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异》第一节:边城孺子(上)

 

(注:笔者取材于三国史实,主要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后汉书》等为参考资料。题材即为小说而非史实,所以...



(注:笔者取材于三国史实,主要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后汉书》等为参考资料。题材即为小说而非史实,所以书中多有捏造胡编之言,如书中几个主要人物赵云、马超、张辽、张合、太史慈等年龄统一年轻化,一些地名、人名、矿产、农作物、手工艺等模糊或者超越时代化。

望读者看后,一笑谅之,万望拍板砖和丢胡萝卜时,别问候我的先人,我心脏不太好!



三国志异小说系列第一节:边城孺子(上)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残冬,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山山脚鸡公寨外的古道上,去冬下的积雪开始融化,裸露的黑土和白雪交杂相间,将古道打扮成“瘌痢头”,景象看上去有些破败,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晃悠悠地从远处走迤逦而来,马上的人跟他的马一样,瘦得很难再从身上找出多余的肌肉。只见那人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嘴唇干裂,要不是两个眼珠还在转动,几乎就是一具骷髅,待近处看他的装束,却是一副游侠打扮。

来人看见村寨,混浊晦涩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求生的希望,他挣扎着奋发出最后一点气力,催马刚走到寨门口,便“嘭”地一声栽下马来,沉闷的落地声把本已人心惶惶的寨子搅得更加沸腾起来。

“噫——兀那汉子怎么拉?为何浑身是血,何处受伤了?

“瞅模样不象汉人,可也不是乌丸人,更不是鲜卑人!该不会是扶余人吧?”

“哎呀!他怀里还抱着一对孪生小孩!真可怜,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快快快,大家都别吵了,救人要紧,先把他们送到寨主那里去吧!”

村民们一阵七嘴八舌之后,便手忙脚乱地将浑身是伤的瘦汉和一双孪生婴儿送往鸡公寨寨主黄锦家去了。

时间正是东汉中平元年元月(公元184年),春寒陡峭,在大汉帝国帝都洛阳,一场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党锢之祸”仍在一点点地腐蚀着东汉王朝早已衰弱不堪的肌体,它所掀起的政治漩涡甚至波及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小寨。几乎所有鸡公寨的村民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他们的寨主是被朝廷贬斥到这儿来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从黄锦那儿听说了,在洛阳的庙堂上,如今当权的是十个大宦官,号称“十常侍”,不过这些没“鸟”儿的大官好像不太喜欢干正经事,要么和皇帝老儿在后宫里学平民百姓开市做买卖,要么就到西园子里给狗穿上官衣佩上官印寻开心。



寨主说,“十常侍”祸乱朝纲、残害忠良,以致朝政日非,百姓饥不裹腹,盗贼风起云涌,天下人心思乱。到底是个读书人,寨主说的还正是这个理儿,听祖辈人讲,他们那伙儿的日子过得就是比现在好,虽不能大鱼大肉可劲儿地造,但至少不用三天两头防着蛮夷们“打谷草”,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瘟疫会降临到寨子里头。

眼下,朝廷大事离得很远,可“大贤良师”却离得很近。这不,今年刚一过完年,中原便又爆发了瘟疫,听说那边整村整村的人一个晚上便死个干净。更耸人听闻的是,前两天县城里来的货郎崔老三还神秘兮兮地介绍,幽州地界上也有人被传染瘟疫而丧了命,靠近冀州边上的村子都十室九空了,好好的人有家不能回,有地不能种,都成流民了。难怪近段时间十里八乡来了不少头戴黄巾的人,一边敲锣打鼓地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边又装神弄鬼地鼓惑大伙儿加入太平道,说跟随“大贤良师”张角可保身家性命。要不是寨主一再严令不得随意接洽外人,寨子里头那几个不安份的后生恐怕早跑去随了太平道了。

说起寨主,鸡公寨的村民不由得不信服

寨子里百来户约五百人口,原本也都是流民,十年前黄锦携家眷一行二十来人途径此处时,见这里青山绿水,土地肥沃,便停顿下来开荒拓田,随后招募大批流民耕作,慢慢形成了如今的鸡公寨。从当初朝不保夕到现在安居乐业,十年来寨子里的每个人无不对黄锦充满感恩之情,无形中都将他视为村寨的主心骨,有些不知姓什名谁的孤儿浪子甚至自此改为黄姓。

