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你本可以更健康

 

不用怀疑,你一定缺乏维生素D。问题只在于要补充多少——是官方的600,还是5000甚至10000?...



除了大名鼎鼎的维生素C,最为人们熟知的也许就是维生素D了。

在上世纪前期人类发现,某种脂溶性的化合物能有效防止发育中的孩子出现“佝偻病”,使其骨骼能健康发展——维生素D由此成名。

但其实在所有维生素中,D是最“冒牌”的一个,因为我们完全能够合成它且自给自足——只要见见太阳就可以了(合成的原材料是胆固醇,这个我们也完全能够合成)。

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有两种形式,D2和D3,前者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后来来自于动物性食物,我们自身合成的也是D3。

合成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皮肤里的皮脂腺先把胆固醇加工成7-去氢胆固醇,后者在结构上易受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波长在290~315纳米间的UVB)影响,从而会变成维生素原D3(如果维生素D的量已经很多,也会产生光固醇),原D3在体温下经过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最终变成维生素D3(如果维生素D的量已经很多,也会产生速固醇)。

皮肤里的D3再乘“专车”(由肝脏为其量身打造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只认维生素D,丝毫不买维生素原D3、光固醇和速固醇的账——虽然它们在结构上都与D3很像——它们最终会随皮肤脱落),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也会被其他脂肪、肌肉组织接收一些,尤其在肝脏里的储量充足时)。

食物里的维生素D(无论是D2还是D3)无需消化,直接就能被吸收——不过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维生素A一样,必须与脂肪抱团才能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维生素D乘坐乳糜微粒,经淋巴循环、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肝脏(其他脂肪、肌肉组织也会顺便卸下一些储存起来)。

D3在肝内获得一个羟基(OH),变成骨化二醇(25-羟基维生素D3),然后再回到血液中(仍然由“维生素D结合蛋白”陪同)——骨化二醇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循环的主要形态,主要集中在血液中,医学检测中也是用它在血液中的水平来评估一个人的维生素D水平(单位是ng/ml或nmol/l);

骨化二醇又到肾脏里再拿上一个羟基,变成骨化三醇(发挥功能的最终形态,其实是一种激素),然后再次乘专车(还是“维生素D结合蛋白”),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组织(不仅有肠道、骨骼、肾脏,还有心脏、肌肉、胰腺里的β细胞、脑、皮肤、甲状旁腺、前列腺、免疫系统等等);另外,很多组织也能自己把骨化二醇合成为骨化三醇。

维生素D2转化为骨化二醇、进而骨化三醇的过程与此类似,只不过会额外产生其他化合物,因此合成骨化三醇的效率比D3要低。



维生素D的工作

在人体内,维生素D既可以给特定的细胞传递信号,使其做出某些特别的事情,比如通知肠道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吸收更多的钙和磷;也可以影响细胞内的某些基因表达,使其多生产出某些蛋白质(尤其是能与钙打交道的),少生产另一些。维生素D在这方面涉猎颇广:人体内超过30个器官的细胞,在细胞核上有维生素D受体;据估计,D能影响超过5%(也有说10%的)的人类基因的表达。

借由这两大能力,维生素D可以帮助骨骼生长,维持肌肉力量,调节血液中的水平——在钙水平较低时,它会让肾脏多回收一些钙(否则就会被排出身体了),也会让骨骼贡献一些出来。

还可以帮助细胞生长、分化,比如免疫系统里的巨噬细胞(增强免疫力)、皮肤里的上皮细胞(防治牛皮藓);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甚至劝说其自杀(血液中极高的维生素D水平对癌症病人极其有益)。

也可以帮助调节血压,可以保护、增强胰腺里的β细胞,影响胰岛素合成,从而能帮助预防糖尿病……

大家也许已经意识到了:比起更有名的维生素C,维生素D要重要得多,得多——它也许算得上是最重要的维生素了。

缺乏

这么关键的东西,应该是很难缺乏的才是——毕竟,我们已在自然中演化了两百万年——有什么问题的话,为什么不早说呢?

但最近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一百年来,我们突然变得非常“文明”(即非自然)——在阳光草原上行走的人类不是刚刚出现的,但窝在水泥格子里的“文明人”却是初来乍到……

初来乍到的文明人早已忘了自己的祖先,忘了自己有多么需要什么。整天待在室内,顶多隔着玻璃看看外面;出门的话,也多是在各种交通工具里,要么见不到,要么也只能隔着玻璃见到阳光;真能与阳光直接接触时,我们又找上各种遮蔽物,甚至还抹上各种能防紫外线的奇怪物质……正是这些文明行为,让我们本来能自给自足的一种化合物,变成了“维生素”,而且是最容易缺乏、最要命的“维生素”。

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貌似众所周知:在孩子身上(母乳中的D也不够),就是佝偻病:骨骼得不到足够的钙,从而生长缓慢甚至变形(比如罗圈腿),还有癫痫(是的,D跟大脑也有瓜葛);在成人身上,就是软骨病、骨质疏松和肌肉退化。

