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夜话】余干历史文化名人梅鋗与应天寺的传说(十、应天永传)

 

梅鋗叱咤一生,关于他的死,误杀爱子气绝而亡仅是其中一种的传闻。此外还有以下说法:一是跟随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后,梅鋗以益阳县梅林为家,一直隐遁梅山终老。高祖刘邦曾给予其后代不服徭役、不纳赋税...





梅鋗叱咤一生,关于他的死,误杀爱子气绝而亡仅是其中一种的传闻。

此外还有以下说法:

一是跟随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后,梅鋗以益阳县梅林为家,一直隐遁梅山终老。高祖刘邦曾给予其后代不服徭役、不纳赋税等特权。梅鋗及其后代对内实行人人平等、亦民亦兵、自给自足的政策,对外依赖梅山天险实行武装割据,从而确保了梅山地区“旧不与中国通”的“独立王国”,在封建王朝的包围中延续了1200多年。1072年,宋神宗派大将蔡煜、章惇开梅山,这才重新接受朝廷的管辖。因梅山地区这一段独特的历史,许多学者将“不服徭役、不纳赋税”的梅山地区称之为“封建王朝时代的桃花源”。

江西省余干县梅港乡应天寺
二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梅鋗奉命征讨南越国,因中埋伏战死沙场,葬在梅岭。为了纪念梅鋗,越民在梅岭山下建了“梅将军”祠,并把台岭改称为梅岭。

三是说梅鋗卒于京师,归葬于封地安徽祁门。

四是征南越战死沙场后,归葬梅港。

梅鋗在他一生漫长的征途中,所到之处,当地的人们都留下了他的姓名,并把他铭记在城池和山水之中,与之共存。如梅城(梅鋗城)、梅山(梅岭)、梅水(梅港、梅溪)、梅乡(梅村)的名称流落在安徽、江西、广东和湖南等地。梅鋗后代子孙蕃衍于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地。

安徽祁门县城,别名“梅城”,因汉代梅鋗封地而得名。祁门县境内,与梅鋗有关的遗迹有不少,最大的为梅鋗城,简称梅城、梅邑。梅鋗宅又称梅列侯宅,清《康熙徽州府志》记载:“梅列侯宅,在祁山,唐大历中,改为龙潭观。”梅鋗墓又称梅列侯墓,在县城南郊1公里处。祁门县还有一处梅侯旧墅。梅侯旧墅,又称梅别墅,实际上是人们为纪念梅鋗而建造。清代嘉庆年间,祁山的梅鋗宅,早已毁废,祁门县城的一批文人儒士,出于对梅鋗的怀念,自愿募捐集资另外兴建房屋,命名为“梅侯旧墅”。《同治祁门县志》:“梅侯旧墅者,即今东山书院新辟之园也”。

天寺全景
广东梅州“以鋗得名”的史实,在清《顺治潮州府志》里先有记载。“汉时功业清时福,当日威仪此日神。”这幅松口梅溪宫柱联隐喻:清朝时受福的本地为官者,不要忘了西汉时的梅鋗。昔日威震山河的将领梅鋗,在古梅州的越民中,不单家喻户晓,乃至把他端上神坛,虔诚地奉祀着。从西汉至清乾隆年间,历一千八百多年,香火不断,“至今各乡祀神有梅溪公王,意即其人。”

虽然古时对汉代“梅王”梅鋗的记载资料不详,但从其片段描述中亦足见梅鋗有勇有谋和他的丰功伟绩,以及重要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梅鋗立下功业封侯领梅岭辖“梅州”,故人们都崇敬他。梅鋗去世后,当地为了纪念梅鋗而到处栽种梅花和修祠建庙,致使又衍生了对“梅溪公王”的崇拜,并把他的姓铭记在城池、村舍和山水之中,由此再得“梅源”、“梅溪”、“梅口”、“梅州”等等名称和咏梅诗文,从而促使形成了“梅文化”并不断推动其发展。追根溯源,这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梅山梅水润梅花,奉祀梅王仰清华。梅州多“梅”名,世人爱梅花。祥云宫等雕塑“梅王像”奉祀,百姓对“梅溪公王”的顶礼膜拜,这些都是对梅鋗的一种纪念,寄托了对开发岭南的先驱梅鋗的无限追思,体现了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是对“梅文化”的钟爱和弘扬。

学者龙沛林在《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3卷第4期发表《梅山文化与梅鋗》一文,他认为,以梅鋗为首的“梅越”乃梅山文化的缔造者之一。没有梅鋗越徙居梅山,梅山地域便不叫梅山, 也就谈不上梅山文化。至今梅山文化中,仍能看出梅鋗的影响。他举例如下:

一是世代相传的尚武习俗。梅山人尚武, 源于百越大将梅鋗。梅鋗的鞍马生涯远及湘鄂豫陕粤桂等地,他不但勇敢,而且睿智。在长期行军对垒中,创造了“井字阵”。他定百粤后埋藏兵书、宝剑之地称“梅家井”。井字阵又称“四方阵”,为后世诸葛亮“八卦阵”的前身。井字阵纳入梅山原始宗教, 便是“ 井字符”。