据传黄锦原本是京畿黄阀阀主黄琬之弟,因不满嫡出的哥哥太重名利,加之遭朝廷贬斥,所以才到此隐居。此说虽从没得黄锦肯定,但观其气度、学识和言行,明眼人一看便知出身世家子弟。黄锦十年聚集流民,屯田增赋;开办私塾,教谕百姓;且又精通医理,悬壶济世,早就声名远扬,幽州刺史府和右北平郡府三番五次征辟他入幕为官,都被婉言谢绝。右北平郡郡守刘政因仰慕黄锦高风亮节,更是与其结为莫逆之交。

话说众村民把瘦汉抬到寨主家中,黄锦正在后堂给家中子弟及一些慕名前来求学的孩子传经授课,闻讯赶到前厅仔细查看了一番瘦汉的伤势,这一看不由倒抽了口凉气。伤者身上的刀疤剑痕竟然多达十数条,伤口或新或旧,或深或浅,有些已经化了脓,能撑到现在算是奇迹了,而汉子带来的两个小孩,也是奄奄一息,饿得连啼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救人如救火!黄锦拈着长须沉吟片刻,取出笔墨拟定一张药方,转头吩咐侍立在身后的老仆黄安道:“速把方子交给夫人,将家中收藏的金疮药尽数取来”。黄安心神领会,在家中论医术高明,老爷是比不上夫人的,往常一般的小病小伤都是由老爷自行处理了,像今天这样一上来便火急火燎地要找夫人,看来那汉子的伤势确实非常严重。当下黄安接过药方,唱了声“喏”后便往后院飞奔而去。

黄锦夫人高氏,单名一个环字,出身冀州高家,这高家虽称不上名门望族,但也颇有田产民望。高夫人年少时是个奇女子,不似其他豪门大族的千金小姐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常常乔装打扮出外游历,结交了不少江湖异士,习得一身好武艺,还曾跟随“神医”华佗学过一段时间的医术。当年黄锦出门求学偶遇山贼被高环所救,两人遂一见钟情,结为连理。在东汉末年这种门阀制度盛行,宗族势力根深蒂固的时代,两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简直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看了黄安急递过来的药方,高环命丫鬟取了金疮药也来到前厅,和黄锦一起再仔细检查了一遍瘦汉的伤势,两人合计了半晌,终于拿出治疗方案。这些刀伤剑痕容易治疗,可是失血过多、伤口感染和破伤风这类并发症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却是个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经过半月余的悉心调理,瘦汉晕了醒醒了晕,如此反复了多次才从鬼门关口捡回一条命。

这日,北宫奴又被胸口的一阵疼痛惊醒了,他努力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简陋但很干净的房间,自己躺在木板床上,身上的棉被有些陈旧但很暖和,鼻端充斥着一股浓浓稠稠的中药香味,忽然腹中响若雷鸣,多久没进食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正想挣扎着坐起来,房门响起,他侧头一看,只见进来一个书生打扮,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脸部清瘦略带红晕,眼神清澈深邃,额庭饱满,想必年轻时必定是风流倜傥之辈。

黄锦开门抬头望见北宫奴业已清醒,大喜道:“壮士可醒了,晕迷好些时日了,一定饿了吧?是否吃些东西?”

“先生是何人,此乃何处?吾家小姐呢?”北宫奴看清来人,猛然记起自己逃亡一事,忙举目搜寻带来的那对孪生小孩,未果后大惊。

“壮士稍安勿躁,内子在照看孩子们,无碍,汝大可放心!”黄锦走近床头,伸出双手虚按北宫奴的双肩,阻止他起来,接着道,“此处乃幽州右北平郡鸡公寨,在下姓黄名锦字子珪,是本寨的寨主,粗通医理,日前见壮士晕倒在寨门口,故将汝救将起来!”

“原来如此,此人救吾性命,实乃吾恩公,真是天不绝吾北宫一族。自北宫伯玉那老贼与韩遂密谋谋反,遭主公反对后,没想到北宫伯玉怕泄露机密,竟然连亲弟弟也痛下毒手,半年前的那夜,主公一家上百条人命都惨遭屠戮,要不是吾见机不对,护着二位小姐跑得快,只怕……唉!此仇不共戴天!”北宫奴听到小姐安然无恙,内心大定,轻舒了口气后,又回想起半年来,他们昼伏夜行,躲躲闪闪,历经千辛万苦逃避仇人追杀,有好几次差点没逃出生天,不由咬牙切齿起来。

黄锦坐在床边奇怪地看着北宫奴一会摇头晃脑,唉声叹气;一会儿又咬牙切齿,拳头紧握,满脸伤感悲愤之情。他不免好奇地问道:“壮士何方人氏?不知缘何到此,又何故受伤?”

