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擂茶 特色茶艺

 

大福擂茶特色茶艺

文:谭盛明李良轩图:谢国平李良轩

01或许我们身在福中见怪不...

大福擂茶 特色茶艺
文:谭盛明 李良轩   图:谢国平 李良轩
01
或许我们身在福中见怪不怪

随时能享受绿色健康的大福特色美食

而经常去追求那让人胆战心惊的“工业“食品

只有在家乡这温暖的地方

总能找到让人遐思和神往的很多很多......

当你在喝着一杯茶,并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时,你有没有想到那是在古老与现代文化的交织中得到的一种享受与满足。

“何须魏帝一丸药,全尽卢仝七碗茶”。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句名言。它足以说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认识了茶,除了有生津止喝的作用外,还有祛痰化食、清心明目、利水解毒、除烦去腻和提神等保健与药理功能,从而使茶成为了人们普通的一种传统饮料。因此,人们常说:“每天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由此可见,人不可一日无茶。作为自古以来就有“茶乡”之称的梅山之地的人们,长年来那日常生活中的饮茶习俗已大大地超出了这种狭隘的生理、生活欲求。这正如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同志在《说茶》一文中所写的:饮茶,中国人叫品茶,重在“品”字;这在我国唐代人就把通过沏茶、品茶以及相关的礼俗来陶冶性情的饮茶技艺称为“茶艺”,现流行于日本,重在“道”字(茶道)。因此,饮茶除了是人们在解渴的生理需要上的一种行为外,乃为一种文明的表现。大福地区的人们以茶陶情,以茶待客,早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交流感情的一种伦理文明行为。千百年来,英勇勤劳的大福先民在茶事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
02


色香味俱全的大福擂茶

配以让人口水直流的小吃

现在看着这照片,小编的口水还在流

不信,号称“泥溪河”的母亲河在今晚要清澈了很多

那是大福擂茶让人嘴馋的口水......

安化属梅山中梅之地,素有茶乡之称。安化产茶历史悠久,自古茶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至清同治《安化县志》载:“北宋启疆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至元明时,“乡民大半以茶为生,邑土产推此第一”。至今,大福尚有茶峒、茶园里等带“茶”字的地名,是茶文化的原始标记、重要载体。安化所产茶有绿茶、黑茶和红茶,大福盛产绿茶。大福之地的产茶乃始于对“芙蓉仙茶”的发现。安化芙蓉山的“顶尖茶”,凡能得而饮之者,即能“羽化而登仙”。因此,自明代开始,所产芙蓉茶,一直成为朝廷贡品,而我们大福地处芙山之麓,沂水之滨,周边的云雾山、天罩山、大仑庵山、天花山、禾黄山等名山都是属芙蓉山系。因此所有以上地区都是盛产茶叶之地。至八十年代,大福每年产茶达一万多担。

至今,我们安化作为茶乡之地,其黑茶之所以能被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境内除了山岭纵横,溪壑交错,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契合“高山云雾出好茶”,还有重要原因是世界已探明的冰碛岩的85%分布在安化。我们大福地处芙蓉山、云雾山、天罩山山麓亦有冰碛岩,其土质都富含有机物和硒、锌等微量元素。据考证,茶与文化结缘始于先秦,兴于盛唐。我们大福人的饮茶习俗,至少源于元、明之间,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积淀,长年来在不同的地方,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宾客对象和不同的时令季节,其饮用方法多种多样,成为该地的一种普遍而独具个性的文化现象。
03


大福擂茶中的“擂芗料”

野菊花草、甘蔗儿根(鱼腥草)、“救命王”、“猫公刺”、“铁马鞭”、金银花、山苍子......

众多野生药用植物

健康养生绿色食品,非大福擂莫属
大福擂茶用三种芗料制作
煮芗料:糯米或籼稻米(我地称粘米)、豌豆、高粱、玉米(鲜的或干的)、食盐(现在有的加食盐、有的放白糖)。将以上芗料,一同放入一铁炉囱内加水用文火煮。

擂芗料:茶叶、糯米或籼稻米、芝麻、生黄豆、生绿豆、生花生米、生姜、胡椒、野生植物(根据不同的时令选用——蔗儿根(鱼腥草)、救命王、猫公刺、铁马鞭、野菊花、金银花、山苍子等)。将以上芗料一同放入陶瓷擂钵内,稍加点水,用一根约2米多长、直径6-8厘米的杂木擂捶反复地擂(以擂碎为止)。

