并直接合并入具体派。
1958年,具体派在国际上第一个展览GutaiGroup Exhibition现场图,Martha Jackson画廊,纽约


从成立到1972年吉原治良辞世,具体派共历时18年,累计参与艺术家达到59人。使用物质材料时,具体派艺术家强调突出个性、情感和精神,其创作手法一举打破了对材料使用的惯例,将目光拓展到瞬时元素、空间使用、声音、光等广阔领域,行为表演、装置、互动,都是具体派艺术创作的关键要素。
1957年 International Artof a New Era—Informel and Gutai展览现场图
该展览中日本具体派代表艺术家的作品与Cy Twombly、Robert Motherwell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一同展出
为了在创作中解放双手,具体派成员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来进行绘画。嶋本昭三著名的“掷瓶”行为,通过向画布投掷装有颜料的玻璃瓶,或使用自制的爆破枪来创作出具有爆炸性冲击力的画作。创作于2010年的《无题》,色彩斑斓的画面就是以此种办法实现,画面上依然残留着玻璃瓶破碎后留下的碎片,是嶋本代表性作品。



嵨本昭三 无题

2010年作

布面亚克力、碎玻璃

149×123.3 cm

签名:s.shimamoto

来源

藏家购自White Stone Gallery (白石画廊)

附作品保证书
艺术家嶋本昭三


嶋本昭三不仅是具体派的创建人,更是具体派艺术观念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者。他探索画面材料的丰富可能性,尝试各种办法来进行创作。嶋本的作品往往带有偶发性色彩和行动绘画的特征,强调“物理性”和“材料性”。 1956年,嶋本昭三开始尝试一种“颜料炸弹”创作方式,即将颜料注入4米长的容器中,然后用乙炔气体进行爆破,让颜料喷洒在地面上的PVC胶片上而形成独特的画面。随后他又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在画布中央摆上石头,用力地将装有颜料的玻璃瓶扔向石头,颜料伴随破碎的玻璃炸裂开来,在画布上形成爆炸一般的效果,那些玻璃碎片也一同留在了作品中。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作品效果令人震撼,充分表现出色彩的速度感与运动张力。
作品局部细节:可以看到沾在画布上的玻璃碎片,是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真实记录


从此幅创作于2010年的《无题》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多种开创性的创作手法,颜料的喷射状形态,沾满画布的玻璃碎片,以及不同浓度的颜料之间的融合,都是“掷瓶”这一独特创作方式的痕迹。画面中颜料浓淡交相辉映,色彩节奏此起彼伏,彷佛演奏着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澎湃的激情与热烈的表现欲望喷薄而出。在作品中,颜料的物质属性被深度挖掘,以丰富多变的姿态和质感来表现自身,印证了了1957年嶋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让颜料彻底脱离画笔的束缚”。
嶋本昭三现场表演“行动绘画”


“掷瓶”已成为嶋本昭三的代表性创作方式,并以表演的方式出现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如1993年的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2006年他在意大利从高空进行放大版的“掷瓶”演出,自1999年起,“具体派”诞生地日本兵库县更特意为他而举行“掷瓶”仪式。

 2008年嶋本昭三在意大利卡普里岛修道院现场创造作品
但嶋本昭三本人并不满足于媒体和公众只关注于他的创作过程而忽略其作品。事实上,他的创作手段和内涵都远不止如此,嶋本在其创作生涯中,对材料的探索从未间断,通过迭加、层层渲染、皴擦等手段来拓展颜料的“语言”,这些探索令他的作品具有日本文化所特有的禅意,表现出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波洛克的艺术对具体派的艺术观念和嶋本昭三的“行动绘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左)波洛克在工作室进行绘画创作
(右)波洛克《无题》1949年 布面综合材料 78.5×57.5cm Beyeler基金会藏


另一位艺术家元永定正独创的艺术手段是以滴落的方式把颜料迭加在画布上,制造出丰富绚烂的色彩效果,其后期作品往往带有童真色彩,如1983年创作之《摇摆》,偏向抽象风格的画作保留了温暖明丽的色调,与早期滴落作品一脉相承。