二是传播甚广的“福神”崇拜。梅山福神分“上龛”和“下坛”两部分, 置堂屋上方正中。上龛正中贴“天地君亲师位”,两旁贴“××堂上宗祖”、“梅城福德正神。”下坛为一神橱,置土地神祗、梅山菩萨、傩面具等。“天地君亲师位”出自《道藏经》,“梅城福德正神”则是地地道道的梅山文化。其最先崇奉的神祗就是出生于梅城的大将梅鋗。他被梅山先民奉为最大的降福赐德的土地神祗。

福神信仰遍及上下梅山,辐射到几乎整个湖南,传播到江西,改作“邑里福德正神”。传播到福建、台湾,则改成“福德正神庙”。据徐心希所撰《闽台地区汉民族民间信仰的源流、现状与特点探讨》:“《台湾省通志》卷二载,台北县三峡镇福安宫, 主神福德正神,自乾隆五十年以来, 神灵显著。嘉庆年间, 漳、泉人分类械斗,神助泉人。于双方严阵中,神凭童乩宣示,本神当出阵。次日果目击二十一斗士,纵横翻旗驱敌,致泉人战胜云。”

关于梅鋗的去世地点有多种版本,按《江西通志》载:“梅鋗将军祃军山死,葬梅港。”


应天寺大雄宝殿
梅鋗去世之后,高祖刘邦得梅侯死讯,令厚葬,悯其忠,在其家乡梅港为建梅王殿。传说担心他会葬到龙脉,将其灵枢用金链悬吊在大殿的地穴中。这也是南方越族棺葬的风俗。传说到了南朝宋孝建年间,梅王殿周边有紫藤缠绕,紫气薄天,朝廷仍然担心此处“有天子之气”,命当地官员伐其藤,断其脉,又修建应天寺。

应天寺座落在余干县城南偏东梅港乡梅港街西北端的寺臂岭上。始建于南朝宋孝建( 454-456)年间。清乾隆年间两次维修。相传,寺臂岭,山形山形奇异,如睡椅状。西汉梅鋗葬在此地,有风水师说道:此地有天子之气。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梅鋗墓果然有紫气薄天,皇帝急命当地官员截断其脉。故而寺名为“应天”。

应天寺于 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宇背山而建,坐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前后两进,前低后高,中有天井,宽19.6米,深27米,高5.5米,面积为529.98平米。内有梅鋗塑像,樟木雕成,高 2米余,形象威武,令人肃然起敬。两旁伴有6个小将,其名无从考查。隔壁与梅鋗将军相背而立的是3尊弥陀佛,大佛两旁是八大金则,中间是天井,天井两旁设置钟鼓各一。最后一进是观音堂,观音菩萨面南而立,一手持指帚,一手执净瓶,法大无边的神态,栩栩如生,观音堂两旁是十八罗汉,大部分是泥塑的。这些佛塑,早已毁迹。天进边檐的长坊、支脚、雀梯均有故事浮雕。如仙人崖的五雷七豁和八仙飘海水崖的水帘洞、盘丝洞和孙悟空降伏牛魔王等。真是巧夺天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可惜原物全毁了,无一保留。

应天寺内墙壁上还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碑记一块。据碑文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四十六年重修,光绪十五年再修,因以往遭洪水浸袭,有些木柱已换成石柱。1995年12月本寺三宝弟子弘扬佛陀美德,牢记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教诲,开始着手应天寺旧貌恢复工作。12月初按原样雕塑一尊樟木梅王塑像。1997年添轩大雄宝殿三尊三佛(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另增设一整套法器。2000年依古添置十八罗汉,一口大磬,三个神台,购买一面大鼓,一口大钟,一整套电器设备,生活日常用品也较齐全。内有大雄宝殿、小殿,钟鼓楼、观音殿、大小铜佛像100多尊。后山建有一座老僧人纪念塔。这里历来就是余干县、东乡、余江三县佛教信士、三宝弟子的活动中心,近年来更加吸引省内外的佛教信士前来寻佛诵经。2000年6月经余干县宗教局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作为定向开放单位。
大雄宝殿佛像
《黄河之声》作为一个公众订阅号,我们将全力以赴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为使这个平台更加接地气,我们将立足赣沪、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您提供快捷可口的精神盛宴,和您探讨人生、爱情和事业,陪您欢度每一个春夏秋冬。

联系人:史诗(上海市浦东新区)

联系电话:13524654606

QQ号:3041489208

微信号:huanghezhisheng

投稿邮箱:huanghezhisheng@qq.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黄河之声 公众号 


权声明:“黄河之声”是聚集正能量、关注民生和社会,以原创为主、兼顾转载美文的综合类公众微信平台,如有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黄河之声”、微信号:huanghezhisheng


    关注 黄河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