浮芗料:油炸米(称阴米子)、炒芝麻、炒黄豆、炒干玉米。现在用爆米花。饮茶时浮在茶水面上。

以上三芗料备好后,饮用时将擂芗料倒入煮芗料中,再用一竹筜舀放茶杯中,最后再将浮芗料加入茶杯,浮在上层。用以上芗料配制的擂茶,乃名符其实的大福擂茶。
04


喝大福擂茶

还能享受到众多乡里的特色小吃

开胃 上口 吃了还想吃

摆在面前,定会失去了自我
大福擂茶的饮用习俗
首先,大福人民把每天的饮食称为“三餐饭,两迫(当地读pe)”茶,即每日三餐饭,在三餐饭之间吃两次茶(一般是芗料茶或檑茶)。由此,说堂客们(家庭妇女)每天的路(事)就是搞茶饭洗刷(sàn)。

其次,以上不同茶水有不同的用途:煎茶和泡茶是供家里人日常饮用,芗料茶、擂茶、换茶主要是用以款待客人的。

再次,款待客人吃茶是很讲究礼仪的。

1、端茶给客人用茶盘(木制的,有长方形的,六方形的),个别用手端必须用双手端,接茶者必须起身用双手端接。客人吃完茶,主人必须上前用双手把茶杯接回。

2、讲究敬茶(又叫劝茶)。敬擂茶是用竹筜子臼上茶料一一相敬,一般每人至少要吃两杯(所用茶杯又称茶碗)。

3、一般如有多人喝茶,还要在桌子上摆上几碟(一般是八碟)茶点(又叫茶食),所用茶点主要是葵花籽(或南瓜子)、油炸红薯片、黑红薯条、糕饼、纸包粮、巧戈(用红薯粉加工的)、酸萝卜、酸刀豆、酸枣皮、水果、炒花生等,一般人们称为“吃碟子”。

4、吃茶时,大家谈笑不止,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气氛,有时,人多还会出现唱茶歌(《采茶调》)的气氛。

5、如客人不多,又是贵客,吃茶时需入席而坐,每人的茶杯下还放有一个茶托。每桌摆上一茶盘茶点。

6、特别是每年的谷雨节吃“谷雨茶”。“谷雨茶”用的茶叶是当日采摘的新鲜茶叶。人们常说,“吃碗谷雨茶,饿死郎中的爷(我地读yiá)”。此外,炎热夏天吃的擂茶叫“凉茶”(用寒性食品作芗料)。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人(主要是妇女)因平时相互感情十分融洽,往往无既定目的,又不定时地在事隙之余,几人或上十人聚集在一人的家里吃芗料茶或擂茶,大家围坐促膝谈心,借茶抒怀,倾之以情,成为一个不拘形式的“茶话会”。吃茶时,主人为了表示敬意,有敬茶(劝茶)的习俗。有时可谓“茶逢知己千杯少”,最多的一个人可连吃十几碗。
05


擂钵

擂茶捶

圆润的擂茶技艺

书写大福擂茶民俗历史
大福茶亭文化亦为深厚
古代安化通往省府长沙有南衢北道,走大福至长沙是北道,走梅城至长沙为南衢。南衢是官道,北道是传递文书和圣旨的要塞。由于大福之地多属山区,昔日人烟稀少,在各交通要道、驿站沿途,往往都是在5-10华里之间不见人家。为了使行人能在旅途中有饮茶休息之处,大福人便在各要道的每隔5-10华里之处(特别是山仑上路口处)集资修建一座茶亭。仅大福至新桥就有五里牌、永福、永新、永盛、柘木、大冲、老山坑、新桥等上十座茶亭。道路从茶亭中通过。茶亭的一边备有固定的座位,一边修有住房,由当地安排一农户住在此地屋里,每天为行人免费提供清茶(即煎茶)。有的茶亭在风雨廊桥的一头的桥亭内(自大福至新桥有六座风雨廊桥),茶亭的两端都写有茶亭名和楹联。



大福镇木孔管区老山坑茶亭楹联
(一)
老少英雄,千里奔劳,止渴茶浆何处饮;
山林俊杰,一行辛苦,此间活水可堪尝。
(二)
老气横秋,烹茗概叙当前事;
山林如画,过各犹萦去后怀。


大福镇福星茶亭楹联
福地常临朱履客;
星光普照吉祥云。


司徒岭茶亭
茶有冷热两缸水;
客无远近一股亲。


五里牌茶亭
建小亭数椽,献予来宾偿夙愿;
烹清泉几盏,聊为过客洗尘劳。





大福名小吃:零添加“谭记发饼”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福“烧宝塔”成大热门


湖南好人刘大飞:守护麻风病友26年 博爱赢得省市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原创作品】故乡吟


儿时的那些大福童谣你还会唱吗?大福童谣,植根于我们灵魂深处的经典之作


大福欧帝尔照明 相信品牌的力量


    关注 大福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