元永定正 摇摆

1983年作

布面油画

60×70 cm

签名:s.motonaga 83
作品背签


在日本战后先锋艺术运动与八十年代以后的当代艺术中,元永定正都是一位极具创造力与代表性的艺术家。他曾利用自然及工业的物料,包括液体、烟、木、石头和塑料等创作实验性的雕塑,去揭示四周物质另一种形式的美。

不断追求作品与展览能够带着“好玩”的态度,创作前人没人做过的“有趣”的创作,这种个性使得元永定很快受到日本一种名为“tarashikomi”的传统绘画技巧的启发,把较深色的颜料施于仍然湿润、未干透的浅颜色块上,颜料将自然流动和渗入,呈现动人的视觉效果。元永定正更结合了松节油及树脂,色彩被带动及流淌的形态细腻,创造出极具个人标志性的抽象构图。
艺术家元永定正


1966至1967年间,元永定正获得赞助前往纽约考察,并再次期间迷上了使用罐装喷漆的技法,从而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风格探索。受到基思·哈林等美国涂鸦艺术家的启发,他创造出一种大胆新颖、颇具卡通趣味的视觉语言,成为其艺术生涯晚期绘画中最重要的主题。元永定正活泼多变而绝对平面的图像让人联想到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的风格,两人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充满日本传统艺术中强调二维性的特征。元永定正早在七十年代便表现出十分类近的理念,探索如何以个人的方式传承日本独特的文化。贯彻艺术家以有机及流动性作为创作的特质,他称这些带有胚胎形状、又充满卡通特色的视觉元素为“katachi”(意指形)。这些形状的构成源自艺术家特意从日常生活中抽取的某些局部,因其与人们生活经验间的模糊联系,往往能唤起观者在面对这些抽象形式时的某种亲切感。
作品局部细节


《摇摆》创作于1983年,正是元永定正“katachi”风格的成熟时期,画面中黑色的背景上表现了两个中轴对称的图形,轮廓线的暗示似乎表明这两个图形存在着一种扭动打结的结构关系,而画面中心两抹晕散的嫣红,不仅令原本严肃的黑白基调具有了活跃的气氛,更将一种富于现代商业文明特色的卡通娱乐精神注入画作,使观众不禁体会到艺术家创作时轻松而玩世的会心一笑。



前川强 诞生·轨迹

1992年作

布面丙烯

50×50 cm

签名:t.maekawa 92

对材料的质感及其涵义的敏锐感知,令具体派艺术家的作品总能挖掘出材料本身的无限潜力。成员前川强热衷于使用布料和缝纫,在绷紧的布面上用简短的缝合制造出笔触一般的效果。虽然后来因为受伤而不再使用此手段,但布面和缝制的质感依然保留在其油画作品中,创作于1992年至《诞生·轨迹》,不断迭加的颜料挤压成特殊的质感,平涂与挤压而成线条的组合,令人不难联想到他早期的缝纫系列作品。


作品背签
1964年,前川强(左二)与Paul Jenkins在具体派的展览上
1957年,田中敦子在作品《电光裙》中把霓虹灯与灯泡直接穿到身上,而在其绘画中也保留了这种电气感。艺术家创作于1999年的《99g》,通过使用工业感强烈的丙烯颜料,以色彩绚丽的圆圈、错综复杂线条等意象让人联想到电路、霓虹灯和灯泡,反映出日本电子工业崛起时的视觉文化特征。



田中敦子 99g

1999年作

布面乙烯

53.3×45.4 cm

出版

《田中敦子一未知的美的探求 1954-2000》 P187 田中敦子展实行委员会、芦屋市立美术馆、静冈県立美术馆 2001年版

《ATSUKO TANAKA》 P494-495 Kanayama Akira and Tanaka Atsuko Association(限量发行图录:0774-1300) 2015年版
出版物封面


