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炎性肠病的前世今生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



点击上方“宗医生” 可以订阅哦!






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一、IBD的历史

早在18世纪就有描述UC症状,比CD早很多。

1895年英国Samuel Wilks医生首次报道UC。(最后病理结果为回肠和结肠全层炎,所以可能是CD)

1932年10月美国外科医生Burrill Bernard Crohn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报道了一类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因为此文,这一疾病被命名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二、IBD的发展

1、过去的50年中,IBD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UC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8-14/10万和120-200/10万,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6-15/10万和50-200/10万。估计欧洲有100万CD患者、140万UC患者,美国IBD有130万。

2、近20年在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础上,IBD的病因逐渐清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认为UC与过敏、细菌感染、肠道某种物质缺乏相关;

1930年后,主要认为UC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1970年,牛津大学Wright医生指出“无可靠证据证实自身免疫和过敏因素在UC发病中起直接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机制无法量化”;CD也是迷云密布;

20世纪90年代,免疫学研究和疾病动物模型技术发展,IBD研究出现了突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Strober等成功建立CD和UC动物模型,粘膜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认可;

近年来,宏基因组学兴起,对IBD易感遗传因素,以及与宿主肠道微生态改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突破认识;

现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宿主易感基因,以及宿主肠道黏膜先天性或获得免疫应答失衡三方面相互影响,在IB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三、IBD的治疗

20世纪30年代以前,仅有营养支持、输血、饮食调整等;

1938年磺胺类药物的问世为UC治疗带来一线转机;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工合成出5-氨基水杨酸,广泛应用于IBD;

20世纪50年代,糖皮质激素应用于IBD;

1962年,澳大利亚的Bean医生首次将6-巯基嘌呤用于IBD;

1966年,美国的Kirsner医生等首次使用硫唑嘌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此免疫抑制剂应用越来越多;

1998年美国FDA批准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用于CD的治疗,标志IBD治疗进入新时代,生物制剂的研发方兴未艾。

合理化使用生物制剂、有效并科学监测药物浓度和抗体水平、开发生物仿制药将是日后生物制剂研发的主要方向。
宗医生ID:wcwkzys
沟通| 交流| 分享


    关注 宗医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