(仅此而已吗……)

补充

于是所谓的RDA来发话:为了防止这些问题,一个小于7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600IU的维生素D;如果大于70岁,则需要800IU。

这大概相当于什么量呢?一个蛋黄顶多含20IU的维生素D,也就是每天要30~40个蛋黄。虽然肝脏和各种脂肪含量高的鱼(鳗鱼、三文鱼、青花鱼)也含有一些维生素D3,但除非天天只吃它们,否则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而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香菇中也有一点维生素D2?忘了它吧……

如果实在无法让皮肤直面阳光,那么也不用指望能从食物获得多少补偿——除非你可以像北方的渔猎民族那样吃到大量的海鱼(据称,某些民族每天能从鱼里摄入2500IU的维生素D……),否则——只能使用补剂。



更何况,600IU的摄入量其实非常低……

这个设定,本来是以让人血液中的骨化二醇水平达到20ng/ml为目标的,但事实是,至少有一半的人在每天600IU的情况下,无法达到这个水平(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血液水平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人甚至需要每天超过5000IU才能达到20ng/ml的水平)。

更何况,20ng/ml的血液水平其实非常低……

这个水平甚至都不能让人完全避免软骨病。

更何况,避免软骨病的目标设定其实非常低……

我们已经看到,维生素D在全身各个领域有着各种功能,维持骨骼健康只是其中一种(也许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一种)。佝偻病、软骨病其实已经是长期、极度缺乏的后期表现了——不要到那时才意识到:我们真是缺乏维生素D了;更不要把高血压免疫力低更高的患病率(糖尿病、癌症等等)之类的问题,想当然为“基因不好”“个体差异”“到年龄了,身体该出问题了”之类的“没办法的事情”;不要认为自己的骨骼还没有问题,就是不缺维生素D——也许有很多很多,是或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是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维生素D到底能影响多少基因的表达?不知道,反正,人类不断地在发现更多……比如,有试验发现,仅仅在白细胞内,维生素D就能影响至少291个基因的表达(涉及免疫功能、细胞周期控制、DNA修复等等);其中有33个新基因(之前没有发现过)的表达,是在被试者的血液水平上升到40ng/ml后才被改变了。如果血液水平再上升一些呢?维生素D会不会发挥出更多的、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功能?

我们也许永远都弄不明白,维生素D还能在我们体内做什么。但可以确定,40ng/ml是一个我们目前能设定的底限

还有报道说,在阳光完全充足的环境中,人体血液中的骨化二醇水平可以达到50~65ng/ml——也许这才是我们的理想标准?



也许还可以更高……

10倍于RDA……还不够?

好吧,还是保守点,就50ng/ml的水平吧。那么怎么达到呢?在很多补充维生素D3的案例中,这大概对应着至少每天5000IU的摄入量,很多人也许需要每天10000IU(甚至更多)的量才行。

居然是RDA的十几倍……真的没有问题吗?不是说过量的维生素D摄入会中毒吗?比如导致血中的钙、磷水平过高,进而软组织钙化、肾结石、血管硬化之类的?

但是即使在维生素D的血液水平达到90ng/ml时,血液中的钙水平也还不会上升。而仅凭借每天10000IU的摄入,根本无望达到这个水平(维生素D的摄入量越多,血液中骨化二醇水平的提升率就越低)。

何况,在超过200ng/ml时,才开始有中毒的可能——也只是“才开始”而已。

历史上的维生素D中毒的案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上世纪中期,英国人认识到维生素D的重要性之后,给大量种类的食物都添加了大量维生素D;二,有人吃的补剂,实际的维生素D含量是标称的上百倍……

否则,很难中毒,很难很难。

如前所说,在阳光下时,我们的皮肤也不会无限合成维生素D——现有的维生素D越多,就会合成越来越多的无用的光固醇和速固醇。据估计,皮肤较白的人,全身暴露在阳光(非高纬度地区、夏天、晴朗、正午)下,在15~30分钟内,就能产生10000~20000IU的维生素D——这种情况对人是自然的,这种程度的量对人当然也是自然的——也许这才是我们的身体“自给自足”的标准?

我们可以保守点,不用走到20000IU的程度……但每天5000~10000IU的补充量,是绝对安全且有益的(也许还有些保守)。这也是我们对自身的健康,能提供的最简易(也最便宜)却最有力的支持。

不用“也许”——你一定缺乏维生素D。

不用怀疑——你本可以比现在健康得多。



吃补剂时注意:尽量在高脂肪的一餐后摄入,以把吸收率最大化。(还好:维生素D比较稳定,在储藏、加热和处理的过程中很少会有损失。)

晒太阳时注意:尽量选在晴朗的正午,露出至少40%的皮肤,不要使用防晒措施,不要隔着玻璃——玻璃,还有空气里的水汽、污染物,不能有效阻隔UVA,却能有效阻隔我们合成维生素D最需要的UVB——而同样是紫外线,前者恰恰最容易导致皮肤癌,后者恰恰能增强我们的癌抗属性……


    关注 原始饮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