北宫奴多年亲卫经历养成了谨慎的性格,黄锦有此一问,起先让他心生警惕,后转念一想:“黄锦貌相忠厚,又系山野村人,且救了吾和两位小姐三条人命,如果是北宫伯玉和韩遂派来的杀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于是,北宫奴决定把事情和盘托出,他缓缓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在下北宫奴,乃凉州羌人北宫伯玉之弟北宫伯玺亲卫长,那对孪生姐妹是吾家主公千金,如今被仇家追杀至此,若不是恩公仗义相救,恐怕已命丧黄泉久矣!”随后,北宫奴将北宫伯玉与韩遂密谋谋反大汉朝庭之事详细述说了一遍。听到北宫奴述说北宫伯玉背伦理、戮亲弟,又千里追杀侄女,斩草除根的毒辣手段,黄锦一面痛斥北宫伯玉不明礼法、不通教谕、实乃乱臣贼子,一面对北宫奴的悲惨遭遇充满同情。

谈话间,黄府老管家黄平送来稀粥汤水,北宫奴早饿得不行,告声罪后不再客气,三下两下便将食物一扫而光。此时,高夫人和贴身丫鬟一人抱着一个小孩出现在门口,正是北宫奴带来的那对小姐妹。与半个月前相比,两姐妹换成了另一副样子,穿着崭新的衣服,胖嘟嘟的小脸上笑靥如花,明眸皓齿,真是两个可爱的小美人胚子,难怪高夫人比痛爱自己的儿子黄弈更甚。

“北宫伯伯,北宫伯伯——”两姐妹看见躺在床上的北宫奴,依依呀呀地兴奋地叫唤起来。北宫奴一怔,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欢喜得掉下了眼泪,嘴角一咧:“小姐——”,刚吐出两个字便呜咽着说不出话来,这感觉恍若隔世。

去了心中的牵挂,又修养了近半月,北宫奴的伤势已然痊愈,这天他刚走出屋外拉开架势准备打趟拳,活动活动一下筋骨,黄锦微笑着走了进来。

“看来壮士身体好多了!”黄弈道。

“多亏寨主和夫人悉心调料,否则奴早成阴间一鬼矣!救命之恩,没齿不忘,奴日后定当图报。”说着,北宫奴双膝一跪,重重地向黄锦叩起头来。

“快快起来,壮士不必如此,急人所难理当为我辈所为,不足挂齿。”黄锦赶忙将北宫奴扶起来道,“不知壮士日后有何打算?”



“天下之大已无容身之所,奴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北宫奴神色一暗,颓然答道。半个月来,北宫奴也思忖过将来该怎么办,继续亡命天涯,没吃没喝的,恐怕迟早会曝尸荒野,就算侥幸活下来,主公的两个孩子也受不了风餐露宿,更勿论报仇雪恨。鸡公寨虽然贫困,但民风淳朴,恩公又是济世怀人的高士,如果能留下来,既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又能报救命之恩,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恩公是否愿意收留。

“锦有个不请之情,不知当说不当说。”见北宫奴一片茫然,欲言又止,黄锦思虑这主仆三人出了鸡公寨,恐怕会流落成流民,再加上夫人非常喜爱北宫姐妹,有收二人为义女之意,于是决定把收留他们的想法说出来。

“但说无妨。”北宫奴道。

“锦有一子,内子一直还想要女儿而不可得,壮士疗伤这段时日,内子每日逗玩北宫姐妹,甚为宠爱,有收为义女之意,不知壮士能否割爱。”

“承蒙恩公看得起,如此一来正是奴之所愿,哪有不愿之理。”听闻黄锦所言,北宫奴喜出望外,没想到落魄无根之人竟然有个这么好的结局,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主公了。当下,北宫奴翻身再拜:“既然恩公收留先主公二女为义女,那恩公便是奴之主公了,奴身无长处,但有一身武艺,往后便为主公看家护院吧!”

“那如何使得?壮士出身名门,岂能如此作践自己,锦愧不敢当!”黄锦急忙摇头推辞道。

“莫非恩公嫌弃在下乃异族,不愿驱之?”北宫奴不依不饶,“按吾等羌族人规矩,恩公活奴命,或收奴,或杀奴!”

一听羌族人还有这种规矩,黄锦吓了一大跳,遂不再推辞。他本来在京畿黄阀做公子哥时,家中下人奴婢成群,后来碰到夫人,同家阀关系闹僵后,在鸡公寨聚集流民,等同于再立门户。万事开头难,现在鸡公寨确实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手。

《三国志异》连载系列陆续更新中,尽请期待!


    关注 三国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