田中敦子在日本当代艺术史中无疑是一位非常独特的艺术家,她不仅是发明家、电气工程师、雕塑家、拼贴艺术家、早期极少主义艺术家、实验极多主义艺术家、行为艺术先锋、以及抽象画家,同时更因其女性先锋艺术家的身份而成为战后世界女性艺术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回顾田中敦子的艺术历程,我们会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阶段,一个是充满了激进创造力和先锋精神的跨媒介实验艺术阶段;另一个是从装置艺术蜕变为纯粹的抽象艺术,以长达数十年的彩色“线与圈”主题系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田中敦子在东京第二届具体艺术展上,身穿其代表作《电气裙》
右: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年),法国蓬皮杜美术馆藏
 


其实,田中敦子艺术历程中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艺术风格,存在着某种内在精神的关联,这种关联通过她创作于1956年的《电气裙》得到了清晰地体现,通过将这件行为作品转化为布料上圆圈状的烧焦痕迹,已经预示着她回归到纯粹抽象艺术的兴趣变化。当然,田中敦子在以其“线与圈”的抽象风格引起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之前,就已经因身为日本当代艺术史上著名的“具体”小组的成员,通过《铃》、《舞台服装》等成为战后先锋艺术的代表。她早期作品中围绕着极少主义,改变物质材料地位的观念主义,以及跨媒界的策略性选择所展开的实验,甚至比具有相同性质的艺术运动在欧美勃兴,要早了整整十年。
1965年,法国巴黎画廊Galerie Stadler举办具体派展览,现场展出了四件田中敦子的画作
1964年古根海姆国际艺术奖期间,古根海姆策展人Lawrence Alloway在田中敦子的作品前与她交流


回归到纯粹的抽象创作,就形式风格而言,田中敦子似乎并不具备先锋性质,但对于追求不断创造和自由表达的艺术家自身而言,却是一次具有冒险精神的自我颠覆。由于抽象绘画与“具体”小组的具体材料主义信条相违背,田中敦子和同为艺术家的伴侣金山明一起,选择在一片哗然中退出了“具体”小组,专注于在画布上创造纠缠的线条和圆圈所构成的抽象世界。《99g》创作于1999年,此时距离田中敦子将兴趣从跨媒界实验艺术转移到抽象艺术,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而这期间,通过不断地完善表现形式并强化“线与圈”的独特风格,使她的作品具备了极高的风格辨识度。圆形色点的排布和纠缠其间的线条,既使不同的圆点凝聚为更具体量感的整体,同时又通过自由的线条使其具有了呼吸的空间和生命力,而丙烯颜料鲜艳光亮的视觉效果,更使的这幅“田中的圆圈”有了几分时尚气质。
作品局部细节


具体派所开创的传统不仅是创作手法的多样性,他们对本土艺术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也被称誉。具体派早期自发举办了多场展览,包括1955年的“挑战仲夏骄阳的现代艺术户外实验展、1958年的“舞台上的具体派”,在这些创建性的展览中,具体派成员拍摄了大量照片,留下了丰富的影像数据,他们将其刊印在自办的刊物中,在十几年间不断出版,这些出版物被他们寄送给全球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令其艺术实践得以广泛传播。
其他精彩拍品

村上隆《MPGMP 1960-2011》:“超扁平”世界里唯一的红色骷髅创作

藤田嗣治《相依》:巴黎画派中唯一被国际认可的亚裔大师

刘小东《脆弱小绳》:影响一代人的重要作品

刘小东《信仰》:多重信仰的二维表达

刘海粟《翡冷翠》:馆藏级臻品现身春拍

冯法祀《控诉会》:今春最重要的革命题材油画作品

余本《老榕树》:艺术家早期典型力作

尚扬有史以来最强个案专题

王怀庆《立定1&2》——洗练之形 凝重之美

春拍推荐·吴冠中专题

保利春拍推荐·靳尚谊《塔吉克姑娘》
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
艺术品价值评估/艺术品收藏投资咨询/艺术品展览策划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将竭诚为各位藏家及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加专业与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让艺术成为美化生活的亮丽色彩。

分享艺术之美好·共享艺术之盛宴

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面向全球征集油画、雕塑等各类现、当代艺术作品。

征集热线:010-64083337

征集邮箱:ddyh@polyauction.com

官方微信:ddyhpoly(点击上方二维码直接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保利现当代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