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龚琳娜谈古琴江湖

 

古琴江湖,七大门派!...






当我们谈琴,谈的是情怀,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当我们弹琴,弹的是先人,古老月光下的诗意和惆怅。爱琴的人,迷恋这种遥想的距离美,因为身世不凡,又给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怎么才能增强接受度呢?配解说?比如陈长林先生5月份的“忆往思来”音乐会,音乐会开前一个月特意举办了一场讲座,讲讲这些曲子,现场效果也极好。配琴歌?吹拉弹唱,想尽办法丰富一点,再丰富一点。
contemporary music 

古琴的重生,需要当代的作品
可是,毕竟有距离。有人在音乐会上睡着了,有人说没有画面感,古琴的活水从哪里来?龚琳娜说:“古琴是个乐器,钢琴也是乐器,你想想钢琴有多少个作品?而且是不同时代的作品。古琴曲目大多是传统曲子,当代的没有什么作品,接受的还是少数人。我认为要激活古琴,靠的是创新,首先要有作品,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有了好作品,好的演奏家,才可能让古琴音乐流通到现代人的心里。”



老锣是个精通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作曲家,对于古琴,龚琳娜说显然老锣更有发言权。老锣说:“有一个问题:古琴难道一定要大家都喜欢吗?古琴不需要变成一门大众化的艺术,我们把这个讲清楚了,方向定好了,就不需要跟着这条路去跑,古琴不需要变娱乐。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不需要。古琴需要什么?需要生命。就像龚琳娜说的,需要当代的作品,需要年轻人喜爱。古琴是一个声音很小的乐器,这也是它很大的优点,很美,会让你安静下来。

但是如果有人研究古琴的扩音功能,研制出扩音很好的古琴,跟摇滚乐队一起配合,为什么不呢?如果有人做非常高雅,特别细腻的音乐,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要听到,如果你听不到,这个留白也很重要,这样的音乐风格也很好,总之是要活的古琴艺术。”

a multi-dimensional way

琴歌的实践,立体化处理
2008年,龚琳娜、林晨、王华三人在德国慕尼黑完成琴歌专辑《弦歌清韵》的录制。录音是在老锣安排的由友人提供的三百多年历史的城堡里进行的,不加人工的回声,人声、箫声和琴韵自然结合,展示出奏唱的默契及音量、音色的统一和平衡。

回想起这张专辑,龚琳娜说:“我在和林晨录制《弦歌清韵》之前,就想唱琴歌,但一直不敢唱,想着这古代的歌曲怎么唱啊?太深了,总怕自己唱错了。我自己这个想法就阻碍了我自己。后来我遇到林晨的时候,她就说,这不就是歌吗?当歌来唱,没有那么深奥,没有对错,古代也没有录音传下来。所以我就想,按我的理解去唱吧。

这张专辑里有《平沙落雁》这样传统的曲子,尤其是姜白石的《古怨》,太好听了,那个歌一下子跟其它歌的音调就不一样,所以它叫自度曲是有道理的。它的曲子不是模仿别人,就是姜白石独特的一种音阶关系,很有意思。

我还唱了一首清代《张鞠田琴谱》里的《花鼓》,像一首黄梅调,是一首民歌,我们很少听到古琴有“ 噹噹 | 噹噹 ”弹得像三弦似的,结果她那么一弹吧,我一唱那个《花鼓》,就觉得好活泼啊。每次演出唱《花鼓》,也很受人喜欢,因为这曲跟其它吟揉、深沉、重韵的曲子不一样,同时又有“醉翁吟”、“酒狂”那种喝醉的感觉。

传统的古琴曲目会有乏味的情况,是因为大家听到的是平面的,传统古琴曲是单旋律的。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传统,但当我们重新创作时,把它立体化,和声化,但不破坏它的韵味美。包括我的演唱,也还是中国式的唱法,方言的选择上也有不同,比如《梨云春思》,借鉴了江苏方言,吴侬软语唱起来有意思,《阳关三叠》就用的是贵州方言,用我自己的方言唱,有棱角。”
a successful one

新创琴曲《龙的眼》:全场掌声最热烈
后来老锣在《弦歌清韵》的录制和演出中,写了一首新曲子,用《关雎》填词,前奏又补充填了新词,变成《龙的眼》。《弦歌清韵》这张专辑录制,古琴、萧、琴歌这三部分每个人分别用不同的声部,有了立体声、和声的效果。因为其他的传统曲目是跟着主旋律走的,有和声,就有了三个声部。

这首曲子也获得了意外的惊喜,龚琳娜说:“我每次整场演出都是风格各异,有次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出,最后一首曲子是这个的时候,李西安教授说,全场我给这首新创的曲子打100分。无论我们在国外演,还是中国演,演全场就这一个新歌,这个新歌是全场掌声最热烈的。它是当代化的音乐语言,立体感很强,但是又保存了韵味美、意境美、文人的雅。《龙的眼》整体现场演出,观众都很喜欢,这说明需要当代作品。”
one arena , one lute

古琴江湖,七大门派,携手并进
古琴的现状挺尴尬的,“开心麻花”在《欢乐喜剧人》里表演弹古琴,一定要配上古筝的声音,不见得他们不知道古琴的声音,而是他们需要古琴表现出气势汹涌的声音。还有很多人一想起古琴就想起“门派”“汉服”,仿佛回到金庸的小说。



对于这种情况,龚琳娜说:古琴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在大家觉得“雅”就是琴,就要穿着汉服,弹的特别慢,我觉得这是特别外在的形式,跟“琴”,跟“雅”文化已经没有关系了。

老锣表示,“这样容易把传统缩到一个小笼子里,传统的空间没有了,还叫传统吗?就像你去博物馆看到的东西一样,这不是活的。其实,古琴的生存环境和戏曲环境有一点像,七个大师就是一个江湖,派别之间互相争斗,我说好玩其实不是真的好玩,这是对艺术发展有阻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可以把古琴往摇滚路上发展,也可以把古琴往传统方向发展,但是你不能说,我是唯一的对的,因为艺术不是唯一。”

龚琳娜:“现在年轻人不敢写古琴,因为怕写错,就像戏曲一样,戏曲为什么再也没有新的派别了?就是因为老先生都说不行,那是老祖宗留给你的。但是老祖宗留给你的派别每一派不也就一百多年吗?也不是特别久啊,你除了学习各种派,还得创自己的风格,才能再有新的发展。任何一种传承都是贯穿着创新的,不创新就是博物馆艺术。”

“本来弹琴的人就不多,大家还互相排斥,这会阻碍古琴艺术发展,路会越来越狭隘,我认为大家要一起来共同努力,互相交流。我倒觉得需要把这些现况写出来,这个问题必须要提出来,让大家反思,这是重要的。传统艺术的发展,要把握精髓,但你首先得知道自己的精髓是什么。你看巫娜不就突破了很多吗?吴文光老师他们都挺支持她的,所以必须要尝试。”

古琴的江湖,还在继续上演……

我们拭目以待!

《弦歌清韵》琴歌、龚琳娜声音行动讲座录音
请收听喜马拉雅fm主播“古琴笔记”
http://www.ximalaya.com/46422381/album/4230388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原文







    关注 古琴笔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