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立夏来了酷暑大雨还会远吗?

 

​那么,你说立夏来了,酷暑大雨还会远吗?...





5月5日9点42分,“立夏”来了。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入夏的第一个节气,昭示孟夏时节正式开始。(特别感谢语文组张延水老师解释“孟(初)仲(中)季(晚);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
▍立夏气候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从气温上说,“立夏”前后,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孟夏三候

① 蝼蝈鸣:立夏之日“蝼蝈鸣”。按东汉郑玄的解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lóu gū)。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

② 蚯蚓生:立夏后五日,“蚯蚓生”,即在大地上可看到蚯蚓掘土。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下图蚯蚓养殖)

③ 王瓜生:再过五日,“王瓜生”,是说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此王瓜又叫“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非黄瓜。



立夏民俗-斗蛋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有意思的是,当时“悬以大秤”,民间形容是“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闺秀都走出了深闺,悬秤看来像是秋千,燕是赵飞燕,环是杨贵妃了。


那么,你说立夏来了,酷暑大雨还会远吗?我国南方北方各不相同哦!思考下面的小小题。
思考:

1、立夏时期华北地区当地农民忙着给小麦(正是小麦抽穗、灌浆时)浇水(如下图所示),说明原因。(6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时期,是小麦的扬花后的主要抽穗灌浆时期。抽穗灌浆时期的水分供应影响小麦灌浆质量,从而决定小麦的产量。干热风是小麦抽穗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下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15年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试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急剧升高,蒸发旺盛;小麦抽穗灌浆需较多水分。

参考答案:

2、影响:易产生旱灾;加剧水资短缺;农业减产。(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措施:加强对干热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建设农田防护林;培育和栽种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灾害评估与灾害管理工作。(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



喜欢这个学习的公众号吗?推荐你的小伙伴扫码关注哦


    关注 北镇中学地理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